理論熱點面對面:奔小康盼健康
來源:中央宣傳部 閱讀:2780 次 日期:2009-02-24 07:38:12
溫馨提示:易賢網小編為您整理了“理論熱點面對面:奔小康盼健康”,方便廣大網友查閱!

2006年3月31日,人民網舉行了“逐步解決群眾看病難、看病貴”網上座談會。有關部門的領導和專家,與網民共同探討了看病難、看病貴這一當前社會關注的熱點話題。座談會期間,強國論壇在線人數最高時近12萬人,2萬多人在線收看視頻報道,直播和論壇的頁面瀏覽量達3500萬次。人民網、新華網、央視國際網等網站的網民留言和跟帖提問達2800多條,內容涉及醫療衛生工作的方方面面。別開生面的網上座談,使很多人對看病難、看病貴問題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對黨和政府的政策措施有了進一步的了解。

如何認識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

一個國家醫療衛生事業狀況如何,通常主要反映在這個國家人民的健康水平上。按照世界衛生組織確定的標準,衡量一個國家人民的健康水平,主要有三大指標:一是人均期望壽命,二是嬰兒死亡率,三是孕產婦死亡率。從這三大指標來看,無論是與我們自己的過去作縱向比較,還是與其他國家的現實作橫向比較,應該說我國醫療衛生發展取得的成就是巨大的,總體上達到了發展中國家的較高水平。

但也要看到,目前醫療服務體系還不適應群眾的健康需求,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仍很突出,群眾反映也比較強烈。那么,其癥結究竟在什么地方?

一是醫療資源總體不足,配置不均衡。據統計,我國醫療衛生資源僅占世界的2%,人均占有量排在世界100位之后。并且醫療資源的80%集中在城市,城市中又有80%的資源集中在大醫院,大多數農村醫療點還停留在血壓計、聽診器、溫度計的“老三件”水平。這種醫療資源的嚴重不足和極不均衡狀況,直接導致群眾有病在當地難以得到有效治療。

二是醫療保障體系不健全,相當多的群眾靠自費就醫。目前我國已初步建立了城鎮職工醫療保障體系,但私營企業、外資企業職工,特別是農民工大多沒有參加。城市下崗職工、失業人員、低保人員沒有醫療保障。近年來,全國開展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試點工作,到2005年年底已覆蓋1.8億多人,但籌資力度小,保障力度還不大。據調查顯示,目前有60%以上居民沒有任何醫療保障,基本上靠自費看病。一些農村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居民占貧困人口的1/3。

三是公立醫療機構運行機制出現市場化傾向,公益性質淡化。我國醫療服務機構90%以上是公立。由于財政投入不足,加之監管不力,使相當多的公立醫療機構的運行機制越來越傾向于市場化,主要靠向群眾就診收費維持運行和發展。有些醫院盲目追求高收入,直接損害了群眾利益。近8年來,公立醫院人均門診和住院費用平均每年增長13%和11%,大大高于居民人均收入增長幅度。醫院追求經濟利益的傾向,不僅加劇了群眾看病難、看病貴現象,也嚴重影響了醫務人員和衛生行業的社會形象。

四是藥品和醫用器材生產流通秩序混亂,價格過高。2004年,全國共有5000多家藥品生產企業、1.2萬家藥品批發企業、12萬多家藥品零售企業。老百姓形象地說,“賣藥的比吃藥的多”。由于這些企業數量多、規模小,加之監管不到位,其中一些企業違規操作,虛報成本、肆意加價、以次充好、誘導醫院買賣貴重藥等現象嚴重,擾亂了藥品和醫用器材生產流通市場,造成醫藥費居高不下。

此外,社會資金進入醫療衛生領域存在困難,多渠道辦醫的格局沒有形成,也是造成看病難、看病貴的原因之一。

怎樣認識醫療改革中政府與市場的關系?

醫療衛生服務是一種特殊的服務,涉及公共衛生、疾病預防、醫療保障、臨床服務等內容,不應由政府大包大攬全部承擔,也不能簡單地推向市場,推給社會和居民,而應實行以政府為主導、適當發揮市場機制作用的方針。因此,推進醫療衛生事業的改革發展,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就是要處理好政府與市場的關系。

一方面,政府部門責無旁貸,承擔著艱巨的任務。特別是要著力健全醫療保障體系,增加經費投入,加強醫療衛生服務監管,為群眾提供質優價廉的醫療服務。其中,加快公共衛生體系建設,提高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能力;健全經費保障,改革醫療機構創收機制;切實加強衛生服務監管,保證醫療秩序、服務質量 加強醫療價格監管,降低藥品和醫療服務價格等,是幾項最重要的任務。

更多信息請查看公務員考試申論熱點
易賢網手機網站地址:理論熱點面對面:奔小康盼健康
由于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易賢網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和咨詢回復僅供參考,敬請考生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和咨詢為準!

2026國考·省考課程試聽報名

  • 報班類型
  • 姓名
  • 手機號
  • 驗證碼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人才招聘 | 網站聲明 | 網站幫助 | 非正式的簡要咨詢 | 簡要咨詢須知 | 新媒體/短視頻平臺 | 手機站點 | 投訴建議
工業和信息化部備案號:滇ICP備2023014141號-1 云南省教育廳備案號:云教ICP備0901021 滇公網安備53010202001879號 人力資源服務許可證:(云)人服證字(2023)第0102001523號
云南網警備案專用圖標
聯系電話:0871-65099533/13759567129 獲取招聘考試信息及咨詢關注公眾號:hfpxwx
咨詢QQ:1093837350(9:00—18:00)版權所有:易賢網
云南網警報警專用圖標
未满十八18勿进黄网站免费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