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論熱點:讓"互聯網+公益"回到慈善初心
來源:易賢網 閱讀:754 次 日期:2017-02-20 11:00:47
溫馨提示:易賢網小編為您整理了“申論熱點:讓"互聯網+公益"回到慈善初心”,方便廣大網友查閱!

背景鏈接

2016年3月,18歲白血病女孩黃綺雯向微信公眾號“白血病公益救助會”求助,對方利用她的信息發文籌款后卻將大部分善款卷走。事后調查發現,該“救助會”實為一家空殼公司。

2016年11月,網友曝光了一段“揭秘大涼山公益作假”的視頻,兩名男子快手直播平臺上直播做慈善,安排涼山州某村村民站成兩排,隨后直播給村民發錢,直播結束后,又從村民手中把錢拿回來,以此來騙取粉絲的打賞。

2016年11月,媒體人羅爾給身患白血病女兒的一封信——《羅一笑,你給我站住》在朋友圈刷屏,在迅速獲得數十萬閱讀量后,羅爾通過微信打賞獲取善款超過百萬元,遠超治療所需費用。不過,很快有人爆料稱,這起微信募捐是一家P2P公司策劃的營銷事件。隨后,羅爾本人的購房信息、購車信息和公司信息被網友挖出。此時,朋友圈刷屏出現反轉,一些原本同情羅一笑的捐助者和轉發者非常憤怒,覺得自己的善心被利用了。

綜合分析

“網絡+公益”的模式為中國的公益事業帶來一場革命,其成本低、受眾面廣、效率高等特點,使得公益生態圈迸發出巨大創造力。首先,公益踐行方式多元化。做公益不再只是塞錢進捐款箱,捐步、捐聲音、捐字節等多元化、輕量化的創新公益踐行方式不斷涌現,只要你有創意、有夢想,就能通過各種方式向這個世界來傳遞善念,并真正帶來改變。其次,施惠者和受助者之間形成更為直接的聯系平臺。遭遇疾病與災禍的個人,不再只是束手無策或向機構尋求幫助,隨時可以通過社交網絡及互聯網公益平臺獲取公益資源,每個個體都能撬動一群人的力量,每個人都是這張立體化網絡的節點,既是施惠者,又是受助者。第三,公益行業和機構的公益項目品質將得到極大提升。用互聯網思維去做公益,每個人都像是富有創造力的產品經理,精心開發打磨,創新運營方式,思考受眾喜好,斟酌用戶體驗。最后,公益的杠桿效應得到最大程度的發揮。新型的公益產品體系中,每一次信息的發布都是一次募捐,通過朋友圈、微博等渠道,愛心在人群的互動關系鏈中滾雪球一樣倍增,使得公益信息的傳遞呈現出一生二、二生四、四生八的次方效應。

不過,目前我國公益組織對互聯網的使用、公益項目與互聯網的結合還處于起步階段。捐贈人信息泄露、捐贈人財產被竊、網絡詐捐糾紛等問題屢屢出現,既透支了社會的誠信,也降低了人與人的信任,更讓熱衷公益的愛心人士對網絡公益產生不信任,從而堵住了真正需要幫助的人的出口。究其原因,立法不健全、發起人主體資格模糊、事件真實性難以辨別、善款使用和管理不透明、網民素質的良莠不齊、網絡監管的不到位等問題給不法分子可趁之機,增加“互聯網+公益”的風險性。

因此,“互聯網+公益”作為一種新生有益事物,既需要政府以包容的心態給予它一定的發展空間,同時也需要從立法、行政等多個角度加強對網絡募捐的規范,使之趨利避害,真正為民行善。“互聯網+公益”升級轉型的時機已到,不斷完善互聯網安全技術,開發更透明、誠信的互聯網公益平臺將是任重而道遠的事情,莫忘初心,方得始終。

更多信息請查看申論考試資料
易賢網手機網站地址:
由于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易賢網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和咨詢回復僅供參考,敬請考生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和咨詢為準!

2026國考·省考課程試聽報名

  • 報班類型
  • 姓名
  • 手機號
  • 驗證碼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人才招聘 | 網站聲明 | 網站幫助 | 非正式的簡要咨詢 | 簡要咨詢須知 | 新媒體/短視頻平臺 | 手機站點 | 投訴建議
工業和信息化部備案號:滇ICP備2023014141號-1 云南省教育廳備案號:云教ICP備0901021 滇公網安備53010202001879號 人力資源服務許可證:(云)人服證字(2023)第0102001523號
云南網警備案專用圖標
聯系電話:0871-65099533/13759567129 獲取招聘考試信息及咨詢關注公眾號:hfpxwx
咨詢QQ:1093837350(9:00—18:00)版權所有:易賢網
云南網警報警專用圖標
未满十八18勿进黄网站免费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