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政熱點:隨遷子女入學的條條框框別太多了
來源:易賢網 閱讀:856 次 日期:2017-02-16 16:21:25
溫馨提示:易賢網小編為您整理了“時政熱點:隨遷子女入學的條條框框別太多了”,方便廣大網友查閱!

衡量隨遷子女是否享有平等受教育權,關鍵還是要看有多大比例的隨遷子女能在城市平等入學,如果只有很小比例的隨遷子女可以在城市接受義務教育,哪怕他們100%能進公辦學校,這也是不公平的。

近日,教育部發布《教育部2017年工作要點》,通知強調:要大力促進教育公平,切實縮小城鄉、區域、校際、群體差距。其中的一個重點,就是“促進入學機會公平,制訂以居住證為主要依據的隨遷子女義務教育就學政策”。

建立以居住證為主要依據的隨遷子女就學政策,能否給隨遷子女提供更便捷的同城入學機會?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前提。

早前,很多地方已實行基于居住證的隨遷子女入學政策,但隨遷子女的入學門檻卻越來越高。比如上海要求隨遷適齡兒童及其父母的一方都持有在有效期內的《上海市居住證》才能入學,這一規定落實后,符合在上海入學條件的隨遷子女反而減少。以居住證為主要指標的隨遷子女就學政策,雖然有著良好初衷,但是其結果可能適得其反。

一些城市希望以提高入學門檻的方式來限制城市人口,城市管理者擔心,提供便捷的義務教育入學機會,會讓外來人口大量涌入。有些地方政府無視國務院“流入地為主,公辦為主”的教育原則,試圖把責任推給隨遷子女流出地。對此,我們必須強調流入地政府保障義務教育的責任,符合條件的隨遷子女在城市無法入學,要追究流入地政府的責任。

我國義務教育經費一直以縣鄉(區縣)財政保障為主,接受隨遷子女入學,會增添城市各區縣的財政負擔,這自然削弱地方政府接受隨遷子女入學的積極性。對此,國家有必要改革和調整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由縣鄉(區縣)財政為主調整為由省級財政統籌,并加大中央財政轉移支付的力度。在省級財政統籌下,區縣不再需要為隨遷子女入學承擔額外的負擔,這也能為“學費隨學籍走”創造條件,使得一名學生從一省流出時,學費也能流出到流入地。

衡量隨遷子女是否享有平等受教育權,關鍵還是要看有多大比例的隨遷子女能在城市平等入學,如果只有很小比例的隨遷子女可以在城市接受義務教育,哪怕他們100%能進公辦學校,這也是不公平的。要真正保障公民平等受教育權,就應該逐步取消隨遷子女城市入學的門檻限制,努力讓隨遷子女無條件入學。

更多信息請查看申論考試資料
由于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易賢網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和咨詢回復僅供參考,敬請考生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和咨詢為準!
相關閱讀申論考試資料

2026國考·省考課程試聽報名

  • 報班類型
  • 姓名
  • 手機號
  • 驗證碼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人才招聘 | 網站聲明 | 網站幫助 | 非正式的簡要咨詢 | 簡要咨詢須知 | 新媒體/短視頻平臺 | 手機站點 | 投訴建議
工業和信息化部備案號:滇ICP備2023014141號-1 云南省教育廳備案號:云教ICP備0901021 滇公網安備53010202001879號 人力資源服務許可證:(云)人服證字(2023)第0102001523號
云南網警備案專用圖標
聯系電話:0871-65099533/13759567129 獲取招聘考試信息及咨詢關注公眾號:hfpxwx
咨詢QQ:1093837350(9:00—18:00)版權所有:易賢網
云南網警報警專用圖標
未满十八18勿进黄网站免费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