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閱讀法,就是比較管用的一種方法。在讀材料過程中,通過對關鍵詞的把握,可以升閱讀效率,加深對材料的理解。常見關鍵詞有,關聯詞、問題詞、原因詞、影響詞、對策詞等。這些關鍵詞的出現,往往預示著答案要點的產生。另外,關聯詞能引導行文脈絡,強調重點,對我們答題可以起到重要提示作用。 在材料閱讀中,準確理解把握關聯詞,能夠收到奇效。常見關聯詞有表示并列的關聯詞,如一方面……另一方面、同時、既……也等;有表示遞進關聯詞,如不但、甚至、不但……而且、不僅……還等;有表示轉折關聯詞,如雖然……但是、僅管……還是等;有表示因果關聯詞,如因此、因為……所以等。 下面以近幾年國考真題為例,來演示把握關聯詞對申論作答的重要作用。例如,2015國考申論(副省)中,第一題要在“給定資料1”的三處橫線上各填一句話,使該則資料的結論語義連貫完整。三處橫線的句式是:可見,技術創新不僅……,同時……,因而……。這段話出現在材料1的尾段,在開頭又有“可見”二字,可知尾段是對前面材料的總結。技術創新不僅……同時……要寫的是技術創新帶來的影響。那“不僅……同時”在這里是什么關系呢?“同時”表示明前后是并列關系,“不僅”又表示示兩者帶有遞進的關系。因此,在找答案要點時,應該從前文找到技術創新的兩個影響,這兩個影響是并列的,同時后者比前者在邏輯上更重要一些。 通過閱讀前文尋找答案要點,我們找到了幾個關鍵詞,其中符合結尾這種關系的是物質財富和精神發展。因此,在答案書寫中,將技術創新對物質財富的影響寫在前,對精神發展的影響寫在后。“因此”表示因果關系,是對前面二者的總結,在前文能夠找到“全面發展”這一關鍵詞填在橫線上。由此可知,把握關聯詞,對理解題目,準確寫出要點有非常大的作用。 再舉一例,2016國考申論(市地)作文,要結合對一句話的理解,來寫一篇文章。這句話是“從某種意義上說,好的政策不僅僅是對公民意愿的滿足,更是對公民理性乃至德性的滋養。”這句話拆分一下,可以找到三個關聯詞,不僅僅……更……乃至,這三個詞表示示遞進關系。這對我們理解這句話,并寫出符合命題人要求的作文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從遞進的角度來說,從前到后,強調的程度是逐漸加大的。這篇文章應該著重寫對德性的滋養,其次是對理性的滋養,再其次才是對公民意愿的滿足。從寫作篇幅來講,應該是對公民意愿滿足最短,對理性滋養稍長,對德性滋養最長。 從上面例子可以看出,把握關鍵詞,對我們理解材料,乃至答題都有重要意義。因此,教育專家提醒:在材料閱讀中,考生應該關注關聯詞,養成對關聯詞的敏感性,才能提升閱讀速度,增強對文章的理解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