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
據有關資料統計,我國創造1萬美元價值所消耗的原料,是日本的7倍,美國的近6倍,印度的3倍。目前我國仍有61%的城市沒有污水處理廠,不足20%的城市生活生產垃圾能夠按環保的方式處理,三分之一的土地遭遇過酸雨的襲擊,七大河流中一半以上的水資源完全不可用,四分之一的中國人沒有純凈的飲用水,三分之一的城市人口不得不呼吸被污染的空氣。據中科院測算,目前由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造成的損失已占GDP總值的15%,超過了9%的經濟增長。我們面臨著殘酷的社會現實。人口包袱沉重、自然資源不足、生態系統破壞、環境質量下降,宣告著環境危機正在越來越嚴重地制約經濟發展,成為吞噬經濟成果的惡魔??膳碌臄底指嬖V我們,物質財富的增長不能與環境污染同步增長,更不應在能源使用上竭澤而漁,消費模式的改變也不應以破壞生態文明為結果。十八大提出“建設生態文明,是關系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的長遠大計。面對資源約束趨緊、環境污染嚴重、生態系統退化的嚴峻形勢,必須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努力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建設生態文明,必須建立系統完整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用制度保護生態環境。要健全自然資源資產產權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劃定生態保護紅線,實行資源有償使用制度和生態補償制度,改革生態環境保護管理體制。”中央連續提出這個鮮明的概念,正是標志著我們黨在建設現代化社會的思路正在轉變,提醒著我們要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全面推進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和諧等方面的工作,也就是按照社會發展的規律和自然規律來治理國家,治理我們方方面面的工作。正是我黨在探索建設“和諧中國”道路上通過長期地深入思考,不斷追求進步與創新的優秀成果。
問題:試運用所學知識,談談如何加強生態文明建設。
【解析】
一是制定相關的生態文明建設法律,采取與生態文明建設相關措施,做好監督工作,加強生態文明意識教育。二是做好監督工作,避免有企業和個人不遵守法律,破壞生態文明。同時,通過舉辦宣講會、讀書教育等活動和廣播、電視、報刊、網絡等,積極普及生態科學知識,加大生態文明宣傳,繁榮生態文化,在全社會樹立可持續發展的生態文明觀。三是做好產業轉型升級,大力發展低碳經濟的產業,節能減排的產業,資源循環利用。企業要做好產業轉型升級,優化產業結構,大力發展低碳經濟的產業。四是全民參與生態文明的建設,生態的消費方式、生態的文化、理好生活垃圾,植樹造林,愛護環境,適度消費,杜絕鋪張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