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以下簡稱《十三五規劃》)于2015年10月29日由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通過。中公教育輔導專家幫您理清十三五規劃重點內容:
《十三五規劃》是在三個關鍵時間節點到來的背景下制定的。
1.三期疊加:經濟增速換擋期、結構調整陣痛期、前期政策消化期
2.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
3.完成第一個百年目標時間節點前的最后五年
《十三五規劃》是在各方面建設已經取得豐碩成果的背景下制定的。
“十二五”規劃目標即將勝利實現,我國經濟實力、科技實力、國防實力、國際影響力又上了一個大臺階。
1.我國經濟總量穩居世界第二位,十三億多人口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增至七千八百美元左右。
2.第三產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超過第二產業,基礎設施水平全面躍升,農業連續增產,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百分之五十五,一批重大科技成果達到世界先進水平。
3.公共服務體系基本建立、覆蓋面持續擴大,新增就業持續增加,貧困人口大幅減少,生態文明建設取得新進展,人民生活水平和質量加快提高。
4.全面深化改革有力推進,人民民主不斷擴大,依法治國開啟新征程。
5.全方位外交取得重大進展,對外開放不斷深入,我國成為全球第一貨物貿易大國和主要對外投資大國。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入人心,國家文化軟實力不斷增強。
6.中國特色軍事變革成就顯著,強軍興軍邁出新步伐。全面從嚴治黨開創新局面,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成果豐碩,黨風廉政建設成效顯著,贏得了黨心民心。
《十三五規劃》是在諸多社會問題尚待解決的背景下制定的。
國際環境:
1.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文化多樣化、社會信息化深入發展,
2.世界經濟在深度調整中曲折復蘇,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蓄勢待發,全球治理體系深刻變革,發展中國家群體力量繼續增強,國際力量對比逐步趨向平衡。
3.國際金融危機深層次影響在相當長時期依然存在,全球經濟貿易增長乏力,保護主義抬頭,地緣政治關系復雜變化,傳統安全威脅和非傳統安全威脅交織,外部環境不穩定不確定因素增多。
國內環境:發展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問題仍然突出
1.發展方式粗放,創新能力不強,部分行業產能過剩嚴重,企業效益下滑,重大安全事故頻發;
2.城鄉區域發展不平衡;
3.資源約束趨緊,生態環境惡化趨勢尚未得到根本扭轉;
4.基本公共服務供給不足,收入差距較大,人口老齡化加快,消除貧困任務艱巨;
5.人們文明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有待提高;
6.法治建設有待加強;領導干部思想作風和能力水平有待提高,黨員、干部先鋒模范作用有待強化。
綜合判斷:我國發展仍處于可以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也面臨諸多矛盾疊加、風險隱患增多的嚴峻挑戰。我們要準確把握戰略機遇期內涵的深刻變化,更加有效地應對各種風險和挑戰,繼續集中力量把自己的事情辦好,不斷開拓發展新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