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鏈接】
農業問題每年都會寫在中央的一號文件,并且每年兩會期間,關于農村的發展問題也都會受到代表們的熱議,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首次提到了“互聯網+”,這也給農村的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
自2014年以來,商務部會同財政部在河北、河南、湖北等8省56縣開展了電子商務進農村的綜合示范工作,一方面推動阿里、京東、蘇寧等大型電商和許多快遞企業布局農村市場;另一方面鼓勵傳統的供銷、郵政等實體企業在農村積極嘗試線上線下融合發展。
【標準表述】
近幾年,中國電子商務發展令人矚目。根據權威市場研究機構eMarketer的預測,2016年,中國電商零售市場的銷售額將會超過7000億美元,是美國的近2倍,全球第一電商大國的領先地位將更加鞏固。
電商推進農村的發展確實有利于繁榮農村經濟,有利于解決農產品的問題,給農民帶來更多的收入,同時還能及時解決農產品滯銷的問題,能夠吸引一批農民工及時回鄉創業,更好的扶持家庭,照顧老人和孩子,同時留住人才、吸引人才,積極發展農村。
【具體措施】
首先,加強農村電子商務的政策扶持。盡快制訂全國農產品電子商務發展規劃,合理布局農產品電子商務發展;明確農村電子商務牽頭部門,成立農產品電子商務發展協調機構,建立行業管理和服務機制。
其次,加強農村網絡基礎設施建設;積極推進農村網絡建設,全力打造“數字化農村”,逐步推進光纖網絡“戶戶通”;大力解決農村信息化建設投入不足問題,鼓勵社會企業積極參與農產品電子商務建設。
再次,加強農產品物流服務體系建設;加大農村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合理布局、統一規劃農產品物流服務系統,建立省市、縣、鄉鎮(街道)、村四級互聯互通以及公、鐵、水聯動的農產品流通服務體系。
最后,制定全國人才培養計劃,支持高校開設電商專業,鼓勵發展專業培訓機構;把電子商務列入農民實用技術培訓內容,創辦農村青年電商創業孵化基地,引導農業主體、返鄉青年、大學生“村官”、轉業轉崗農民開展電商創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