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概念一經提出,迅即產生連鎖反應,在社會上下、各行各業掀起了創新的浪潮。隨著“互聯網+”的推進,信息化、數據化、移動化、遠程化成為常態,更多人開始參與網絡活動,如影隨形的安全問題不期而至。“互聯網+”火熱的背后暗藏潛在的風險,但機遇往往伴隨著挑戰,信息安全便是挑戰與機遇并存。
“互聯網+”環境下信息安全面臨挑戰。“互聯網+”時代,每個人都是數據的貢獻者,在個人貢獻信息的同時,安全問題也變得更加嚴峻。隨著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的發展,互聯網已經走入尋常百姓家,電子商務、網上支付一度成為時尚。只是網絡也是把雙刃劍,人們在享受高科技帶來便利的同時也飽受信息泄露之苦。從近2000萬條酒店客戶入住信息在網絡上傳播下載到800萬小米用戶資料泄露再到1400萬條個人信息被層層轉賣,個人信息安全問題不斷,令當事人在經濟、精神和名譽等方面遭受巨大損失。探尋“互聯網+”的安全之道成為新的課題。
網絡安全問題為信息安全帶來機遇。大數據時代的一個重要特征是安全隱患無處不在,而這些挑戰為信息安全提供了機遇。針對公民個人信息泄露事件頻發、安全漏洞不斷推陳出新,國家加強網絡安全立法,為保護網絡安全提供了法律支持。支付寶、攜程網宕機事件折射出互聯網服務背后的黑色危機,但這也倒逼企業重視網絡安全,探索推進技術的升級改造。此外,頻見報端的網絡安全事件給公民敲響了警鐘,保護信息安全的意識逐漸增強。在這過程中,網民同樣意識到網絡數據可挖掘之處,利用數據追蹤,網絡反腐開展得如火如荼。“互聯網+”的火熱使政府、企業、個人更加重視信息安全。
“互聯網+”盛宴開啟之時,就注定挑戰與機遇并存。隨著信息化成為新常態,人們在利用數據帶來的便利的同時必然會面臨安全問題,不逐個擊破,統籌解決,勢必影響信息化健康發展。面對“互聯網+”環境下信息安全需求的大幅提高和升級,我們需要抓住時代機遇,在挑戰中尋求出路,保障信息安全。
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也是一個最壞的時代。“互聯網+”戰略為信息安全領域帶來全新挑戰,但同時,數據化也為信息安全帶來新的機會。只有始終堅持信息化發展與信息安全保障“一體兩翼、驅動雙輪”的清晰戰略,才能實現“互聯網+”時代整個社會經濟的安全、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