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
7月31日,央行發布《非銀行支付機構網絡支付業務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辦法》)?!掇k法》對開通支付賬戶、轉賬支付、網絡支付交易額等項目做出限制,如一石激浪引發各方熱議。這是在《關于促進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出臺后,央行針對互聯網支付發布的監管細則,被輿論稱為“第三方支付史上最嚴監管條例”。
專家認為,網絡詐騙、套現等案件頻發,使得監管部門愈發重視網絡支付的安全問題。對個人客戶付款交易實行多重身份驗證和限額管理,有助于引導非銀行支付機構力求支付便捷性的同時,更多考慮客戶資金安全,使二者平衡發展。
網民的意見中,不滿網絡支付新規的占據多數。本次的征求意見稿對開立賬戶和轉賬等方面的限制較強。“只能給自己的銀行卡轉賬”、 “開通支付賬戶門檻提高”、“網絡支付交易有限額等限制”等,成為網民吐槽的焦點。新浪財經進行的網民調查顯示,有約81.8%的參與者認為第三方支付限額管理對日常生活有影響;認為“沒有影響”及“不好說”的,只分別占8.9%和9.3%。對于“最新支付意見稿傷害了誰”的問題,58.9%的網民選擇“消費者網購體驗將受到影響”;29.6%的人選擇“第三方支付機構業務發展受限”;11.4%的網民認為“電商平臺將受到影響”。至截稿時,有約6500位網友參與了調查。
當網友驚呼跨行轉賬收費、搶紅包不再過癮時,央行顯然更加看重守住金融業安全、穩定的紅線,以防止風險蔓延。平衡安全與便利,既是央行對第三方支付的要求,也是監管應遵循的尺度。由于用戶第三方支付平臺上的資金(即余額)不受存款保險制度保護,為確保資金安全,《辦法》著力控制支付賬戶上的資金額度和流向,限制第三方機構吸收存款的類銀行功能。
相比于互聯網保險監管政策,民間對網絡支付指導意見出臺的反應更加激烈,這或許與網絡支付帶來的前所未有的便捷體驗密不可分。嚴格監管雖然可能增加用戶使用的難度,但金融監管部門為防范風險,保障用戶資金安全采取措施,也值得理解和支持。政策制定者在放下身段,讓新規獲得民間認可方面,做得顯然不夠。公布“征求意見稿”,只是第一步。收集意見并給出公眾可以理解的反饋,才能讓新規更合民意。
問題:試對央行發布《非銀行支付機構網絡支付業務管理辦法》談談自己的看法,不超過300字。
【解析】
《非銀行支付機構網絡支付業務管理辦法》出臺之后,引發諸多爭議,支持者認為它可有效監管網絡支付行業,防止網絡支付的風險傳導到金融系統,助于引導非銀行支付機構力求支付便捷性的同時,更多考慮客戶資金安全,使二者平衡發展。反對者認為《辦法》中開戶驗證、余額限制等條件會破壞用戶體驗??v觀此《辦法》出臺是因為央行更加看重守住金融業安全、穩定的紅線,以防止風險蔓延?!掇k法》出臺后,群眾反映激烈,政策制定者在放下身段,讓新規獲得民間認可方面,做得顯然不夠。公布“征求意見稿”,只是第一步。收集意見并給出公眾可以理解的反饋,才能讓新規更合民意。(265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