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培養目標
文化產業管理專業培養具備編劇、導演等藝術創作能力的電影電視項目制片管理人才及具有國際化視野的影視宣發和市場運營的管理人才,要求學生在學歷管理基礎知識的影視藝術創作基本理論,通曉影視作品藝術特性和創作方法的基礎上,系統學習和掌握影視項目策劃立項、影視制片預算及成本控制、影視創作生產流程與周期控制、影視市場分析、觀眾心理研究、電影院線經營管理、電影進出口貿易等專業知識和管理技能,同時要求學生了解影視市場發行的運作方法和操作技巧,培養其成為具備統籌影視項目、制片管理、影視發行、影視國際貿易能力的影視產業專業管理人才。
二、教學條件
傳媒管理系不斷完善教學設施和教學條件,擁有多媒體教室、新媒體實驗室、vr虛擬影像實驗室、影視制片剪輯實驗室、全球電影市場信息采集實驗室、雙語教室等,滿足文化產業管理專業各個方向理論教學、實習創作和各類實踐教學環節的需要。
三、核心課程
《電影觀眾學》、《影視財務管理》、《影視投融資學》、《影視技術概論》、《影視制片管理》、《電影市場營銷》、《院線經營管理》等。
四、師資力量
現在我系已經擁有了一支24人的專職教職員工隊伍,其中具有教師資格20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3人,講師12人,助教1人;外聘兼職教師16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7人和講師1人,具有副高以上職稱教師的比例占40%以上。
傳媒管理系全體教師為專業發展積極開展理論科研工作,成果豐碩。申請獲得學院級、市級、省級和中國社科院級的五個課題研究項目;四年來,我系專職教師累計出版學術專著9部、譯著一部、發表論文49篇,被SCI、EI、ISTP收錄3篇,被國家核心刊物《新華文摘》《中華讀書報》《傳媒藍皮書》收錄轉載3篇。
五、專業特色
1、產學研協同育人機制
傳媒管理系鼓勵教師參與國家級社科項目,主編撰寫論文并正式出版《中國電影產業藍皮書》、《中國動漫產業藍皮書》、《中國游戲產業藍皮書》等中國社會科學院創新工程項目和國家“十二五”重點圖書出版項目;要求教師將其科研成果和專業教材建設成果迅速轉換到本科生的教學中,以科研帶動教學,以創作帶動教學,實現高端、進取、創新,“產、學、研”一體化的整體發展模式。
2、合作辦學
依據我國文化產業發展的實際需求,傳媒管理系以學科建設為導向,以專業建設為核心,順應影視產業發展實際,構建了立體化、專業化的課程體系;秉承“高素質復合型人才”的培養目標,邀請國內外一流大學資深教授和影視傳媒業界精英開設“學術大講堂”,爭取實現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科學教育發展模式;努力打造有品牌的社會實踐和專業實習環節,堅持 “請進來、走出去”的辦學思路和積極拓展中外合作辦學途徑,創建一流影視傳媒管理高等教育院系。
3、教學管理
傳媒管理系十分注重教學管理。制定各專業人才培養計劃,明確教學工作目標,保證教學工作有計劃、有步驟、有條不紊地運轉;嚴格執行學院教學管理方面的規章制度,明確職責范圍,充分發揮教學人員及教輔人員的作用;加強教師的教學質量和學生的學習質量管理;組織開展教學研究活動,促進教學工作改革;深入教學第一線,加強檢查指導,及時總結經驗,提高教學質量。
六、實踐教學
傳媒管理系緊密加強與行業對口企業的聯系,校企共建的校外實訓基地主要有浙江象山影視城、青島萬達國際電影城有限公司,北京太火鳥科技有限公司、青島市黃島區人民法院及檢察院、中國移動手機動漫基地等。校外實訓基地集學生實踐教學、頂崗實習、就業培訓、教師調研與咨詢服務等功能于一體,全面服務于專業人才培養工作。
七、就業前景
本專業畢業生可應聘就職于影視文化企業、電視及網絡新媒體組織機構從事影視項目策劃、制片監制、制片管理工作;可應聘就職于影視發行公司、廣播電視集團、電影院線從事于影視作品的營銷發行和經營管理工作;可應聘就職于影視科研機構從事影視管理理論或影視教育機構從事專業教學等工作;可報考國內外影視藝術管理專業的碩士研究生繼續深造。
2016屆管理系共73名畢業生,就業率達100%。其中有四人選擇在香港城市大學等國內外著名學府繼續深造;20人供職于知名影視傳媒行業;3人供職于行政事業單位;1人留校;3人供職于非影視行業管理崗位。專業對口率達79.2%。
隨著中國影視產業的迅猛發展,就業市場對影視管理人才的需求日益旺盛。根據目前學生就業情況反饋,我們培養的學生能夠達到學校培養目標的要求,在文化基礎、職業道德、職業素養、職業技能各方面均全面發展,并對職業前景充滿信心。畢業生在思想品德和職業能力方面受到用人單位的廣泛認可,學校社會知名度逐漸提高,在影視行業內的品牌影響力不斷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