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培養目標
網絡與新媒體專業專注于數字化、信息化和移動化背景下新媒體產業的綜合發展趨勢,確立以新媒體經營與管理為方向的寬口徑、厚基礎的培養模式,強化面向互聯網及數字媒體領域需求的應用型管理人才的培養,開設“視聽藝術、新媒體管理、新媒體與影視產業”三個核心專業課程模塊,旨在為新媒體產業的發展與社會應用培養既懂得視聽產品的運營規律、又熟悉網絡與新媒體相關知識和技能,特別是掌握視聽新媒體內容和產品策劃和運營能力的復合型人才。
二、教學條件
1.實踐性教學環境
已經與騰訊視頻、愛奇藝、中國移動咪咕文化有限公司、青島報業集團、數字王國、卡梅隆(中國)建立課程教學實踐基地。
2.網絡教學環境
可以利用專業實驗室和網絡環境自助學習,可以通過網絡進行跨國課堂討論與遠程答辯。
3.頂尖的教學設備
現有VR影像實驗室、手機APP生產實驗室、蘋果機房三個專業實驗室,配有3D打印機、HTC、OZO、三星gear vr、apple watch等世界頂尖設備。
4.一流的師資力量
擁有一支高學歷、國際化、多領域的師資團隊。專業教師具有影視學、計算機技術、交互設計、數字影像創作等多領域研究背景,形成科學、藝術和人文相融合的專業特色和優勢。
三、核心課程
《新媒體管理》、《新媒體產品設計》、《新媒體內容管理與互動營銷》、《新媒體傳播效果測評》、《微電影創作》、《影視新媒體的創意與生產》、《影視與新媒體藝術》、《影視新媒體的經營與管理》、《VR視頻創作》、《交互媒體創作》
四、師資力量
現在我系已經擁有了一支24人的專職教職員工隊伍,其中具有教師資格20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3人,講師12人,助教1人;外聘兼職教師16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7人和講師1人,具有副高以上職稱教師的比例占40%以上。
傳媒管理系全體教師為專業發展積極開展理論科研工作,成果豐碩。申請獲得學院級、市級、省級和中國社科院級的五個課題研究項目;四年來,我系專職教師累計出版學術專著 9部、譯著一部、發表論文49篇,被SCI、EI、ISTP收錄3篇,被國家核心刊物《新華文摘》《中華讀書報》《傳媒藍皮書》收錄轉載3篇。
五、專業特色
以新媒體產業、影視產業為依托,通過學習虛擬現實(VR)、增強現實(AR)、人工智能(AI)等高端科技在交互藝術設計領域的創新應用,引導同學們建立高科技語言進行藝術創新的思維,培養掌握新媒體影視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的應用型人才,形成科學、藝術和人文相融合的專業特色。
同時以卡梅隆(中國)、數字王國、騰訊視頻等合作基地為出口對接市場對畢業生的需求,以紐約電影學院3+1聯合辦學為優勢為同學們提供出國深造的平臺,形成引進來與走出去相結合的專業優勢。
六、實踐教學
1.在騰訊視頻、愛奇藝、中國移動咪咕文化有限公司、青島報業集團、數字王國、卡梅隆(中國)建立課程教學實踐基地,定期或不定期進行教學實習、觀摩、見習。
2.與北京電影學院管理系、中國傳媒大學新媒體研究院、青島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建立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有助于學生教育調研。
3.傳媒管理系研究室制度,有利于利用專業實驗室進行研究性學習。
七、就業前景
畢業生可應聘就職于電影企業、電視臺、廣播電臺、報社、雜志社、出版集團、傳媒集團、廣告公司等傳統媒體單位,更適合應聘就職于互聯網公司、網絡視頻公司、游戲公司、移動運營商、電信運營商、有線數字電視運營商等新媒體單位;可應聘科研機構從事新媒體理論研究或教育機構從事專業教學等工作;可報考國內外新媒體專業的碩士研究生繼續深造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