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金絲猴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巧斐羅”因山寨費列羅公司商標被罰193萬元,創下了近年來上海對商標侵權案件行政處罰金額的新高。
金絲猴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一直奉行“跟隨戰略”,一路山寨過大白兔、徐福記、力保健、喜之郎的標桿產品,甚至還被當作營銷界的教科書案例,但這次終于被它教科書模式拖進了與費列羅的商標侵權。
類似“金絲猴”的現象,在我國還不少,它甚至滲透到了衣食住行各個領域,從食品到服裝,從電子產品到旅游開發,最近大火的還有電視臺各真人綜藝節目……在國際社會,我國被貼上了“山寨”的醒目標簽,嚴重打擊了我國創造力。
材料二:哈爾濱的家庭主婦林女士最近很煩惱:她以前習慣在街上隨處可見的“專賣店”或者超市買名牌大米——五常大米,但懂行的人告訴她,她買的五常大米相當一部分都是假冒的。記者調查發現,五常市五常大米年產量至多為105萬噸,但業內人士估算,全國市場上標售的“五常大米”至少有1000萬噸。這意味著,市場上大量的五常大米都是假冒的。
很久以來,Made in China成為低端品牌的代名詞,更成為很多山寨產品的代名詞,根據以上材料,談談應該采取什么措施遏制市場上“山寨產品”橫行的現象。
要求:措施合理可行,語言簡潔,250字左右。
【解析】
要想去掉“山寨”的標簽,必須要從思想上摒棄“走捷徑”的懶惰思想,力爭轉型,重視產品的創新研發,從技術上、營銷策略上、宣傳模式上、外觀設計上、特色亮點開發上“不走尋常路”,追求“個性”,讓產品不斷在市場上得到認可,將產品生產模式從“引進”到“出口”、從“山寨”到“我造”轉變,讓“中國造”不斷得到市場的尊重。
政府還應出臺相應的政策,扶持“中國造”產品的開發,搭建產品宣傳平臺,幫助產品走向市場,走向國際;
司法部門還應加強對商標侵權等“山寨制造”案件的打擊力度,營造“干凈”、正規的產品制造法律環境,掃清社會“山寨”風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