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背景:
現代教育理論非常重視“人本位”與“社會本位”的統一,突出“以人為本”的教育。“以人為本”的教育必須落實在課堂中,必須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注重學生的情感體驗。一節英語課中創設的學習環境,不僅要關注它是否有助于教學目標的大成,也要關注它是否有利于學生的身心健康。我們的課堂因為有了學生而擁有生命,所以我們的教育也稱之為生命教育。以人為本,是教育的核心,也是語言教學的出發點和歸宿,體現在課堂上,就是要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中積極地學習,要讓學生感受到學習是一種享受、一種需求,能讓學生在這種寬松的氛圍中迸射出智慧的火花。課堂上又不一定都是如教師所愿的,這就需要我們教師善于處理一些突發的意外事件,由于自己在教學經驗上的不足,在處理這些事情的時候,犯下了不少的錯誤,事后我又進行了反思,要讓學生在以后的學習過程中體會到:愉快、健康。
善待學生的調皮
教學案例:
我想起以前上三年級下冊的第六單元的一節對話課上的情景:我拿著教具(一個玩具小汽車),把玩具小汽車放在不同的位置并且,要求學生操練句子:“Where is the car?It’s on the teacher’s desk.”并要求答對的學生到上面做游戲的主角(藏東西)的時候,學生們表現得非常積極。老師點了一個就在他附近的女生,一個接著一個,就是沒有注意到他(學生多了,這是難免的)。我看到他好幾次都站起來想搶過那些小玩具,可是他沒有得到一次機會。機會終于來了,老師點到了坐在他旁邊的男生,還沒等到那學生表演完,那孩子一把搶過玩具,興奮地說:“我來藏。”可能出于對那位受委屈的學生的保護,或者是出于課堂秩序的維持,老師要求那個孩子把玩具還給那學生,并扔下了一句話:“你太調皮了。”幾十秒鐘就處理完了這個課堂突發事件,接下來的課很順利??墒窃倏纯茨俏?ldquo;受傷”的學生,顯然沒有了剛才的積極性。
反思:
一、是呀,這孩子是太調皮了??墒?,好動、愛表現是孩子的天性,他們是想要表達他們也想回答問題,也想得到老師的肯定,可是他們采取了與常人不同思維的表達方式。如果在那堂英語課上,老師能先讓那個“調皮”的孩子表演完了,再指出孩子的不足之處,我想對于學生、老師應是件雙贏的事。
二、如何采取有利的措施來制止這些所謂的“調皮”學生,我去了解了一些這方面的資料,覺得以下這些值得我們共同學習:
1、找出這些學生調皮的原因。調皮的學生往往是想表現自己,得到別人的肯定。我們可以抓住這點進行分析,他們的本意不是想破壞,只是他的表達方式不恰當。就像剛才的那位男孩,他只不過想表演一下,證明他也會說。但是,孩子畢竟是孩子,他不會想我這樣做會不會傷害別人,所以在老師沒有注意到他的情形下,他采取了搶。
2、利用找到的原因去引導學生的積極性。學生只是想表現自己,那我們也不會吝嗇這短短的幾秒鐘,就讓他好好表演。如表演的好,可以表揚他,但一定要先指出他這樣做是不對的;如果學生表演的不好,老師就可以趁機教育他,別人在表演的時候要好好聽。
3、教師設計的活動要有創意,或者一些創造性的活動,能釋放調皮學生能量的活動。這些調皮的孩子往往是些聰明的、腦子里裝滿問題的孩子,手頭閑不住的,老師的問題或活動有創意,那就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4、光一味地強調課堂上如何是不夠的,在平時我們也注意學生的養成教育,如課堂常規的訓練,如何回答老師的問題……
陶行知先生有句名言:“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中有牛頓,你的譏笑里有愛迪生”。對調皮學生的教育,只要我們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根據其不同情況,適時采取相應措施,就一定能夠予以轉化。
不該被忽略的細節
案例:
帶著一疊教學卡片,邁著自信的步伐,我走進了教室。教室里靜悄悄的,60雙眼整齊地盯著我看。一張張呈現完了要學習的新單詞卡片后,為了更好地突破難點,幫助學生學習長句子:“I like the white sweater with the green skirt”,我耐心地教讀,凡是能用上的操練方法我都用上了,最后我請幾個學生來復述這個長句子,前面幾個學生都流利地把整個句子說了出來,這是我看到一個坐在角落里、平時說話又有點口吃的男孩子也舉手了,我鼓勵了他,也把機會給了他。最后這個孩子很費勁地把句子說了出來,還說錯了幾個單詞。其他孩子開始嘲笑他。為了幫助他,我沒有讓他坐下去,接下來我又請了很多學生來讀這個句子,居然把他忘在了一邊,一念之差,我讓這個孩子在眾目睽睽之下站了很久,而我卻在繼續著自己的教學活動。最后我終于看到了一只高舉的手,原來是他的同桌:“Miss Wu, Can he sit down?” 她指著他說。這時我才猛然發現我還讓這個孩子站著,連聲道歉:“I am sorry!” 可愛的小男孩接受了我的歉意,可是我還是發現難過的表情爬上了他的臉頰。
在接下來的幾節英語課中,我非常想彌補自己的過失,經常在課中觀察他的言行,不斷鼓勵他積極表達自己的思想,可是這男孩子卻不再敢主動舉手了。后來在期末學生表現調查中,在一張自評自查的報告單上,我看到這個小男孩的自評:本學期語文課主動舉手發言共6次,數學課主動舉手共5次,英語課主動舉手共3次??吹搅诉@張記錄單后,我知道自己一時無心的忽略,卻無意中傷害了一顆天真的童心,拉遠了師生之間的距離,破壞了一個和諧的人文環境。
反思:這是一個不該被忽略的細節。學生,是每一個教師永恒的關注對象,他們的一言一行無處不反映著他們的思想,一個會察言觀色的老師才能察覺到學生的內心世界,才能創設出一個能促進學生生理、心理健康成長的人文學習環境。
“I’m your friend”
案例:
我在上PEP Book 3 Unit 3 My friends 一課時,有這樣一個教學片段:
本課涉及的內容是介紹自己的朋友這個話題。為了給學生一個示范,我先介紹自己的朋友:“My friend is Miss Zhu. She has long hair, small eyes and a small mouth. She is thin,she likes music and English very much.” 學生們對這個話題很感興趣,紛紛舉手想來介紹一下自己的朋友。不少程度教好的學生都說得非常流利,介紹得非常詳細。有些學生還介紹得特有趣,引起陣陣歡笑聲,課堂氣氛特活躍。正在這時,我發現有一位學生沒有舉手,似乎并不愿意開口說這個話題,但我卻很想關心他一下于是就提問:“Hello, who is your friend?”但他站起來后支支吾吾,剛想開口說,班上馬上就有學生插嘴:“他沒有朋友,沒有人愿意做他朋友。”學生們說這些話是有原因的:這位學生經常去欺侮一些同學,還時不時做些惡作劇來嚇唬同學,所以人緣極不好,大家都不愿意和他玩,連很多老師也都有點討厭他。但是我想不能就這樣正面批評學生,我應該采取另外的一種方法來教育。于是我就立刻不滿地問:“誰說沒有,我就是他最好的朋友。你就介紹我這個朋友呀!”他感到很意外,抬頭看了看我,可能是因為我真誠的目光打動了他,他就開始介紹了,還把我介紹得特別好。介紹完后,我說:“他介紹得多好呀,多了解老師呀,果然是我的好朋友。你們愿意做他的好朋友嗎?”同學們說:“愿意。”問他:“你也愿意嗎?”他點點頭。我特意觀察發現他坐下去時的眼神是熱切而又慚愧的。之后這節課他聽得特別認真,在以后的英語課堂上也表現得特別積極。
反思:
我很意外,想不到就這么幾句話竟然使他改變了那么多,真令人高興。如何才能更好處理呢?我細細思索之后有以下幾點想法:
一、轉變教師的教學理念
逐漸樹立學生是主體的教育思想;懂得尊重學生個體差異,關注每個學生的心里感受;如果就以維護我的課堂的紀律為主,而不顧學生感受,思想教育也顯得蒼白無力。尊重學生、關愛學生,教師要為學生的學習服務,成為學生成長的服務者。
二、提高的教師教學調控能力
試想如果一個教師在執教過程中,還在拼命回憶教案,生怕漏了某個環節或只想著按照自己的教案上,不會隨機應變,怎么顧及到坐在下面的學生的感受和想法?而我在剛參加工作時就有這樣的問題。開始時,我也犯了這樣的錯誤,沒有心思去關注學生,尊重學生。隨著兩年來教學調控能力的不斷提高,對于課堂的隨機把握能力也在不斷提高,面對學生的不解也能夠慢慢地解決了。
三、提升教師的師德修養
對教育事業的執著、熱愛,關愛學生是師德高尚的兩個重要標準。在兩年多的教學生活中,不時體驗著教育教學的樂趣,使我越來越喜歡教書育人這項工作。發自耐心地真誠地愛著每一個孩子,把他們當成朋友。在課堂上面對問題中自然而然地滲透著絲絲情誼。孩子的眼睛是雪亮的,他們能感受到那份真誠,在這種愛的包圍下,孩子怎能不感動,怎能不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