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電子商務的爆發式增長,快遞服務實現了幾近翻番式增長。僅從一個數據看,2010年,快遞日最高處理量1000萬件,2011年1800萬件,2012年3000萬件,2013年達6500萬件。2013年,我國快遞業務量為92億件,居世界第二。2014年前三季度,全國快遞服務企業業務量累計完成93.9億件,同比增長52%;業務收入累計完成1409.9億元,同比增長41.6%,截至10月20日,2014年全國快遞服務企業累計業務量突破100億件,中國快遞業跨入“百億時代”。
隨著國民經濟進入“新常態”,物流業發展也呈現一些新的特點。從增長速度看,物流業結束了過去十多年20%以上的高速增長,總體運行步入溫和增長階段,長期掩蓋在高速增長下的問題開始顯現,粗放式運行方式難以為繼。從需求結構看,與內需相關的社會物流需求繼續保持高速增長,中西部以及農村物流需求增速加快。
快遞業的全面開放是我國推進全面深化改革的一個舉措,是提升經濟發展動力的新方式。變革帶來的將是利益格局的改變、利益分配的調整,這種變化對鐵路貨運業來說既是壓力和挑戰,也是動力和契機。
【具體措施】
一、把握市場動態,制定科學的發展戰略。了解市場,利用自身在地理和政策上的優勢,做好市場定位,通過增強客服服務,打開物流發展道路。
二、重視人才培養,加大人才培養投入。制定人才培養計劃和有效的激勵機制,加大對員工培訓的投入,提高員工素質。
三、突出核心優勢,促進全面發展。物流企業要發展核心業務,突出服務優勢,以點帶面,促進整個企業全面發展。
四、加大信息投入,提高信息在企業發展中的含量。投入資金用于技術的改進和革新,應用高科技的電子技術,構建物流信息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