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福建省普通高中學生學業基礎會考歷史學科考試大綱(試行)
來源:福建省教育考試院 閱讀:1854 次 日期:2016-09-20 15:13:27
溫馨提示:易賢網小編為您整理了“2017年福建省普通高中學生學業基礎會考歷史學科考試大綱(試行)”,方便廣大網友查閱!

2017年福建省普通高中學生學業基礎會考

歷史學科考試大綱

(試 行)

一、命題依據

依據教育部頒布的《普通高中歷史課程標準(實驗)》和福建省教育廳頒布的《福建省普通高中新課程歷史學科教學實施指導意見(試行)》、《福建省普通高中學生學業基礎會考方案(試行)》、《2017年福建省普通高中學生學業基礎會考歷史學科考試大綱(試行)》,并結合我省普通高中教學實際情況進行命題。

二、命題原則

1.導向性原則。面向全體學生,有利于促進學生全面、和諧、健康的發展,有利于中學實施素質教育,有利于體現歷史學科新課程理念,充分發揮基礎會考對普通高中歷史學科教學的正確導向作用。

2.基礎性原則。突出學科基礎知識、基本技能,注重學科基本思想和方法,考查初步應用知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試題難易適當,不出偏題和怪題。

3.科學性原則。試題設計必須與考試大綱要求相一致,具有較高的信度、效度。試卷結構合理,試題內容科學、嚴謹,試題文字簡潔、規范,試題答案準確、合理。

4.時代性原則。堅持理論聯系實際,關注學科知識與時代進步和社會發展的聯系,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體現學科教育價值。

三、考試目標要求

歷史學科學業基礎會考要求測試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維目標。以上測試目標不可分割、相互交融和相互滲透,力求三者兼顧。

(一)知識與能力

再認、再現重要的歷史事實、歷史概念、歷史結論、歷史線索。

理解試題提供的圖文材料和考試要求,獲取有效信息,并結合所學知識對有關問題進行說明。

歸納、比較和概括歷史知識,在特定歷史條件下分析和評價歷史事件、人物和觀點。

(二)過程與方法

掌握歷史學習的基本方法,包括初步運用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和方法;論從史出,史論結合的方法;從不同的角度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等。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在歷史學習中養成的歷史使命感、愛國主義情感、人文主義精神、公民意識、科學精神和世界意識。

歷史學科學業基礎會考能力測試分為識記、理解和應用三個能力層次??荚嚧缶V中“列舉、知道、了解、簡述”等測試目標,屬于識記層次要求;“概述、理解、說明、認識”等測試目標,屬于理解層次要求;“分析、探討”等測試目標,屬于應用層次要求。

四、考試內容

(一)考試范圍

《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歷史》必修(Ⅰ)、(Ⅱ)、(Ⅲ)

(二)考試內容與要求

必修(Ⅰ)

1.古代中國的政治制度

(1)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內容。

(2)知道秦的統一和皇帝制度的創立,了解郡縣制和中央集權制度的基本含義,理解秦朝中央集權制度對歷史產生的影響。

(3)了解察舉制、科舉制、隋唐三省六部制的基本內容。

(4)了解明朝內閣、清朝軍機處設置的史實,認識君主專制制度的加強對中國社會發展的影響。

2.列強侵略與中國人民的反抗斗爭

(1)列舉鴉片戰爭、第二次鴉片戰爭、甲午中日戰爭、八國聯軍侵華戰爭中列強侵華的主要史實,了解《南京條約》、《馬關條約》、《辛丑條約》的主要內容及影響;概述黃海海戰、義和團運動等中國軍民反抗外來侵略斗爭的事跡,體會中華民族英勇不屈的斗爭精神。

(2)了解九一八事變、七七事變、南京大屠殺等侵華日軍的罪行;簡述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形成及意義,列舉淞滬會戰、臺兒莊戰役等中國軍民抗日斗爭的主要史實;理解全民族團結抗戰的重要性,認識抗日戰爭勝利在近代中國反侵略斗爭中的歷史地位。

3.近代中國的民主革命

(1)了解太平天國運動的主要過程,認識太平天國運動的作用。

(2)簡述辛亥革命的主要過程,認識辛亥革命的歷史功績。

(3)概述五四運動的原因、經過,認識其歷史作用;知道中共“一大”、“二大”內容,認識中共成立對中國社會變革的影響。

(4)知道國民革命、“農村包圍城市”道路的開辟、紅軍長征、解放戰爭等新民主主義革命的主要史實,認識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的偉大意義。

4.現代中國的政治建設與祖國統一

(1)知道開國大典的基本史實;了解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認識新中國民主政治的特色。

(2)了解“文化大革命”對民主法制踐踏的情況。

(3)知道中國共產黨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國民主與法制建設的成就,

(4)簡述“一國兩制”的理論,了解香港、澳門的回歸、海峽兩岸關系的緩和與發展,認識實現祖國統一對中華民族復興的重大歷史意義。

5.現代中國的對外關系

(1)了解新中國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確立、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提出,知道日內瓦會議、萬隆會議的基本史實,理解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在處理國際關系方面的意義。

(2)簡述中國恢復在聯合國合法席位的基本史實及意義。

(3)了解中美關系正?;闹饕穼?,探討其對國際關系產生的重要影響。

(4)以中國在聯合國、亞太經合組織、上海合作組織中的多邊外交活動為例,認識我國為現代化建設爭取良好的國際環境、維護世界和平和促進共同發展所做出的努力。

6.古代希臘羅馬的政治制度

(1)知道雅典梭倫改革的主要內容,認識雅典民主政治對人類文明發展的重要意義。

(2)了解《十二銅表法》的主要內容及地位,認識羅馬法在世界法制史上的地位。

7.歐美資產階級代議制的確立與發展

(1)了解《權利法案》制定和責任制內閣形成的史實,理解英國資產階級君主立憲制的特點。

(2)了解美國1787年憲法的主要內容和聯邦制的權力結構,分析1787年美國憲法的作用。

8.從科學社會主義理論到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

(1)了解《共產黨宣言》的主要內容和重大意義。

(2)了解巴黎公社革命的主要史實。

(3)了解俄國十月革命勝利的史實,認識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建立的歷史意義。

9.當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極化趨勢

(1)了解杜魯門主義、馬歇爾計劃、北約與華約的主要史實,認識美蘇“冷戰”對第二次世界大戰后國際關系發展的影響。

(2)了解歐洲共同體的形成、日本成為世界經濟大國和中國的振興以及不結盟運動的興起。

(3)了解蘇聯解體后兩極格局瓦解和多極化趨勢加強的史實,認識多極化發展趨勢對世界歷史發展的影響。

必修(Ⅱ)

1.古代中國經濟的基本結構與特點

(1)了解鐵農具的應用、牛耕的發展,了解都江堰的史實,了解古代中國農業經濟的基本特點。

(2)列舉漢、唐絲織,商、春秋、漢冶金,唐、宋、明、清時期陶瓷等手工業發展的基本史實;認識古代中國手工業發展的特征。

(3)列舉春秋戰國、唐、宋、明、清時期我國商業發展的概貌,了解我國古代市場與城市發展的史實。

(4)了解“重農抑商”、“海禁”等政策及其影響。

2.近代中國經濟結構的變動與資本主義的曲折發展

(1)簡述鴉片戰爭后中國經濟結構的變動和近代民族工業興起的史實,認識近代中國資本主義產生的歷史背景。

(2)了解民國時期民族工業曲折發展的主要史實,認識影響中國資本主義發展的主要因素。

3.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道路

(1)概述社會主義改造的完成,社會主義制度的確立、中共八大的正確探索,“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對社會生產力的破壞等史實,總結其經驗教訓。

(2)了解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有關改革開放決策的內容,認識其對我國開創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局面的歷史意義。

(3)了解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主要內容及其歷史意義。

(4)概述我國創辦經濟特區、興辦經濟技術開發區、開辟沿海經濟開放區和開發開放上海浦東的史實,分析我國對外開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點。

(5)了解我國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過程。

4.中國近現代社會生活的變遷

(1)了解近代以來人們服飾、飲食、居室建筑等物質生活和婚姻等社會習俗變化的史實,探討影響其變化的社會因素。

(2)了解中國近代以來火車、汽車、電報、電話等交通、電訊工具的進步,認識它們對社會生活的影響。

5.新航路的開辟、殖民擴張與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的形成和發展

(1)認識地理大發現對世界市場形成的意義。了解世界各地區各民族間日益緊密的聯系。

(2)了解荷蘭、英國野蠻搶奪殖民地和建立海外商品市場的史實,認識殖民擴張與掠奪是資本主義列強建立世界市場的主要途徑。

(3)了解英國工業革命開始的標志、工廠制度的出現、瓦特改良蒸汽機和蒸汽時代到來的史實;了解石油能源的使用、電能應用的重大發明和電氣時代的到來的史實;認識兩次工業革命對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發展的影響。

6.羅斯福新政與資本主義運行機制的調節

(1)了解1929---1933年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危機爆發的原因、特點和影響,認識羅斯福新政的歷史背景。

(2)列舉羅斯福新政的主要內容、了解羅斯福新政的特點和影響。

7.蘇聯社會主義建設的經驗與教訓

(1)了解新經濟政策實施的背景、內容及影響。

(2)列舉“斯大林模式”經濟體制的主要表現,認識其經驗教訓。

(3)了解赫魯曉夫改革、戈爾巴喬夫改革的基本歷程,認識社會主義改革的復雜性、艱巨性和曲折性。

8.當今世界經濟的全球化趨勢

(1)了解“布雷頓森林體系”的內容及其影響。

(2)知道歐共體到歐洲聯盟的發展過程,以歐洲聯盟、北美自由貿易區及亞太經濟合作組織為例,認識當今世界經濟區域集團化發展的趨勢。

(3)了解世界貿易組織(WTO)的由來和發展,認識它在世界經濟全球化進程中的作用。了解中國參加世界貿易組織(WTO)的史實,認識其影響和作用。

(4)了解經濟全球化的發展趨勢,認識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的矛盾、環境污染等經濟全球化進程中的問題。

必修(Ⅲ)

1.中國傳統文化主流思想的演變

(1)知道儒家、道家、墨家、法家代表人物及主要觀點,認識百家爭鳴局面形成的重要意義;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對儒家思想形成的重要貢獻。

(2)知道罷黜百家和漢代儒學成為正統思想的史實。

(3)知道朱熹的理學以及地位。

(4)列舉李贄、黃宗羲、顧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結合他們的基本觀點簡要說明明清時期儒學思想的發展。

2.古代中國的科學技術與文化

(1)概述古代中國的四大發明,認識四大發明對世界文明發展的貢獻。

(2) 概述漢字和繪畫的起源,知道東晉、唐、宋時期的著名書法家,了解中國書畫的基本特征。

(3)知道詩經、楚辭和漢賦的文學成就,概述李白、杜甫、蘇軾、辛棄疾的文學成就,知道明清四大長篇小說。

3.近代中國的思想解放潮流

(1) 概述康有為、梁啟超、嚴復學習西方、尋求變革的思想,理解維新變法思想在近代中國社會發展進程中所起的作用。

(2)概述新文化運動的主要內容,了解其對近代中國思想解放的影響。

(3)知道李大釗在宣傳馬克思主義方面的貢獻。

4.20世紀以來中國重大思想理論成果

(1)了解三民主義和新三民主義的主要內容,認識它們分別在推動辛亥革命和國民大革命中所起的作用。

(2)了解毛澤東思想在工農武裝割據、新民主主義和社會主義理論方面的主要內容,認識毛澤東思想對近現代中國社會的深遠影響。

(3)概述鄧小平理論的主要內容,認識其對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指導意義。

(4)概述“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內容。

5.現代中國的科學技術與文化

(1)列舉新中國成立以來科技發展的主要成就,簡要說明科技進步對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作用。

(2)知道我國“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

(3)了解建國以來我國教育事業發展的基本線索及其主要成就,認識“科教興國”戰略對我國教育事業發展的作用。

6.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發展

(1)了解普羅塔戈拉和蘇格拉底對人的價值的闡述,理解人文主義的基本內涵。

(2)知道文藝復興時期但丁、薄伽丘、莎士比亞的主要作品,簡述馬丁·路德的主要思想,認識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時期人文主義的含義。

(3)列舉啟蒙思想家伏爾泰、孟德斯鳩、盧梭的觀點,概括啟蒙運動對人文主義思想的發展。

7.近代以來世界科學技術的歷史足跡

(1)概述牛頓的主要成就,認識經典力學在近代自然科學理論發展中的歷史地位。

(2)簡述達爾文進化論的主要觀點。

(3)列舉瓦特和愛迪生的主要發明,說明科學技術進步對社會發展的作用。

(4)知道相對論、量子論的主要內容,認識其意義。

8. 19世紀以來的世界文學藝術

(1)知道《唐璜》、《人間喜劇》、《戰爭與和平》,認識其影響。

(2)知道凡·高和畢加索及他們的代表作。

(3)知道貝多芬及其主要作品,理解這些音樂作品的時代性和多樣性。

五、考試形式

1.答卷方式:閉卷、筆試。

2.試卷滿分為100分??荚嚂r間為90分鐘。

六、試卷結構

1.題型結構:試卷包括選擇題和非選擇題,選擇題60℅,每小題2分,共30小題。其中,歷史(Ⅰ)12題,歷史(Ⅱ)7題,歷史(Ⅲ)11題。非選擇題40℅,共5小題。其中,歷史(Ⅰ)2題、歷史(Ⅱ)2題、歷史(Ⅲ)1題。(模塊占分比例不變,各題型題量可相應調整變化)

2.內容比例:歷史(Ⅰ)約40℅,歷史(Ⅱ)約30℅,歷史(Ⅲ)約30℅。

3.試題難度:試卷包括容易題、中等難度題和較難題。

容易題,難度值0.8以上,約占80℅。

中等難度題,難度值0.60~0.8,約占10℅。

較難題,難度值0.40~0.60,約占10℅。

全卷難度值:0.80~0.85。

由于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易賢網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和咨詢回復僅供參考,敬請考生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和咨詢為準!

2026國考·省考課程試聽報名

  • 報班類型
  • 姓名
  • 手機號
  • 驗證碼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人才招聘 | 網站聲明 | 網站幫助 | 非正式的簡要咨詢 | 簡要咨詢須知 | 新媒體/短視頻平臺 | 手機站點 | 投訴建議
工業和信息化部備案號:滇ICP備2023014141號-1 云南省教育廳備案號:云教ICP備0901021 滇公網安備53010202001879號 人力資源服務許可證:(云)人服證字(2023)第0102001523號
云南網警備案專用圖標
聯系電話:0871-65099533/13759567129 獲取招聘考試信息及咨詢關注公眾號:hfpxwx
咨詢QQ:1093837350(9:00—18:00)版權所有:易賢網
云南網警報警專用圖標
未满十八18勿进黄网站免费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