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鏈接】
9月22日,住在豐臺區的屈女士向北青報記者表示,她想給孩子預約北京市兒童醫院的口腔科門診,但打114掛號時被告知近期號源都已約完。接線員向屈女士建議,早點打進來可能會排上號,而口腔科可以排隊約號的最早時間為凌晨4點。
屈女士并不是唯一一個有這種經歷的人。多位網友反映一些熱門科室需要提前幾個小時打電話排隊,有時也不一定能約上。
一位網友說,她提前一個多小時排隊預約協和醫院婦科的專家號,但最后卻沒能約上號,而“電話費已經夠買一個號的了”。另一位網友小張在微博上曬她去年電話掛號的經歷,她稱,“最長通話記錄獻給了114電話的掛號預約系統”,并貼出了手機截圖,圖上顯示的通話時間為10小時57分22秒。
時下流行的一個詞"看病難",什么是看病難呢,看病難的現狀、原因和對策是什么呢? 衛生部調查數據顯示,中國約有近半居民有病不就醫,百分之二十九點六的居民應住院而不住院。
【原因】
1.政府對基礎設施投入相對不足。
2.醫療資源分布不均。
3.公立醫院趨利化。
4.醫保保障水平低。
【對策】
1.政府在醫療行業發展中起主導作用,推進醫療衛生體制改革。
2.增加財政投入,保障公共衛生事業的發展。
3.大力推進醫藥分離,改革藥品生產和流通體制。
4.規范醫療服務收費,完善醫療保障體系。
【一句點評】
健康是人生存與發展的基礎,醫藥衛生事業關系億萬人民健康和千家萬戶幸福。近年來,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穩步推進,群眾反映強烈的看病難得到了一定緩解。為進一步治療這一“頑疾”,黨和政府正不斷深化醫改,努力打造一條人人“病有所醫”的健康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