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鏈接】
近5年來,我國汽車保有量年均增長超過1600萬輛,“汽車時代”悄然來臨。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數據顯示,中國汽車銷量已經位居全球第一大汽車產銷國。一方面,汽車時代在“飛速”而至;另一方面,“汽車文明”裹足不前。每個行業都有自己的業內道德,中國正在加速“駛”入汽車社會,但是“汽車文明”確實還相距甚遠。
【標準表述】
汽車社會一詞來自日語的“車社會”,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以來,日本進入到汽車快速普及時期,人際關系急劇變化,社會節奏明顯加快,于是人們將這種汽車普及帶來的新的社會狀態命名為汽車社會。汽車社會是工業社會和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汽車大規模進入人們生產生活,與自然資源、人口環境、經濟發展等相互影響并形成一定行為規范的社會狀態。
當前,中國正加速進入“汽車時代”,汽車文明已成為社會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提升出行文明素質,是提高公民文明素質和現代文明程度,形成良好社會風尚的有效途徑,也是維護國家形象,增強國家“軟實力”的迫切需要。
一位經濟學家曾說,幾乎每個人都有汽車夢,但關注“汽車文明”的人,遠比想實現“汽車夢”的人少得多。如果每個人都不關心“汽車文明”,“汽車夢”的實現就將是一場災難。人總是有無窮的適應和進步的能力,相信在不遠的將來,我們能與“汽車社會”和諧相處。
【具體措施】
一、完善法律法規,加大執法力度。
二、完善硬件基礎設施建設,支撐相關法律法規可操作性的提高。
三、在完善制度、嚴格執法的同時,宣傳教育也要跟上,使每個人都能換位思考,多一些謙讓,文明駕駛才能成為新風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