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理學院現有勞動與社會保障、文化產業管理、法學、民族學4個本科專業及少數民族預科部。專任教師38人,兼職教師6人,其中教授5名,副教授13名;博士12名,碩士21名。近年來出版專著、譯著30余部,發表學術論文400余篇,主持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基金項目4項,省部級項目10項。以培養具有創新精神的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高級人才為目標,應屆畢業生報考碩士研究生錄取率平均為19%,大多升入北京師范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中央民族大學、南開大學、山東大學、南京大學、武漢大學、廈門大學、中山大學等“985”、“211”著名高校。學生科研成果突出,綜合素質較高,歷屆畢業生就業率均在95%以上。2016年開始招收“民俗文化與民間文學”專業方向碩士研究生。
勞動與社會保障(本科 · 文理兼收)
本專業培養具備扎實的管理學、經濟學專業知識,掌握現代管理技術、有較強理論修為和實踐操作能力,能勝任社會保障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畢業生授管理學學士學位,可在各級政府行政部門、政策研究部門、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門、衛生部門、大中型企事業單位以及社會福利組織、公益團體、勞動仲裁機構、司法部門、人力資源管理部門、律師事務所、各級工會、社區從事人力資源管理、勞動關系處理等工作。主要課程:社會學概論、公共管理學、社會保障概論、勞動與社會保障法、人力資源管理、非政府組織管理、社會保障基金管理、勞動合同管理、社會統計學、社會保險學、勞務市場經紀人實務、勞動關系、風險管理、薪酬管理、績效管理、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公共經濟學、勞動經濟學、社會福利與社會救濟、勞動保障與理財規劃、社會保障制度國際比較、公共政策學等。本專業與重慶市萬州區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局、重慶市中兮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等單位共建實習基地,有較好的實踐教學條件。
文化產業管理(本科 · 文理兼收)
本專業重在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具有縱貫古今中外的文化視野和現代產業理念,在產業經濟學、管理學方面具備扎實的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掌握文化產業的經營特點和運作規律,了解國內外文化產業發展趨勢,同時具備豐厚的現代管理、經濟、法律知識。畢業生授管理學學士學位,可在文化企事業單位、文化傳媒公司、政府機關、新聞出版、文化旅游業、廣告業、文博展演業、娛樂業、網絡文化與動漫游戲、體育產業等單位從事文化政策宣傳、文化資源開發、文化市場管理、文化創意、文化項目策劃等工作。主要課程:文化產業管理學、文化產業經濟學、文化資源學、文化投資學、文化創意學、文化事業管理、文化市場經營管理、影視產業經營管理、文化項目管理、文化產業政策與法規、文化企業與CI策劃、文化創意經典案例、展示設計、文化經濟理論與務實、知識產權與文化品牌等。本專業與重慶市萬州區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重慶市萬州文化產業協會、重慶三峽文化藝術經紀有限公司等單位共建實習基地,為鍛造學生社會實踐能力提供了很好的平臺。
法學(本科 · 文理兼收)
本專業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掌握深厚的法學專業知識功底,熟悉我國法律和黨的相關政策,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能在國家立法機關、行政機關、司法機關、仲裁機構和法律服務中介機構從事法律工作的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畢業生授法學學士學位。課程設置以國家司法資格考試、國家公務員考試為導向,注重培養學生理論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主要有:法理學、憲法學、民法學、商法學、知識產權法、刑法學、民事訴訟法學、刑事訴訟法學、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學、國際法、國際私法、國際經濟法、環境資源法、勞動與社會保障法。實踐教學環節包括社會實踐和司法部門實習等。本專業設有三峽法學研究所、模擬法庭實驗室、中國法學會法律診所教育基地,并在重慶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重慶市人民檢察院第二分院、萬州區人民法院、萬州區人民檢察院、萬州區公證處、重慶市三峽庫區農民工維權中心和多家律師事務所等建立實習基地,為培養學生綜合素質提供良好的教學環境。畢業生大部分進入各級司法機關、行政機關、銀行和法律服務機構從事法律工作。
民族學(經濟與管理方向 · 本科 · 文史類)
本專業是重慶市屬高校第一個民族學教學科研單位,2010年批準為市級人才培養創新實驗區,2011年立項為市級特色專業建設點。培養適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社會發展需要,政治合格、全面發展與健康個性相統一,掌握扎實的專業理論知識、熟練的田野工作技能,綜合素質高、實踐能力強的民族學高級人才。畢業生授法學學士學位,能從事行政事務、民族宗教、新聞宣傳、文化文物、城鄉開發、公共關系、社區服務等工作。主要課程:民族理論與政策、民族學概論、中國民族志、世界民族志、民族經濟學、民族社會學、民族考古學、文化人類學、體質人類學、影視民族學、民族生態學、宗教文化學、民俗學、田野調查與民族志寫作、社會研究方法、中國民族史、民族文化旅游規劃與開發、民族地區產業經濟學、民族地區社會保障、民族社會公共管理、民族地區人力資源管理、民族地區社會工作、文化遺產保護與開發等。
少數民族預科(文理兼收)
少數民族預科是國家適應少數民族地區的實際,為民族地區培養合格大學生而在高校設立的向本科教育過渡的特殊教育階段。少數民族預科學生享受國家優惠政策,按各省具體規定執行。重慶市少數民族聚居區的少數民族考生可比照學校本科分數線降低80分錄取,散居少數民族考生降低60分錄取。學生學習一年預科課程后,經考試合格,升入相應本科專業繼續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