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他們的健康成長是關系我國前途命運的重大問題。然而在我國一些城市的天橋下、火車站、地下通道都有流浪兒童的身影,他們食不果腹,衣衫單薄,承受路人的嘲笑和歧視,并且還有可能被犯罪分子教唆利用。為了這些可憐孩子的健康成長,社會、學校、家庭務必要各盡其職,構筑保護藩籬,徹底解決流浪兒童問題。
解決流浪兒童困境,社會救助是保障。如今對流浪兒童社會救助規模達不到實際需求,機制不夠健全,民間救助機構不足,社會參與度不高,臨時救助效果不佳,救助不徹底致使兒童再次流浪等諸多問題。為此要加強立法保護,懲戒教唆利用流浪兒童和故意傷害流浪兒童的不法分子。設立和完善專門的流浪兒童救助機構,同時積極的引導發展民間力量發展慈善公益組織。及時發現和救助在社會上的流浪兒童,同時在他們聚集的地方設立固定的救助點,讓他們主動受救。對無家可歸的孩子處理好戶籍和經后的生活保障和教育問題,不能讓孩子再次回流社會,給他們最堅實的社會保障。
解決流浪兒童困境,學校教育是重點。由于現在學校教育過于死板的強調分數和升學率,部分兒童心理壓力過大甚至出現逆反心理,產生厭學情緒而脫離學校在外流浪。要努力促進教育在各地平等發展,不但讓所有孩子都受到良好的義務教育和保護,而且也要加強幼兒教育的投入,對兒童的成長盡早進行保護。應該改進教育考評制度,加強師資培訓,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對于有厭學和“邊緣化”傾向的兒童做心里輔導,對因為經濟問題生活困難而輟學的兒童予以資助,以保證他們受到良好學校教育。
解決流浪兒童困境,家庭關愛是根本。離家出走是流浪兒童的根源。家庭關愛缺失,家庭關系的破裂,甚至是家庭暴力和遺棄,使兒童身心受到傷害選擇逃避而走上流浪的道路。還有些是父母在外地打工,孩子沒人照顧和教管而選擇去流浪。“子不教、父之過”,對孩子的保護是家長的責任。家庭保護不僅是給兒童健康的物質生活環境,更應該給他們心理的關愛。要對實施家庭暴力和遺棄孩子的家長予以批評,甚至是法律的懲處。利用電視、網絡、報紙等媒體,加大宣傳力度,促進家庭友好和睦,樹立良好的典范。對父母在外的留守兒童,進行社區組織照顧和經濟幫助,減少兒童因為家庭原因出走的可能。
做好流浪兒童的保護工作不僅關系到兒童個人的生存和發展,而且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國夢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只有筑牢保護藩籬,集社會、學校、家庭各方之力,流浪兒童問題才能得到有效解決,祖國花朵的成長才能得到切實保障。
簡評:
這是一篇申論高分范文,本卷所關注的是留守兒童這個社會熱點。從你的作答來看,你基本把握了這道題的主題,并按照申論寫作的基本的結構和層次來行文,分析問題的角度得當,措施論述也具備較強的針對性和可操作性,這值得肯定,但仍存在以下問題需要你去注意:
第一,分析問題缺乏針對性。社會救助乏力最主要的原因是救助機制不健全,救助不到位、民間救助不足和社會參與性不高都反映的是救助機制不健全的問題,所以你在分析時應該著重體現這一根本性問題,然后簡要概括指出由于社會救助機制不健全導致民間機構、社會力量不能有效發揮其救助的作用,由此來具體論述如何解決救助機制不健全的問題。
第二,論述措施缺乏具體的可操作性。比如說“對無家可歸的孩子處理好戶籍和經后的生活保障和教育問題”,你只是提到要解決流浪兒童的戶籍和教育問題,卻沒有提到具體如何去解決,建議你要么具體化,要么不體現這一內容。
第三,論述措施邏輯銜接不暢。如“應該改進教育考評制度,加強師資培訓,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改進考評制度”、“加強師資培訓”與“培養學生正確的價值觀”之間缺乏必要的邏輯銜接,這里你應該體現,通過制度優化和培訓,提升教師的教育水平和責任感,讓教師更加注重對孩子的心理關懷,以更好地為人師表,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