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論備考:主體分類法解題技巧
來源:易賢網 閱讀:839 次 日期:2016-07-04 09:22:46
溫馨提示:易賢網小編為您整理了“申論備考:主體分類法解題技巧”,方便廣大網友查閱!

2016年春季多省公務員考試是一場“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選拔性考試。它和過關考試的區別就在于,過關性考試只要分數能過線,一切萬事大吉,所以,這就要求考生每一分都不要錯過。而選拔性考試就要求考生,不是分數一定高就一定能考上,還得看自己的競爭對手的分數。往年經常會有這樣的現象,就是考生的分數很高,但沒有考上,而比他分數低的人,卻考上了其他崗位。這就是說明,選拔性考試就是要求考生,大家會的分我們一分不能丟,別人不會我們要掌握,如果大家都不會的分數,丟掉不可惜。所以,公務考試一場細節性的考試,這些分數好拿,但往往卻被忽視。今天專家就來幫助拿下這些容易被忽視的格式分。

考生可以簡單回顧歷年申論考試試題中的作答要求,基本都會出現:“條理清楚”、“層次分明”等字眼,這是要求考生作答之間要有一定的邏輯關系和層次關系。如果考生在寫答案時能注意到這點,會給閱卷老師留下不錯的印象。因此,考生有必要掌握一些對策的邏輯整理思路,使得我們的對策全而成體系,避免雜亂無章。下面華圖教育專家就來介紹一種比較容易掌握的方法,即主體法。

在答題中,考生可以按照不同主體進行劃分答案,這樣會顯得答案更加有條理。也更加方便閱卷人尋找考生的答案,因為申論考試一定是按照踩點給分的方法進行給分。下面通過一道例題進行詳細的講解。

給定材料:(部分材料)

年輕的孔子學院與古老的歌德學院,英國文化委員會及法語聯盟相比仍有仍有差距。歌德學院中國總院前院長阿克曼說,歌德學院之所以成功是因為一開始就重視建立職業化隊伍,現有專職人員3000人,據了解,英國文化委員化有專職人員7000多人,法語聯盟有專職人員2萬人??鬃訉W院呢?每一年,孔子學院總部都要外派中方院長,漢語教師,志愿者等非專職人員近萬人,至今仍在“抓壯丁”。25歲的北京志愿者小王,在匈牙利布達佩斯“匈中雙語學校”孔子課堂教漢語,她說:“孩子們很喜歡中國教師!近年來因為報名入學的匈籍學生越來越多,教課壓力越來越大,公派教師和志愿者都不是專職人員,缺乏穩定性、連續性,不利于孩子們學漢語。

語言作為文化載體和交流工具,架起了文明間對話的橋梁;文化作為民族智慧和心理特征的精神反映,促進了國家間相互的了解,孔子學院蘊涵著“語言”和“文化”兩大特征,使它不僅成為國際漢語教育與推廣的重要品牌,更成為中華文化傳播的重要載體和開展民間外交的友好平臺。世界各地的孔子學院結合中國傳統節日和特色文化,舉辦形式多樣、主題鮮明的活動,在樹立中國良好形象、提升中國軟實力、促進中外人文交流方面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可謂21世紀文化的“新絲綢之路”。但這條路并不好走,既有國家投入不夠的問題,又有社會參與不足的問題。還有不少人認為,目前國內教育發展也不平衡,國家應該在國內教育上投入更多。國外的經驗表明,語言和文化的推廣是一個緩慢的過程,如果要等國內的教育發展平衡了,再去推動自己國家的文化交流,恐怕為時已晚。

網友A:孔子學院大部分都來自于政府的投入。據國家漢辦《關于2009年孔子學院總部工作計劃的匯報顯示,2008年中央財政給孔子學院的投入逾50億多元。而國內的教育投入呢?中國的農村中小學的人均教育經費每年300元都難以保證,外來務工子女因為教育資源的不均衡而流離失所,讀書越來越難。這真是一個巨大的反差。難道不應該把有限的銀子用到解決中國國內兒童失學等問題上嗎?

網友B:我們知道,孔子學院受到了國外熱烈的歡迎,甚至掀起了一股“漢語熱”。

這也確實使中國的傳統文化傳播了出去??墒?,國內似乎對中國的傳統文化沒有那么重視。對于孔子的“仁說”,有多少青年朋友信奉?中國的傳統節日,甚至沒有國外的“洋節”受歡迎。為什么不在國內加強傳統文化的宣傳和推廣呢?

請根據給定資料,概括孔子學院在當前發展中所面臨的困難。【2012年915聯考】

要求:全面、準確、有條理,不超過200字。

【參考答案】

從國家角度: 國家支持力度不夠;從群眾角度: 社會參與度不足,群眾不認同。從師資角度: 師資隊伍不穩定,缺專業性、連續性;(答案的節選部分)

通過一些方法將答案分類,有利于閱卷人能夠看清楚我們的答案,更容易的踩點給分。

更多信息請查看申論考試資料
易賢網手機網站地址:申論備考:主體分類法解題技巧
由于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易賢網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和咨詢回復僅供參考,敬請考生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和咨詢為準!
相關閱讀申論考試資料

2026國考·省考課程試聽報名

  • 報班類型
  • 姓名
  • 手機號
  • 驗證碼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人才招聘 | 網站聲明 | 網站幫助 | 非正式的簡要咨詢 | 簡要咨詢須知 | 新媒體/短視頻平臺 | 手機站點 | 投訴建議
工業和信息化部備案號:滇ICP備2023014141號-1 云南省教育廳備案號:云教ICP備0901021 滇公網安備53010202001879號 人力資源服務許可證:(云)人服證字(2023)第0102001523號
云南網警備案專用圖標
聯系電話:0871-65099533/13759567129 獲取招聘考試信息及咨詢關注公眾號:hfpxwx
咨詢QQ:1093837350(9:00—18:00)版權所有:易賢網
云南網警報警專用圖標
未满十八18勿进黄网站免费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