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中國金融十大新聞:貨幣政策成效居首
來源:金融時報 閱讀:4825 次 日期:2012-01-22 10:27:14
溫馨提示:易賢網小編為您整理了“2009年中國金融十大新聞:貨幣政策成效居首”,方便廣大網友查閱!

1、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成效顯著

2009年12月5日在北京舉行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為保持宏觀經濟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要繼續實施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而過去一年的實踐證明,在國際金融危機的重創下,實施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為經濟發展創造了良好的貨幣信貸環境,充分發揮了貨幣政策在支持經濟發展中的積極作用,是完全正確和及時有效的。

總體來看,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得到了有效傳導。2009年11月末,廣義貨幣供應量(M2)余額為59.46萬億元,同比增長29.74%,增幅比上年末高11.92個百分點。狹義貨幣供應量(M1)余額為21.25萬億元,同比增長34.63%。1至11月份人民幣各項貸款增加9.21萬億元,同比多增5.06萬億元。1至11月人民幣各項存款增加12.63萬億元,同比多增5.32萬億元。2009年,貨幣信貸總量快速增長,信貸結構繼續優化,對扭轉經濟增長下滑趨勢、提振市場信心發揮了重要作用。

點評:

2009年是中國經濟奮力走出“最困難時候”的一年,也是宏觀調控經受最嚴峻考驗的一年。面對國際金融危機沖擊,關鍵時刻,中央見事早、判斷準、動手快,及時調整政策取向,堅持把確保經濟平穩較快發展作為宏觀調控第一要務,實施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這一年,在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一攬子經濟刺激計劃作用下,保增長、調結構、促改革、惠民生取得了明顯成效。經濟增速逐季加快,投資快速增長,消費需求不斷擴大,需求結構明顯改善,內需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顯著增強。

當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仍處在企穩回升的關鍵時期,仍然面臨不少困難和問題。從外部環境看,全球經濟復蘇將是一個緩慢曲折的過程,外需不足的局面及影響還在持續。從國內情況看,經濟回升的基礎還不穩定、不鞏固、不平衡,一些深層次矛盾特別是結構性矛盾仍然突出。經濟增長的內生動力不足,民間投資意愿不強;產能過剩的問題更加凸顯,產業結構調整壓力和難度加大;信貸結構也不盡合理,流動性管理難度增加。

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在這樣一個關鍵時期,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如果“見好就收”,就有可能出現反復,“關鍵期”很可能演變為“反復期”,使經濟發展的好勢頭發生逆轉。隨著我國經濟率先企穩回升,保持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堅定不移地繼續實施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是十分必要的。只有這樣,才能不斷鞏固和發展目前的好勢頭,真正迎來經濟的全面回升。

點評人: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  李揚

2、創業板開市為中小企業發展插上騰飛的翅膀

2009年10月30日,隨著開市鐘聲的敲響,中國創業板首批公司上市儀式在深圳成功舉行,創業板正式迎來了首批28家上市公司。醞釀了十年之久的創業板,終于登上了中國資本市場的舞臺,自此我國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邁上新臺階,并給眾多中小企業提供了更為廣闊的實現夢想舞臺。

據了解,創業板首批28家公司的股票全天共成交219.06億元,換手率均超過八成。28只股票的平均發行市盈率高達50倍以上,經過上市首日的大幅上漲后,平均市盈率增至100倍以上,大約比滬市高3倍,比深市主板和中小板高2倍。截至目前,第二批8家公司也已登陸創業板市場,第三批6家公司2009年12月25日也已成功發行。

點評:

創業板的推出是我國改革開放的重大成果,是我國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面向自主創新及其他成長型創業企業的新市場。推出創業板不僅能夠為數量眾多的自主創新和成長型創業企業提供資本市場服務,而且可以通過資本市場的示范效應,推動產業結構調整與優化升級,進一步加快我國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完全可以說,創業板市場的推出有利于更好地發揮資本市場資源優化配置的基本功能,強化資本市場對國民經濟的服務效用,同時有助于實現建設創新型國家的戰略目標。

作為我國多層次資本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創業板是一個具有鮮明特色的新市場,與主板之間在服務對象、準入指標、運行制度和風險特征等方面有若干明顯區別。一方面,在創業板上市的公司成長性較強,經營機制更為靈活,經營模式和盈利模式多元化特征更為突出。另一方面,在創業板上市的公司股本規模小,經營不確定性大,抵御外部風險能力較弱,公司治理基礎相對薄弱,更易出現股價異動,對信息披露的專業性、準確性和及時性要求更高。但值得關注的是,創業板對于當前支持中小企業創新,解決中小企業融資,有著重要意義。

點評人:中央政策研究室經濟局局長  李連仲

由于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易賢網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和咨詢回復僅供參考,敬請考生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和咨詢為準!

2026國考·省考課程試聽報名

  • 報班類型
  • 姓名
  • 手機號
  • 驗證碼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人才招聘 | 網站聲明 | 網站幫助 | 非正式的簡要咨詢 | 簡要咨詢須知 | 新媒體/短視頻平臺 | 手機站點 | 投訴建議
工業和信息化部備案號:滇ICP備2023014141號-1 云南省教育廳備案號:云教ICP備0901021 滇公網安備53010202001879號 人力資源服務許可證:(云)人服證字(2023)第0102001523號
云南網警備案專用圖標
聯系電話:0871-65099533/13759567129 獲取招聘考試信息及咨詢關注公眾號:hfpxwx
咨詢QQ:1093837350(9:00—18:00)版權所有:易賢網
云南網警報警專用圖標
未满十八18勿进黄网站免费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