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商學院
咨詢電話:(028)87092373
西南財經大學于1987年設立國際經濟學系,1997年整合相關專業成立國際商學院。目前學院設有2個系6個研究所3個中心——國際經濟與貿易系、國際商務系;國際貿易學研究所、國際商務研究所、國際投資與管理研究所、中英FDI研究所、國際服務外包研究所、全球化與管理研究所;國際商務碩士(MIB)教育中心、漢語背景下專業課程英語(ESP)教育與研究中心、企業家發展項目(EDP)中心。學院與四川省商務廳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國內30余家大中型涉外企業簽訂戰略合作協議。通過建立雙方戰略合作伙伴關系,設立“國際商學院師生實訓基地”,就國際化人才培養與培訓、科學研究、社會服務等進行全方位深度合作。
學院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國際商務專業均具有學士、碩士和博士學位授予權。學院旨在培養“有境界、有視野、有智慧、有能力、有特色”的復合型、應用型、創新型國際化高水平財經管理精英人才,提出并積極實踐“歐美模式本土化”和“國內外聯合培養”雙管齊下的國際化人才培養模式。2010年9月學院設立“國際經濟與管理創新人才實驗班(本科全英文授課)”,2010年10月成為學校首批“國際經濟與管理創新人才實驗班(研究生)”培養單位。2015年,學院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成為首批順利通過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類本科專業認證的專業。
學院師資力量雄厚,科研成果豐碩。專任教師40余人,其中博士生導師7人、教授9人、副教授15人;海外講座教授10余人;語言類外教10余人;學院教師在國內外重要刊物發表高質量論文百余篇;主持國家級、省部級縱向課題以及其他橫向課題近百項;提出重要政策建議數十項;科研成果產生了較大的社會影響。
學院國際交流與合作廣泛。已與美國、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西班牙、法國、泰國和我國香港地區的10多所院校簽署了合作協議,涉及師資交流、科研合作,學生的互換學分、暑期課程、帶薪實習、短期互訪、本碩連讀、雙碩士以及攻讀博士學位等多種方式。
目前學院在校本科生1100余人,碩士和博士研究生200余人,以及來自美國、英國、俄羅斯、韓國、泰國、尼日利亞、贊比亞、多米尼克等國的留學生。國際商學院學生獎助金政策參照西南財經大學相關政策執行。同時學院對品學兼優的學生出國留學給予一定的留學基金支持,并實施“博士生后備人才遴選”制度。
國際經濟與貿易(雙語實驗班)
培養目標:本專業致力于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思想品德、人文素養、專業能力、國際視野,使其成為滿足國家開放型經濟發展需要的,具有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特色鮮明的復合型、創新型、國際化高水平經管人才。
培養要求: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經濟學科和國際經濟與貿易學科的基礎理論、專業知識和業務技能,掌握經濟學及國際經濟貿易領域相關問題的研究方法并具備基本研究能力,具有較強的國際經濟與貿易及相關領域的工作實踐能力。
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通識教育基礎知識:能夠掌握道德修養、人文科學、自然科學等領域有別于專門學科的通識教育類基礎知識,具備較高的綜合素質、社會責任感、人文科學素養和國際視野。
2.經濟學基礎知識:掌握經濟學基礎知識,并能將所學知識用于解釋、解決現實經濟生活中的現象和問題。
3.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知識:系統掌握國際經濟與貿易學科的基礎知識,熟悉國際經濟與貿易理論、實務、法則的基本構架、方法或原理,并能夠將所學知識用于解釋國際經濟與貿易領域及相關領域的現象和問題。
4.分析與研究能力:掌握經濟學和管理學的基本研究方法,能夠運用適當的現代科學技術工具對國際經濟與貿易及相關領域的數據信息進行收集和分析處理,熟悉Eviews、STATA 等常用經濟分析軟件的使用方法,并能夠對國際經濟與貿易領域的現象和問題進行判斷、分析和研究,提出相應對策和建議。
5.實踐與應用能力:能夠運用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知識開展相應的實踐活動,包括分析與研究實踐、項目管理實踐、國際貿易及相關商務運作的操作實踐等,能夠對各項實踐活動進行解釋和評判并提出合理的改進方案。
6.溝通與交流能力:基本掌握一門外語,能夠使用書面和口頭表達方式與業界同行和社會公眾就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領域的現象和問題進行有效溝通與交流,掌握跨文化溝通的方法和技能,具有較強的國際交流與合作能力。
7.團隊協作能力:具有團隊協作意識,在國際經濟與貿易學科及相應交叉學科團隊活動中能夠有效地發揮個人能力,能夠與其他成員進行協調合作并促成團隊合作目標的達成。
8.學習與創新能力:具有自主學習和終身學習的意識,掌握有效的學習方法,具有專業敏感性。具有創新意識與創新實踐能力,能夠適應國際經濟與貿易及社會經濟不斷發展對知識和能力的更新要求。
9.人文情懷與職業能力:具有人文社會科學素養、社會責任感,掌握國際經濟與貿易及相關行業的操作規范,熟悉國際經濟與貿易領域的國家政策、法律、法規與國際規范,能夠在涉外企業、國際經貿政府管理部門、國際金融機構、跨國公司金融部門等單位從事國際貿易與金融方面的專門工作,能夠理解和遵守相關行業的職業道德與職業規范。
專業特色:本專業建設于1989年,是四川省本科高校特色專業和四川省國際經濟與貿易本科人才培養重點基地,國際貿易學是四川省重點學科、學校“211工程”重點建設的優勢學科,并入選教育部高等學?!皩I綜合改革試點”專業和西南財經大學全英文專業試點專業。學科和專業建設成效得到國內同行認可,已成為全國高等財經類院校國際經濟與貿易學科協作組副主任單位、全國國際貿易學科協作組常務理事單位、中國國際貿易學會常務理事單位、中國世界經濟學會常務理事單位、中國服務貿易學會副理事長單位。
服務于國家開放型經濟建設及“一帶一路”戰略,本專業旨在為我國從貿易大國向貿易強國邁進提供智力支持,為市場輸送兼具國際經濟與貿易實務工作能力、戰略分析能力和政策理論基礎的優秀人才,能力培養與知識積累并重,全面發展與專業優勢并重。
作為中國經濟對外開放前沿的代表性專業領域,國際性是本專業的突出特征,已形成由國際經濟與貿易雙語實驗班、全英文教學體系、海外暑期課程、全英文教授講座等構成的全方位的國際化人才培養體系,主要專業課程采用雙語或全英文教學。與四川省商務廳及東方電氣集團等30余家大中型涉外企業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并設立“校外實踐基地”,就國際化人才培養與培訓、科學研究、社會服務等進行全方位深度合作。
核心課程: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計量經濟學、國際經濟學、國際貿易實務、WTO規則與運作、商科研究方法、中國對外貿易概論、財經專業英語、國際服務貿易、國際結算、國際商務、國際商法等。
修業年限:四年。
授予學位:經濟學學士。
畢業生去向:赴美國、英國等國外高校攻讀碩士學位或碩博連讀;在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等高校攻讀碩士學位;在大中型國有企業、外資企業、金融機構、政府部門及其他企事業單位從事國際經濟與貿易相關工作。
國際商務(雙語實驗班)
培養目標:本專業致力于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思想品德、人文素養、專業能力、國際視野,使其成為滿足跨國公司經營與管理需要的,具有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特色鮮明的復合型、創新型、國際化高水平經管人才。
培養要求: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管理學科和經濟學科的基礎理論和基礎知識,系統掌握國際商務的基本理論、專業知識和業務技能,具有較強的國際商務工作實踐能力,掌握管理學科學研究的方法。
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通識教育基礎知識:能夠掌握道德修養、人文科學、自然科學等領域有別于專門學科的通識教育類基礎知識,具備較高的綜合素質、社會責任感、人文科學素養和國際視野。
2.管理學基礎知識:掌握管理學基礎知識,并能將所學知識用于解釋、解決現實管理中的現象和問題。
3.國際商務專業知識:系統掌握國際商務學科的基礎知識,熟悉國際商務理論與實務的基本構架、方法或原理,并能夠將所學知識用于解釋國際商務領域及相關領域的現象和問題。
4.分析與研究能力:掌握管理學和經濟學的基本研究方法,能夠運用適當的現代科學技術工具對國際商務及相關領域的數據信息進行收集和分析處理,熟悉SPSS、STATA、LISREL等常用數據分析軟件的使用方法,并能夠對國際商務領域的現象和問題進行判斷、分析和研究,提出相應對策和建議。
5.實踐與應用能力:能夠運用國際商務專業知識開展相應的實踐活動,包括分析與研究實踐、項目管理實踐、國際商務及相關商務運作的操作實踐等,能夠對各項實踐活動進行解釋和評判并提出合理的改進方案。
6.溝通與交流能力:基本掌握一門外語,能夠使用書面和口頭表達方式與業界同行和社會公眾就國際商務領域的現象和問題進行有效溝通與交流,掌握跨文化溝通的方法和技能,具有較強的國際交流與合作能力。
7.團隊協作能力:具有團隊協作意識,在國際商務學科及相應交叉學科團隊活動中能夠有效地發揮個人能力,能夠與其他成員進行協調合作并促成團隊合作目標的達成。
8.學習與創新能力:具有自主學習和終身學習的意識,掌握有效的學習方法,具有專業敏感性。具有創新意識與創新實踐能力,能夠適應國際商務及社會經濟不斷發展對知識和能力的更新要求。
9.人文情懷與職業能力:具有人文社會科學素養、社會責任感,掌握國際商務及相關行業的操作規范,熟悉國際商務領域的國家政策、法律、法規與國際規范,能夠在涉外企業、國際經貿政府管理部門、國際金融機構、跨國公司金融部門等單位從事國際商務與金融方面的專門工作,能夠理解和遵守相關行業的職業道德與職業規范。
專業特色:國際商務是四川省重點學科,在西部具有較大影響。擁有“本-碩-博”三級人才培養平臺;擁有世界頂尖的學科發展顧問團隊;具有全國領先的科學研究能力。培養模式采用歐美模式本土化及國內外聯合培養模式:擁有與歐美高校接軌的國際化培養方案;擁有高比例的具有海外留學背景的師資力量,多位海外教授開設短期課程;100%的雙語或全英文專業課教學,專業主干課和選修課全部使用權威英文原版教材;豐富多彩的國內外實訓實踐活動;大量2+2雙學位項目、3+1雙學位項目、學分互換項目、國際夏、冬令營、國際帶薪實習;東方電氣集團等30余家從事國際商務活動的企事業單位作為實習實訓基地,通過參觀實習、舉辦講座等形式,給學生帶來真實國際商業世界的最新信息。在開闊學生國際視野的同時,突出學生國際化競爭能力的培養,凸顯涉外專業學生的高水平英語溝通與工作的能力特征。
國際商務專業服務于國家開放型經濟建設及“一帶一路”戰略,為我國更好地利用外資及促進中國企業走出去提供智力支持,為市場輸送兼具國際商務實務工作能力、戰略分析能力和政策理論基礎的優秀人才,能力培養與知識積累并重,全面發展與專業優勢并重。
核心課程: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管理學原理、商科研究方法、財經專業英語、國際商務、財務管理、跨文化商務溝通、組織行為學、國際營銷管理、國際戰略管理、管理倫理學、創業管理等。
修業年限:四年。
授予學位:管理學學士。
畢業生去向:我系畢業生以其開闊的國際視野、深厚的理論功底、扎實的專業訓練、良好的團隊溝通與協作能力、出眾的英語交流能力,在職場上表現出極強的競爭力,就業率多年在學校名列前茅。畢業生主要面向政府經濟管理部門、跨國公司、外資企業、銀行、保險、證券等金融機構,以及高等院校、科研機構等。部分學生在世界貿易組織、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等國外著名機構任職和國外大學任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