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參考書目:
《中國現代小說流派史》、《中國現代各流派小說選》,嚴家炎,人民文學出版社1989年版。
《中國現代小說史》(1-3卷),楊義,人民文學出版社1988年版。
《中國現代文學的主潮》,賈植芳,復旦大學出版社 1990 年。
《中國現代文學思潮史》 ,劉中樹、許祖華,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 年。
《中國當代文藝思潮研究》 ,陸貴山、王先霈,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9 年 。
《新時期文學思潮論》 ,何西來,江蘇文藝出版社,1985 年 。
《當代文學關鍵詞》,洪子誠、孟繁華主編,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2002 年。
《中國當代文學史》 ,洪子誠,北京大學出版社 1999 年版。
《中國當代文學史教程》 ,.陳思和,復旦大學出版社 1999 年版。
二、考核內容:
(一)中國現代文學 研究對象和范圍主要包括從五四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這一段歷史時期的文學運動、思潮、流派、社團、作家作品等(包括臺、港、澳)。其中也包括從近代文學向現代文學以及由現代文學向當代文學轉型的研究。
1、中國現代文學思潮研究
考核內容:以 20 世紀前半葉出現在中國文壇的各種具有一定影響和特征的文學思潮的歷史發展為線索,以各種文學思潮的主要特點、問題為核心,依據各種文學思潮具有代表性的理論主張和文學創作,在史與論的結合中展開研究。
考核要求:
1)較為全面地掌握中國現代文學思潮的主要形態、基本特征和主要問題。
2)考查對主要文學思潮形態、相關特征和問題展開相應的思考與研究的能力。
2、中國現代小說研究
考核內容:在中國現代文學(1919-1949)發展過程中對小說藝術有獨特貢獻的小說家及其作品進行研究。
考核要求:
1)了解中國現代小說的各種流派風貌。
2)掌握評判不同風格小說藝術的基本技巧及鑒賞能力。
3、現代中國經典作家作品研究
考核內容:涵蓋晚清至民國 10 位左右的經典作家及其作品:梁啟超、魯迅、郭沫若、徐志摩 、茅盾 、沈從文、巴金、曹禺 、張愛玲 、錢鐘書等。
考核要求:
1)了解和熟悉現代中國經典作家、細讀和精讀其經典著作。
2)對現代中國經典作家作品思想價值、審美價值、以及文學史地位和影響的全面而深入的理解。
3)具有較強的從事相關課題的研究能力和學養底蘊。
(二)中國當代文學研究內容主要包括從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至社會主義新時期這一段歷史時期的文學運動、 思潮、 流派、社團、作家作品等(包括臺、港、澳)。其中也包括由現代文學向當代文學轉型和當代文學現代性的未來發展的研究。
1、中國當代文學思潮研究
考核內容:
1)主要把握 20 世紀 40 年代中后期至 21世紀初主要文學思潮的來龍去脈。
2)著重把握解放區文學思潮向新中國文學思潮的歷史性轉變,革命現實主義文學思潮向古典主義文學思潮的退變,一體化的文學思潮格局向多元化的文學思潮格局的轉變。
考核要求:
1)理清革命現實主義的理論與創作諸形態。
2)廓清現實主義、浪漫主義、現代主義及后現代主義的理論與創作諸形態。
3)把握當代文學思潮史的基本視野和基本方法。
2、中國當代文學專題研究
考核內容:包括中國當代小說專題研究、中國當代詩歌專題研究、中國當代散文專題研究、中國當代戲劇專題研究等四個方面的內容。
1)當代小說專題研究,主要包括“紅色經典小說”研究、新時期的現實主義小說研究、新時期的先鋒小說研究、九十年代以來的小說新變研究,以及中國當代重要小說作家作品研究等多方面的內容。
2)當代詩歌專題研究,主要包括“政治抒情詩”研究、朦朧詩潮研究、先鋒詩歌研究、中國當代重要詩人詩作研究。
3)當代散文專題研究,主要包括“紅色散文”研究、“學者散文”研究、“新時期女性散文” 研究、“西部散文”研究等方面的專題內容。
4)當代戲劇專題研究,主要包括“紅色戲劇”研究、新時期現實主義戲劇研究、先鋒戲劇研究等。
考核要求:
1)通過對中國當代文學六十年發展過程中比較重要的專題展開深度的研討,旨在檢視中國現當代文學專業方向研究生的當代文學整體素養。
2)具有較強的當代文學研究的問題意識,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