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鏈接】
2015年2月8日,中共中央、國務院正式印發了《國有林場改革方案》和《國有林區改革指導意見》,2015年4月1日起,黑龍江、內蒙古重點國有林區天然林商業性采伐全面停止。標志著我國重點國有林區從開發利用轉入全面保護的發展新階段。
2015年3月31日,國家林業局局長趙樹叢在重點國有林區天然林商業性采伐試點啟動會上指出,停止天然林商業性采伐,并在黑龍江重點國有林區率先進行試點,是黨中央、國務院為恢復重點國有林區森林資源、構建完備森林生態系統、保障國土生態安全而作出的一項重大決策,對于健全國有林區體制機制、創新林業治理體系、推進生態文明和美麗中國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
【標準表述】
[權威論述]
要把生態環境保護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在生態環境保護上一定要算大賬、算長遠賬、算整體賬、算綜合賬,不能因小失大、顧此失彼、寅吃卯糧、急功近利。
——習近平
林業是事關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根本性問題。
——習近平
[原因分析]
一方面,林業是事關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根本性問題。黑龍江重點國有林區森林面積1845萬公頃,是國家主體生態功能區的重要組成部分,生態區位極其重要。由于長期過度開發,森林生態系統受到嚴重破壞,致使林緣不斷退縮、土壤侵蝕加劇、濕地功能下降。如果不堅決停伐,森林生態屏障功能將進一步衰退,直接威脅到我國糧食主產區的生產安全和北方地區的生態安全。
另一方面,長期以來,重點國有林區森林資源所有權和使用權分離,產權虛置、管用不分、權責利不一致,森工集團既代表國家保護管理森林資源,又是森林資源的實際占有利用者。實踐證明,這種體制不利于資源有效保護。
[重要性]
森林是自然生態系統的頂層,拯救地球首先要從拯救森林開始。古人云:“斬伐養長,不失其時,故山林不童,而百姓有余材也?!比嫱V怪攸c國有林區天然林商業性采伐的戰略決斷,預示著我國重點國有林區將從多取少予全面轉入休養生息新階段。這對于維護淡水安全、國土安全、物種安全、氣候安全、生存安全,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具有重大戰略意義。
[基本原則]
堅持生態導向、保護優先。森林是陸地生態的主體,是國家、民族生存的資本和根基,關系生態安全、淡水安全、國土安全、物種安全、氣候安全和國家生態外交大局。要以維護和提高森林資源生態功能作為改革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實行最嚴格的國有林場林地和林木資源管理制度,確保國有森林資源不破壞、國有資產不流失,為堅守生態紅線發揮骨干作用。
堅持改善民生、保持穩定。立足林場實際穩步推進改革,切實解決好職工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充分調動職工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確保林場穩定。
堅持因地制宜、分類施策。以“因養林而養人”為方向,根據各地林業和生態建設實際,探索不同類型的國有林場改革模式,不強求一律,不搞一刀切。
堅持分類指導、省級負責。中央對各地國有林場改革工作實行分類指導,在政策和資金上予以適當支持。省級政府對國有林場改革負總責,根據本地實際制定具體改革措施。
[對策措施]
對此專家建議:
一要把停產到位作為當前首要任務,確保停得下、穩得住、不反彈。要加強采伐、運輸、銷售、加工等各環節的清理整頓,完善森林管護承包責任制和獎懲措施,保持對破壞森林資源違法行為嚴厲打擊的高壓態勢。
二要精心組織編制改革實施方案,扎實推進國有林區改革。堅持生態優先、改善民生的原則,進一步明確改革的具體任務和主要目標,確保改革方向不走偏、不走樣;堅持山水林田湖統籌治理的系統思想,在保護好森林生態系統的同時,對國有林區內的各類生態系統進行統一保護修復,不斷提升國有林區的整體生態功能。
三要把林地監管作為資源保護的核心,防止國有資產流失。認真做好林地的定額管理、占用征收審批和規劃落實等工作,堅持用途管制,嚴格落實國家主體功能區規劃和林地保護利用規劃,依法依規做好重點國有林區毀林開墾林地清理回收工作。
四要加快轉變林業發展方式,不斷改善林區民生。森工集團要加快經濟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轉變,加快發展森林旅游、林下經濟等綠色富民產業,積極拓展就業渠道,增加職工收入;要把林區經濟社會發展納入當地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總體規劃和投資計劃,加強林區基礎設施建設,改善林區生產生活條件,實現林區職工群眾收入與全社會同步增長。
【文章素材】
[標題示例]
1.推進生態文明建設 吹響國有林業改革號角
2.把握林業發展機遇,走跨越發展之路
[開頭示例]
1.黨的十八大把建設生態文明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五位一體”總體布局,生態文明建設的核心是: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林業是生態文明建設的主體和建設生態文明的主陣地,必須切實擔負起建設生態文明的歷史重任,并充分發揮林業生態文明建設中的先行作用。
2.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走符合中國國情、可持續發展的現代化道路,是社會和諧的重要標志之一,也是社會發展賦予林業最重要、最根本的時代重任,是以生態建設為主的林業發展戰略的出發點和根本目標??梢哉f,林業既是一項重要的公益事業,又是一項具有多種功能的基礎產業,是促進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重要保障。
[結尾示例]
1.良好的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人民群眾過去主要求生存,現在更多求生態。積極順應人民群眾新需求新期待,推進國有林場林區改革,全面增強其供給優質生態產品的能力,能為增進人民生態福祉、提升百姓生活品質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
2.人類是從森林中走出來的,森林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與生態、生活、生命、生存聯系得如此緊密。建設生態文明,建設美麗中國,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綠色之夢、美麗之夢,面對眾多的生態環境問題,我們必須攜起手來,從現在做起,保護森林,保護自然,保護生態,為子孫后代留下天藍、地綠、水凈的美麗家園,努力走向社會主義生態文明新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