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前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李克強總理提出,要大力支持農民工、大學生和退役士兵等返鄉創業,通過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使廣大鄉鎮企業興旺,促就業、增收入,打開工業化和農業現代化、城鎮化和新農村建設協同發展新局面。
中國正處在城鎮化發展的關鍵時期,而無論以往對城鎮化的論述,還是公眾對城鎮化發展的理解,城鎮化都被描述和理解為一個單向度的流動。在這樣的背景下,提出鼓勵農民工等群體返鄉創業,多少顯得有點新鮮甚至突兀。這種與成見相違的逆勢而動,不免被部分人誤解為在城鎮化道路上走了回頭路。
譬如,如果完全順應以往對城鎮化發展的理解,則中國很可能在現有北、上、廣、深等超大城市的基礎上,繼續強化這些超級城市對資源、人口、資金等發展要素的吸納能力,形成對其他地區的遮蔽甚至窒息,以致越來越多的人口不得不循著發展機遇的線索,繼續涌向已經擁擠不堪的超級城市。其實,這樣的趨勢早已開始,并可能日趨嚴重。
在這樣的背景下出臺相應政策,鼓勵農民工和大學生、復轉軍人等各種人才返鄉創業,確實有著現實的意義。既可以緩解他們在大城市不得不面對的就業壓力,也可能給家鄉帶去新的理念、技術、思路、資金,有可能為家鄉的城鎮化建設做出自己的貢獻。
中國經濟仍未完全走出低迷,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在此背景下有著特殊的意義。但鼓勵公眾自主創業,卻絕非一時應急的短期決策,尋求多元化的城鎮化發展之路,更是事關未來的長遠之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