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我國每年大學生畢業大約700多萬,海外留學歸來的200多萬,所以找工作就成了目前社會的難題之一,所以出現了很多針對大學生找工作的騙局。這些騙局大多以培訓費、服裝費、保證金等為由,詐騙大學生的錢財,還有一種騙局,使大學生墮入難以掙脫的深淵,這就是傳銷。
什么是傳銷?
1998年4月21日,中國政府宣布全面禁止傳銷?!督箓麂N條例》規定,傳銷是指組織者或者經營者發展人員,通過對被發展人員以其直接或者間接發展的人員數量或者銷售業績為依據計算和給付報酬,或者要求被發展人員以交納一定費用為條件取得加入資格等方式牟取非法利益,擾亂經濟秩序,影響社會穩定的行為。
常見的幾種情況:
以前熟或不太熟的同學、同事、同鄉、朋友、親戚給你打電話,非常熱情的邀請你去廣西、貴州、河北、安徽、山東、江蘇等地旅游,或是聲稱他現在找到一個非常好的投資項目、工作機會等等,讓你盡快趕去,晚了就來不及了。
你在網上投過簡歷,或以別的方式發布過求職信息,接到一個陌生電話,說他們公司看到了你的簡歷,覺的你很符合他們公司的條件,他們公司如何如何好,待遇福利如何如何高,要你盡快去面試。
有人熱情的給你介紹工作,但是又說不情是什么性質的工作,只是強調待遇很誘人,你說好要去的時侯,給他打電話說要多帶上幾個人,(或他主動打電話來要你多帶上幾個人),他一點也不意外,還很高興。
有人三番五次的給你介紹一種投資項目,說這種項目不用多大資本,也不用多少氣力,一個月輕松就能賺來5000元以上(當然還有更多的)。
當前傳銷十大主要表現形式:
一、打著“國家扶持”“有政府背景”等旗號,以“連鎖銷售”“連鎖加盟”等為幌子,以考察、旅游等方式,從事傳銷活動。目前國內典型的有“1040傳銷”。
二、打著“國家扶貧項目”“好項目產業大聯盟”等旗號,以“發展代理”“建立工作站”等方式,從事傳銷活動。
三、借助銷售保健品、化妝品等,實際上是利用拉人頭,以人頭數量計算報酬的傳銷騙局。
四、打著“電子商務”的旗號,先注冊一個電子商務企業,再以此名義建立一個電子商務網站,以“網購”“網絡直購”“網點加盟”等形式從事網絡傳銷活動。
五、宣傳“免費獲利”“消費不用花錢”“消費增值”“消費多少返多少”等,實際是誘騙人們參加傳銷活動。
六、以創業投資為由頭,以“在家創業”“網絡創業”“網絡資本運作”“原始股投資”“基金發售”為誘餌,欺騙、引誘年輕人上當。
七、以玩網絡游戲、網上博彩為名,發展會員從事“游戲股票”“幸運博彩”等游戲充值卡,以直銷獎、銷售獎為誘餌發展下線。
八、打著“慈善救助”“愛心互助”等幌子,以“愛心支助貧困學子”“消費養老”等形式,欺騙善良的群眾上當受騙。
九、打著“微信營銷”的旗號,以微信、微商為平臺,采取夸大宣傳、造假炫富等方式,誘騙親友,以商品零售為幌子,實際是以發展下級代理商的形式從事網絡傳銷。
十、打著“免費旅游”的旗號,以“免費旅游”等噱頭,通過加手機微信好友的形式發展下線,拉群眾入會交費,從事網絡傳銷。
如應聘遇到可疑公司:
1、先查公司的官方網站和全國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確定是真實可靠的;
2、可以到大型的招聘網站或知名的招聘網站瀏覽企業的招聘信息,一般正規企業都能查到一些信息的;
3、去百度搜企業的相關信息,看有沒有關于傳銷的報道,如果僅僅是工資待遇方面的,那可以放心;
4、查看公司的聯系電話,看是否列入“黑名單”;
5、查公司的地址,是否真實可靠,同時要考慮公司的地址,一般是在開發區或者寫字樓里面;
6、和招聘人員溝通,是否錄用之前要收費,收費的堅決不去;
7、正規的公司都有面試,甚至筆試,現場填寫職位申請表,層層面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