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
據媒體報道,近日在重慶某招聘會現場,很多應屆畢業生由父母陪同前來應聘,還有不少家長代替孩子求職,招聘會幾乎成了“家長會”。
也許“父母陪聘”自有其自以為是的種種緣由,比如為孩子的應聘怯場“壯壯膽”、替孩子的就業無主見“把把關”,與孩子的出門獨行“做個伴”、當“保姆”等等。但此等看似體貼入微的關懷備至背后,卻有著家長不放心和不放手的認知誤區?!案改概闫浮钡聂[劇,值得人們反思。求職時家長可以把關,工作怎么辦?難道還要他們來完成嗎?不經歷風雨,怎么能見彩虹?大學生不“斷奶”何以能就業?“陪子應聘”到底是“疼兒”還是“害兒”?
問題:談談你對“陪子應聘”的看法?
【參考答案】
從“陪讀”到“陪考”再到“陪聘”,中國家長首先要“心理斷奶”,矯正孩子普遍存在的獨立性差和耐挫能力缺失的“軟骨病”?!皵嗄獭笔紫扰囵B獨立的習慣和自立的能力,多給孩子們鍛煉膽量的實踐機遇;其次,作為即將步入社會的大學生,更要樹立“我已長大”的成人心態,珍惜和用好每一次獨立、獨力和獨行的鍛煉機會;最后,作為選人用人的招聘一方,不能只對由父母陪聘的應試者以“打備注”、“扣分值”的否定減分,更要給予善意提醒和誠意指點,做矯正短板的“加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