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
據報道,在今年在泰國清邁舉行的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數學世界杯”上,美國隊破天荒地擊敗了老牌勁旅中國隊,拿到了第一名。耐人尋味的是,此次報道來自英國媒體。
英國媒體重點關注本次比賽主要是因為“美國破天荒擊敗了中國隊”。近10多年來中國中學生在號稱“數學世界杯”的奧數比賽中一馬當先,奪冠早就不是新聞,像此次這般丟冠反倒成了大新聞。
據英國《衛報》7月16日報道,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英國隊的領隊、巴斯大學的杰夫·史密斯博士說,這是自1959年開始舉辦的奧賽歷史上最難的一張試卷。比賽連續舉行兩天,參賽者每天有四個半小時的時間來解決三個問題,范圍涵蓋幾何、數論和代數。學生不需要掌握高等數學如微積分的知識,但這些問題非常難。比賽不許使用計算器。來自康涅狄格州的美國隊員、17歲的邁克爾·庫拉爾說,整個6月,他和隊里其他五名16歲到18歲的隊友待在集訓營里。在提到比賽時他說:“這絕對比我們過去參加過的比賽要難得多。我認為很多隊伍都沒有真正習慣?!?/P>
奧數是一種特殊形式的數學競賽,考的既是、又不完全是數學范疇內的基本功、技巧和能力,不但需要有良好的中學數學教學基礎和普及度,更要有大量的、有針對性的特殊題型密集訓練作保證。由于在經合組織(OECD)3年一度的《國際學生能力評量計劃(PISA)中屢屢排名靠后,尤其在中小學基礎數學領域問題較多,歐美各國近年來開始反思自己在這方面的導向和具體做法有無問題,并開始付諸改進,如英國在中小學重新引進“九九乘法表”等需要硬性記憶的數學概念,并開始參考東亞國家中小學數學教學的成功經驗加以改進,美國和加拿大等則開始對此前奉為圭臬的“快樂數學教學”、“發現式學習法”加以反思,認識到“快樂學習”和“基本功教育”并非有此無彼的對立關系,而應是相輔相成、互為補充的,開始強調二者并重,并著手補上中小學數學基礎教學的短板。某種程度上,這些國家奧數成績的提高,也是這種新思路的一種折射。
和這些OECD國家不同,中國中小學長期以來死記硬背的概念教育、機械重復練習有余,啟發式、發現式的思維闡發和快樂教學不足,倘若中國中小學數學教學能一方面鞏固自身優勢層面,另一方面有針對性地兼收并蓄,補足自身短板(當然,OECD國家也一樣),那么,我們有理由相信這次的輸是為了下次贏得更加漂亮。
請結合上述材料,聯系實際,談談你對此次“奧數丟冠”的看法。
要求:邏輯清晰,分析深刻,語言流暢,300字以內。
【參考答案】
此次“奧數丟冠”折射出歐美各國對自身中小學基礎數學教育方法及導向的反思,也警醒我們要揚長避短,進一步反思我們的教育導向及教育方法。由于奧數比賽時一種特殊形式的數學競賽,需要有良好的中學數學基礎,更要有大量的、有針對性的特殊題型密集訓練作保證。以往中國隊屢屢奪冠,不僅僅因為中國中小學的數學課程分量相對歐美國家更重,還因為有賽前的專門封閉集訓。此次美國奪冠恰恰是歐美各國認識到“快樂學習”的不足,并著手彌補其教學短板的結果。由此,我們要重視歐美各國這種擅于反思、學習的能力,并揚長補短,彌補自身短板,以便下次贏得更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