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
2013年元月中旬,我國中東部地區陷入嚴重霧霾之中,尤其是北京,PM2.5一度達700微克/立方米以上。1月12日,北京市環保局繼續啟動《北京市空氣重污染日應急方案》,除通過各渠道加密發布健康和提醒信息外,將遭遇極重污染過程的區縣還將采取黨政機關帶頭停駛公務用車30%等強制措施。對于未來如何減少霧霾對生活的影響,專家建議,應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和倡導全民參與的綠色出行。
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要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努力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
“美麗中國”首重生態文明的自然之美。面對資源約束趨緊、環境污染嚴重、生態系統退化的嚴峻形勢,黨的十八大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了突出地位,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從“四位一體”擴展為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建設的“五位一體”。這“五位一體”的總體布局,對應著全國老百姓的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五大權益。特別是通過生態文明建設,我們黨和國家將在實現當代人利益的同時,給自然留下更多修復空間,給農業留下更多良田,給子孫后代留下天藍、地綠、水凈的美好家園。
問題:
(1)結合材料,談談建設“美麗中國”對我國經濟發展的要求。
(2)聯系實際,從調整產業結構的角度分析我國應如何建設生態文明?
【參考答案】
(1)結合材料,談談建設“美麗中國”對我國經濟發展的要求。
建設“美麗中國”要求:一是貫徹和落實科學發展觀,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二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促進經濟增長有主要依靠增加物質資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進步、勞動者素質提高,管理創新轉變。三是加強能源資源節約和生態環境保護,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把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放在工業化、現代化發展戰略的突出位置,落實到每個單位、每個家庭。四是引導消費者轉變消費方式,保護環境、綠色消費。
(2)聯系實際,從調整產業結構的角度分析我國應如何建設生態文明?
一是運用先進科技改造資源消耗大,環境污染重的傳統產業,大力發展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的新興產業,促進我國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二是發展現代農業,特別是生態農業、綠色農業,走高產、優質、高效、生態、安全的道路。三是走新型工業化道路,搞好節能減排、發展循環經濟、提高資源的綜合利用率。四是大力發展旅游觀光、文化產業等第三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