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線網校:>>>點擊進入<<<
網校授課:>>>點擊進入<<<
考試書庫:>>>點擊進入<<<
網校以及考試書庫開發及擁有課件范圍涉及公務員/財會類/學歷類/建筑工程類
等9大類考試的在線網絡培訓輔導和全新引進高清3D電子書考試用書。
背景鏈接
因為超排污染物,咸陽一家企業此前被有關部門處以20萬元的罰款,但涉事企業拒不整改和繳納罰款,79天后這筆罰款飆升至1580萬元。這是陜西省根據新實施的《環保法》開出按日計罰的首張“天價罰單”。所謂按日計罰,是對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生產經營者因違法排放污染物而受到罰款處罰、被責令改正,但拒不改正的,依法做出處罰決定的行政機關可以自責令改正之日的次日起,按照原處罰數額按日連續處罰。
但是,據當地村民反映,該企業近期并沒停產,媒體走訪發現,企業煙囪仍向外排放濃煙,企業不僅依舊運作,而且拒繳罰款。
深度解析
[問題分析]
一是環保執法力度不足。新環保法雖然賦予了更嚴厲處罰的權力,但是沒有真正改變處罰討價還價的環境。換言之,過去的企業排污嚴重很大原因是不懼處罰,一是成本低,二是與地方經濟牽連頗深,最終落入“以罰代管”的窠臼,罰款不過是體現管理的作為,而不是真正督促解決排污問題。
二是排污取利模式的剛性依賴。污染生產是粗放的經濟模式,治污不僅意味著設施、設備配套與運營維護的高投入,也意味著產品的高成本。顯然,促進清潔生產、達標排放,還需要行業的整體聯動,即改變誰治污誰產品的成本高、市場競爭力弱,誰就吃虧的局面。
三是排污企業“累罰不懼”。一方面,不打折扣地執行到位,還需要配套的機制與強制手段撐腰,否則只會是“紙老虎”。另一方面,要逐步破除制約環保從嚴執法的地方壁壘與掣肘,建立新的體制機制,讓最嚴環保執法成為新常態,使得每個排污企業都會受到處罰,“天價罰單”才會真正起到震懾作用。
[參考對策]
要解決這種問題專家認為:
一要制定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新修訂的《環境保護法》第四十五條規定,國家依照法律規定實行排污許可管理制度。實行排污許可管理的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生產經營者應當按照排污許可證的要求排放污染物;未取得排污許可證的,不得排放污染物。
二要加強監管力度。建立公眾監督機制,賦予公民充分的環境知情權、環境議政權、環境投訴權和環境索賠權。對違反法律規章的機動車排污、燃煤污染、工業排污等現象采取舉報有獎的方式,鼓勵社會公眾積極參與環境保護,改善城市空氣環境,遏制霧霾天氣。
三要對污染企業嚴厲追責。遏制企業違法排污,不能光算經濟賬,對環境違法企業,除了追究行政責任和連帶的民事責任外,更要嚴格追究其刑事責任。組合拳打得好不好,關鍵取決于執法主體素質,取決于執法武器硬度。國家還應加大對環保部門的財政投入,減少環保部門對地方財政的依賴,讓執法者“挺起腰桿說話”。
四要大力加強宣傳教育。要充分發揮報刊、廣播電視、網絡等媒體的作用,利用法制講座、培訓等手段,學習新修訂的《環境保護法》。尤其要重點加強對排污企業的宣傳教育,要求企業嚴格遵守環境法律法規,牢固樹立必須持證排污的觀念,提高其在排污許可證申請、變更和延續等環節上的自覺性。通過廣泛宣傳教育,增強公眾參與環境保護監督管理的熱情,切實將排污許可證制度真正落到實處。
更多信息請查看事業編‖公務員‖考試資料‖考試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