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政治評論:保護傳統村落
來源:易賢網 閱讀:1334 次 日期:2015-11-19 10:02:28
溫馨提示:易賢網小編為您整理了“時事政治評論:保護傳統村落”,方便廣大網友查閱!

在線網校:>>>點擊進入<<<

網校授課:>>>點擊進入<<<

考試書庫:>>>點擊進入<<<

網校以及考試書庫開發及擁有課件范圍涉及公務員/財會類/學歷類/建筑工程類

等9大類考試的在線網絡培訓輔導和全新引進高清3D電子書考試用書。

時事評論背景:

“古村落正在撥打120!”這并非危言聳聽。前不久,記者到江西、福建、陜西等地探訪10余個古村落,發現古村保護危機與生機并存:有的山水環抱、重煥活力,也有的門庭冷落、坍塌頹?。灰恍┑胤?,村民自發性的搶救保護讓人心生敬意,但一些“建設性破壞”“規劃性破壞”也觸目驚心。

時事評論觀點:

“破壞”的原因,有認識上的問題,也與資金缺乏有很大關系。盡管國家對列入中國傳統村落名錄的村給予幾百萬元補助,但相對于一棟古建筑動輒上百萬的維修經費而言,還是杯水車薪。古村落保護因此常常陷入悖論:經濟欠發達地區存留的古村落較多,但越缺少保護的地方就越差錢。調查顯示,我國大量的傳統村落分布在貧困地區,貧困人口比例高出全國平均水平7個百分點。由于年輕人紛紛外出務工,多數時候人去樓空,傳統文化習俗也有斷裂之虞。2014年4月,由住建部、文化部、國家文物局、財政部聯合發布的文件中稱,近一個時期以來,傳統村落遭到破壞的狀況日益嚴峻,加強傳統村落保護迫在眉睫。

對有著5000年農耕文明史的中國而言,村莊是最小的細胞,也是最基礎的文化單元。保護傳統村落,本質上是在轉型期為傳統文化留下容身之地,為鄉村發展找到融合之道。因此,需要直面一些“難兩全”的問題。

古村落保護與商業開發之間有“糾結”。缺少資金是頭號難題,搞旅游開發是普遍思路。然而,并非所有古村落都適合發展旅游業,有的古村也曾試圖靠發展旅游來募集保護資金,卻因游客不至半途而廢。適度開發也不是易事,一些古村落成為旅游景點之后,往往有過度商業化的傾向,偏離了保護宗旨。

古村落保護與村民改善環境的訴求在“較勁”。古色古香的老房子,不僅是旅游景點,更是當地居民的生存環境。大多數老房子采光、通風、排污、修繕等“先天不足”,而被劃入保護范圍的老房子,村民往往住不慣、修不起、拆不得。但他們有過上更好生活的權利,無視這個合理需求,保護無從談起。

有時,還要在“見物”與“見人”之間取舍。沒有人住、缺少人氣的古村,圈起來保護也只是一個沒有生機的博物館,難逃衰敗的命運。古村落不僅要保護外在的“筋骨肉”,更重要的是傳承好內在的精氣神。“記得住鄉愁”,是關系一代人精神家園的時代命題。然而,倘若古村落總是疲于與推土機賽跑、與時間賽跑,最終淪為荒蕪的農村、記憶中的故園,人們又將何處覓鄉愁?

更多信息請查看事業編‖公務員‖考試資料‖考試技巧

更多信息請查看時事政治真題‖模擬題
易賢網手機網站地址:時事政治評論:保護傳統村落
由于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易賢網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和咨詢回復僅供參考,敬請考生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和咨詢為準!

2026國考·省考課程試聽報名

  • 報班類型
  • 姓名
  • 手機號
  • 驗證碼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人才招聘 | 網站聲明 | 網站幫助 | 非正式的簡要咨詢 | 簡要咨詢須知 | 新媒體/短視頻平臺 | 手機站點 | 投訴建議
工業和信息化部備案號:滇ICP備2023014141號-1 云南省教育廳備案號:云教ICP備0901021 滇公網安備53010202001879號 人力資源服務許可證:(云)人服證字(2023)第0102001523號
云南網警備案專用圖標
聯系電話:0871-65099533/13759567129 獲取招聘考試信息及咨詢關注公眾號:hfpxwx
咨詢QQ:1093837350(9:00—18:00)版權所有:易賢網
云南網警報警專用圖標
未满十八18勿进黄网站免费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