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學科點歷史回顧
病理學與病理生理學碩士學位授權點于2003年由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準成立,為徐州醫學院重點學科。包括病理學和病理生理學兩個專業。病理學專業以臨床與實驗病理學實驗室為主要科研基地,2009年批準為徐州醫學院重點實驗室,2010年被批準為徐州市重點實驗室。該實驗室是我院高水平的基礎科研平臺,面向全院及附屬醫院的廣大研究生和科研工作者開放。
2.主要研究方向
本專業主要圍繞腫瘤的發生發展機制,利用大量臨床標本的組織芯片,現代分子生物學、病理學、免疫學、細胞工程和動物實驗等技術手段,分析腫瘤發生發展的機制,并從中發現新的腫瘤標記物和臨床應用前景的新型靶向藥物,推動該領域的科學探索,并為臨床腫瘤早期診斷和靶向治療提供新的方法和策略。在此研究平臺上,已形成了三個成熟的研究方向:腫瘤發生發展分子機制研究、腫瘤標記物研究和腫瘤靶向藥物治療研究。
3.學術帶頭人及學術團隊
學術帶頭人:吳永平,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中華醫學江蘇省病理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醫師協會病理醫師分會全國委員、全國高等醫學教育學會理事、全國高等臨床醫學教育研究會副理事長,江蘇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先后主持和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面上項目1項、省廳級科研課題8項,在重要學術刊物上發表研究學術論文40余篇。作為主編、副主編和編委編寫教材5部。獲省市級獎項6項。
本專業現有研究人員24人,其中教授/主任醫師6人,副教授/副主任醫師5人,講師/主治醫師8人,實驗技術人員5人,教師中具有博士學位的7人,碩士學位的13人;博士生導師1人,碩士生導師6人,已經形成一個在年齡、職稱和學位等方面結構合理的朝氣蓬勃。創新意識和開拓精神強的學術梯隊。
4.研究成果
近5年本專業承擔科研項目19項;其中主持或承擔國家級科研項目7項,省廳級科研項目4項,可支配科研經費共計250余萬元。獲省部級科技成果獎4項,省教學課題4項,省教學成果獎4項,研究生創新計劃4項,大學生創新計劃7項。近幾年在外文雜志及國內核心期刊發表學術論文53篇,其中SCI收錄期刊27篇,國家核心期刊26篇。主編專著2部、教材4部。
5.科研平臺
臨床與實驗病理學實驗室為徐州醫學院和徐州市重點實驗室,位于主校區科教樓A座三樓,占地面積約1200平方米,設備總值350余萬元,擁有常規病理技術室、分子病理學室、激光顯微切割室、組織芯片制作室、組織化學及免疫組織化學室、細胞培養室、分子生物學室、圖像分析室、熒光顯微鏡室以及動物實驗室等設備先進的實驗室;擁有全自動免疫組化儀、冰凍切片機、激光顯微切割系統、組織芯片儀、熒光顯微鏡、實時熒光定量系統、全波長酶標儀等大型儀器設備,為各類相關研究提供了良好的硬件平臺。
6.人才培養情況
本專業帶教《病理學進展及技術》課程,帶教學生主要覆蓋基礎醫學、臨床醫學、麻醉學、藥理學、公共衛生學等碩士點。本專業自2003年以來共培養碩士研究生66名,已畢業50名,就業率100%,其中90%以上的畢業生進入醫院工作。
7.社會服務
本專業從事徐醫附院病理科診療工作以及尸體解剖等社會公共服務。另外,本專業所依托的病理學教研室是江蘇省病理學會副主任委員單位,淮海經濟區病理學組組長單位以及徐州市病理學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單位,始終引領著本地區病理專業的發展。
更多學歷考試信息請查看學歷考試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