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要為企業創新鋪路
要讓企業真正成為創新的主體,政府要做好三件事。第一件事是做好“鋪路”工作,關鍵是營造激勵企業和個人創新的市場競爭環境,讓企業能夠創新,讓真正創新的企業能獲利。第二件事是“賦權”,讓企業真正牽頭搞技術創新。下一步要在擴大企業在國家創新決策中的話語權、完善企業為主體的產業技術創新機制等方面推進一系列改革,原則上凡是市場導向明確的產業技術創新項目都應以企業為主。第三件事是“造血”,要逐步改變過去政府主導的選拔式的創新支持模式,轉變為以普惠性財稅政策支持為主的模式,創造一個公平環境。
首先是堅持全面創新。從營造公平的競爭環境、建立市場導向機制、強化金融支持、激勵成果轉化、完善科研體系、加快人才培養和流動、推動開放創新、加強統籌協調等八個方面提出了30條近百項改革舉措。在文件起草過程中,特別注重形成經濟體制、科技體制、人才體制、對外開放體制的系統改革的合力,避免改革碎片化。
第二是強化市場導向,真正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發揮決定性作用?;谶@一點,意見將改革重點放在了著力創造一個能夠從根本上激發全社會創新動力的體制環境上。比如意見提出,研究降低侵犯知識產權行為追究刑事責任的門檻,調整損害賠償標準,探索實施懲罰性賠償制度,合理劃分權利人的舉證責任等一系列舉措,力求徹底擺脫知識產權“侵權易、維權難”的僵局。
第三是突出人才為先,用利益分配杠桿,激發每一個創新者的內在動力。若干意見圍繞向創新者讓利,提出加快下放科技成果使用、處置和收益權,提高科研人員成果轉化的收益比例,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取得的股權獎勵收入五年內分期繳納個人所得稅等等政策。同時,針對企事業單位科研人員“雙軌制”的問題,文件也提出,要完善科研人員在企業與事業單位流動時社保關系轉移接續政策,鼓勵他們在企業單位和事業單位合理流動,社保要跟進,符合條件的科研人員經所在單位批準,可以帶著科研項目和成果到企業去兼職或者創辦企業,這些規定,都是要促進人才雙向的自由流動,最大程度地調動人才的積極性和創造力。
第四是聚焦瓶頸制約。比如,著力化解長期制約創新發展的“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圍繞發揮金融創新對技術創新的助推作用,意見從培育壯大創業投資、發揮資本市場的作用,提高信貸支持創新的靈活性和便利性三個方面提出一系列改革舉措。包括一系列促進創業投資發展的優惠稅收政策,適當放寬創業投資企業投資高新技術企業的條件限制,探索試點銀行業金融機構為企業創新活動提供股權和債券相結合的融資服務,與創業投資、股權投資機構實現投貸聯動等等。這些目的就是要形成各類金融工具協同支持創新發展的良性互動的局面。
更多信息請查看事業編‖公務員‖考試資料‖考試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