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線網校:>>>點擊進入<<<
考試書庫:>>>點擊進入<<<
網校以及考試書庫開發及擁有課件范圍涉及公務員/財會類/學歷類/建筑工程類
等9大類考試的在線網絡培訓輔導和全新引進高清3D電子書考試用書。
中華傳統文化是一個古老的文化,是一個覆蓋面、影響面巨大的文化,是一個獨樹一幟并擁有巨大的影響與聲譽的東方文化。它歷經曲折,回應了嚴峻的挑戰,走出了落后于世界潮流的陰影,如今日益呈現出勃勃生機,它更是一個能夠與世界主流文化與現代文化、先進文化相交流、相對話、互補互通、與時俱進的活的文化。
更重要的是,它提供了一種有效的生活方式,提供了一種獨具特點的世界觀與哲學觀,一種人文價值與思路,一種獨特的與精致的語言文字、工藝與文學藝術,一種樂生的、務實的、注重此岸性的生活態度與生活質量,提供了一種有參考意義的克服現代性的某些負面弊端的思路。
中華文化,首先是漢字文化。它重整合,重大概念,重萬事萬物間的關聯,重書寫與萬事萬物的統一。它不是著力于塑造人格神,而是追求終極概念——理念之“神”,如道、通、大、一、仁、義、天、易。追求自高而低、自低而高、自大而小、自小而大的思維秩序與社會秩序。
中華文化是一個泛道德主義的文化。它強調人倫關系,強調和諧與秩序的理想,主張克制無限競爭與不斷膨脹的欲望,強調人生而有之的倫理義務,強調敬天與天人合一。這雖然有它的不足,影響了數千年來中國的科學技術的發展與文化創新,但同時,它維護了中華大國的延續與統一,幫助中華民族渡過了重重難關,以充滿活力的姿態進入了21 世紀。同時,今天看來,它對于回應惡性競爭、欲望的惡性膨脹、生存壓力的畸形增重與飛速發展中的浮躁心理這種種“現代病”,是有積極意義的。
同時,中國文化又具有一種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的積極進取取向。它較易與迅猛發展的現代性接軌,它接受發展是硬道理的思路,較少那種仇視現代性、敵視科學技術的心理與不求上進、消極懶惰的人生態度。
地球不能壟斷,文化不可單一,中華文化,是現代世界主流文化、以歐洲為中心的基督教文明的最重要的參照系統之一。
文化的軟實力,關鍵在于它的有效性,其含義是:
第一、它能提供越來越好的生活質量與生活樂趣,提供受這種文化熏陶的人眾以幸福、滿足、欣悅與尊嚴,它扎根于人民群眾之中,使人們喜愛與尊敬這種文化。簡單地說,它是以人為本的文化而不是以人為敵為奴的文化。
第二、它有足夠的凝聚力與親和力,能夠使受這種文化的覆蓋與影響的人,和善起來,聚攏起來,而不是惡斗不已,極端、恐怖、分裂。
第三、它能堅持自身的特色,自己的性格,獨樹一幟而又友好立身,正確地處理與異質文化的關系,能夠與外來影響切磋交通,也能撞出火花,取長補短,互利互補。既不會動輒失去自信,屈服于強勢的文化壓力,自我瓦解;也不會盲目排斥異端;不會在急劇的全球化現代化進程中陷入認同危機,即失去自身的身份認定,陷入絕望與仇恨。
第四、它有足夠的想象力與創造性,有足夠的自我調整、自我更新與抗逆能力,它能夠與時俱進,茍日新、又日新、日日新,自強不息。同時又有足夠的對于自身的傳統的珍愛與信心——文化自覺與文化自信。
我們已經并正在克服面臨急劇走向現代化、全球化的世界所產生的緊張、困惑、焦慮與進退失據,我們一定能夠做到文化興國,創造歷史,并為全人類作出更大的貢獻。
公眾對“15元公務餐”的關注,包含著對信息公開和陽光政務的新期待,對改革和創新的新期待
來人來客,一律在鄉政府機關食堂就餐;每人每頓,無論領導客商,標準只有15元;抽煙不發整包煙,喝酒就喝自制的酒——這是四川仁壽縣珠嘉鄉推行6年之久的“按標定人”公務接待制度。
人們有太多的理由叫好:一項看似不可能推行的制度,偏偏就推行了;看似不可能堅持的做法,偏偏堅持了6年;看似邁不過去的“面子關、人情關”,偏偏就邁過去了。
人們也有太多的理由擔憂:當這一做法只是出現在偏僻的鄉村,很大程度上還是維系在一個人身上的“新政”——由這個鄉的鄉黨委書記制定并力推時,會不會隨著這位書記的調離升遷而廢止?堅持了6年,能堅持10年、16年么?“珠嘉鄉式接待”到底能有多大示范作用?
確實,珠嘉鄉之所以顯得“孤獨”,是因為時下的制度規定和現實環境仍然缺少對這一做法的有力支持。即便其上級領導和相關來客都表示認可和支持,也并不意味著它具備在更大范圍內推廣的可能。
不妨看看我們的現實環境。在很多人看來,只要不貪不占,吃點喝點算得了什么?不僅如此,出手闊綽,吃喝講究,在一些人看來是與接待熱情、體面周到、高度重視畫了等號的。個別人甚至將此視為下級做事大方、能掙能花、有魄力有本事的表現。凡此種種,構成了公款吃喝文化的潛規則,對公務接待規定置若罔聞,廉價接待餐往往會“叫好不叫座”。
但這也正是“異類”珠嘉鄉的可敬之處:并不在于餐費標準只有15元,而在于數年一以貫之背后所體現的挑戰潛規則的勇氣、按章辦事的堅持,以及陽光政務的理念。
對“珠嘉鄉式接待”,人們叫好也好,擔憂也罷,實質上包含了一種期待,對基層新政和干部作風的新期待,對信息公開和陽光政務的新期待,對改革和創新的新期待。
就全國來看,這樣的創新和嘗試,尤須制度上的有力推進。當信息不能徹底透明、政務不能置于陽光下,也就談不上充分的監督,公務接待的相關規定,就會淪為“名存實亡”的空文,甚至變成“餐桌腐敗”。去年,國務院就明確提出將中央部門的公用經費統一壓縮5%,今年起,從中央部委到地方政府,也要求按規定進行“三公經費”公開,這是陽光政務的制度化探索和嘗試。只有這樣的硬性規定多了、實了,才會起到節省支出、避免浪費、改革政務的效果。
剎住公款大吃大喝之風,更需從領導干部做起。倘若領導干部能處處嚴格要求、率先垂范,相關規章能夠嚴格執行、不越雷池,上行下效,標準公務餐才可能繼續堅持,公款吃喝風才能有效剎住,百姓所盼望的廉潔勤政、陽光政務也才能盡快實現。
更多信息請查看事業編‖公務員‖考試資料‖考試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