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業單位工資改革:事業單位養老改革需滿足三個“硬件條件”
來源:易賢網 閱讀:975 次 日期:2015-07-30 08:51:22
溫馨提示:易賢網小編為您整理了“事業單位工資改革:事業單位養老改革需滿足三個“硬件條件””,方便廣大網友查閱!

在線網校:>>>點擊進入<<<

考試書庫:>>>點擊進入<<<

網校以及考試書庫開發及擁有課件范圍涉及公務員/財會類/學歷類/建筑工程類

等9大類考試的在線網絡培訓輔導和全新引進高清3D電子書考試用書。

眾所周知,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基本原則是“基本養老+職業年金”的“兩層設計,目前企業年金的“社會基礎設施”難以滿足機關事業單位建立職業年金的實際要求,這就為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改革帶來一定困難。

事業單位改革簡言之,全國范圍內的機關事業單位普遍建立職業年金所需要的“社會基礎設施”的 “硬件條件”,實際就是指受托人、賬戶管理人和投資管理人的客觀條件。目前看,年金市場上已有的單一資格管理人角色分散,現有的6個養老保險公司雖然基本將多個資格實行了縱向捆綁,規模有所擴大,但總體看還不能滿足需要,需要“升級”。另外,現存的養老保險公司發展極不平衡,目前形成發展模式大約有兩種:一是定位以提供信托制的企業年金服務為主,專業化程度較高的,可以看作養老基金管理公司的雛形;二是定位為混合經營為特色,即以團險帶動年金,契約型保險業務占主流。由于這兩種模式與機關事業單位建立職業年金的實際要求都存在一定差距,因此,建立養老基金管理公司便成為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改革的一個必要條件。

作為機關事業單位建立職業年金的社會基礎設施和硬件條件,養老基金管理公司可以滿足這樣三個條件。

第一是“體量的規模性”。機關事業單位養老金改革之后,職業年金計劃作為重要的補充形式將如雨后春筍,各省和直轄市將會出現教師基金、醫生基金、政府公務員基金等,甚至不排除出現全國性的行業年金(類似澳大利亞與荷蘭等國的行業年金),他們大部分將采取內部受托形式,也不排除有些會采取外部受托模式;在規模上他們都將是龐然大物,如同美國各州的政府公務員基金和教師基金等,他們動輒幾千億美元,個別幾只在全球排名中名列前茅。雖然這些基金可以分別選擇多家投資管理人,但目前國內投資管理人的規模和實力卻還沒有足夠大,很不對稱,有“小馬拉大車” 之嫌。有了養老基金管理公司,機關事業單位建立職業年金載體的缺位問題(受托人、賬管人與投資管理人)就得以解決。換言之,建立起足夠大的專業化機構,投資和運營便有了可靠與穩定的載體,面對職業年金的這個“社會基礎設施”,機關公務員和事業單位這兩個群體就會“放心”參加改革。

第二是“競爭的有序性”。從理論上講,與企業年金完全一樣,職業年金作為第二支柱是“自愿型”的制度。但是,機關公務員和事業單位的工作性質又決定了這樣一個事實:職業年金具有“準強制性”,這一點與美國等發達國家十分相似。因此,建立養老基金管理公司是機關事業單位這輪養老制度改革的一個必要條件,是其頂層設計不可分割的一個組成部分,應納入到全國范圍內深化養老保障改革的制度安排之中?;谶@樣的考慮,我們應吸取10年前初建企業年金市場時的一些教訓,構建一個 “市場有序和競爭有限”的年金制度環境,于是建立若干養老基金管理公司就成為必然。在全國劃分大區域,每個區域有若干公司共同負責,在外部受托人和投資管理人的市場上,既存在競爭,又相對固定區域,以確保各省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F存的眾多企業年金投資管理人可成為養老基金管理公司的外部投資管理人,由此形成一個二級市場。

第三是“投資的選擇性”。專業化的養老基金管理公司具有強大的資產配置能力與多樣性產品服務提供能力,可以實施專門的投資策略,為不同年齡組建立不同配置的生命周期基金,提供不同的投資基金系列服務,甚至建立一定程度的回報平滑穩定機制,以熨平世界經濟波動或國內經濟周期帶來的收益波動。我們知道,在較長時期內,作為補充的第二支柱,職業年金也好,企業年金也罷,對賬戶資產采取個人分散投資決策的可能性很小,由投管人實行集中投資將是唯一選項,這是國情條件約束的結果。為克服這種集中投資的缺陷,滿足不能年齡段和不同風險偏好的賬戶持有人對資產配置的不同要求,投管人提供不同的生命周期基金和不同的組合是大勢所趨。機關公務員和事業單位人員建立的職業年金更加特殊,他們的流動性不是很大,對生命周期基金的需求更加強烈,要求更加嚴格,只有養老基金管理公司才能提供這些服務和滿足這些要求。

上個世紀90年代中期,事業單位(包括部分公務員)養老保險前兩輪改革(上世紀90年代中期和2008年)之所以沒有進展,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職業年金這個第二支柱沒有建立起來,第一支柱改革后下降的替代率能否補上去存在不確定性。而建立職業年金的“核心問題”或稱重要載體就是建立養老基金管理公司,這是關系社??傮w改革的“牛鼻子”。此次第三輪改革正在頂層設計之中,應吸取前兩輪改革經驗教訓,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為建立職業年金做好“硬件”準備。

更多信息請查看事業編‖公務員‖考試資料‖考試技巧

更多信息請查看時政熱點
由于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易賢網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和咨詢回復僅供參考,敬請考生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和咨詢為準!

2026國考·省考課程試聽報名

  • 報班類型
  • 姓名
  • 手機號
  • 驗證碼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人才招聘 | 網站聲明 | 網站幫助 | 非正式的簡要咨詢 | 簡要咨詢須知 | 新媒體/短視頻平臺 | 手機站點 | 投訴建議
工業和信息化部備案號:滇ICP備2023014141號-1 云南省教育廳備案號:云教ICP備0901021 滇公網安備53010202001879號 人力資源服務許可證:(云)人服證字(2023)第0102001523號
云南網警備案專用圖標
聯系電話:0871-65099533/13759567129 獲取招聘考試信息及咨詢關注公眾號:hfpxwx
咨詢QQ:1093837350(9:00—18:00)版權所有:易賢網
云南網警報警專用圖標
未满十八18勿进黄网站免费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