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線網校:>>>點擊進入<<<
考試書庫:>>>點擊進入<<<
網校以及考試書庫開發及擁有課件范圍涉及公務員/財會類/學歷類/建筑工程類
等9大類考試的在線網絡培訓輔導和全新引進高清3D電子書考試用書。
時事評論背景:
日前,全國人大常委會分組審議大氣污染防治法修訂草案。其中,草案第45條是向地方授權限制機動車通行的條款。不少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表示,該條款屬于不當授權條款,應當予以刪除。有的委員建議,即使保留修改此條款,也必須增加相應的限定條件,明確規定補償措施??傊⒎ú荒茈S便給單雙號限行常態化“開口子”。
時事評論觀點:
良法和善治缺一不可。地方治理必須在法治的軌道上運行,不僅要有法理上的正當性,還要有明確的法條依據。
立法是對利益的重新分配。具體到機動車限行條款,它要調整的是,車主充分開車和所有市民(包括車主)對空氣清潔、交通暢通訴求之間的平衡。對于特殊情形下必要限度限行的正當性,人們能夠理解。但必須強調的是“特殊情形”“必要限度”,因為它事關公權力的規范行使,也涉及公民權利的有效保護。
限行,必須在法治的軌道推進,不僅要有法理上的正當性,還要有明確的法條依據。包括行政機關不得法外設定權力,沒有法律法規依據不得作出減損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合法權益或者增加其義務的決定。用這樣的視角審視一些地方法律依據不足的常態化限行,能否經得起“法外設定權力”的拷問?
固然,限行對于城市交通通暢、空氣清潔起到了一定作用。然而,有限行的現實需要,法律授權也不可或缺,良法和善治,二者缺一不可。
良法是善治的前提。在立法環節,需要不斷提高開門立法、科學立法、民主立法的水平。這就需要立法時更加注重拓寬群眾有序參與的途徑,廣泛凝聚社會共識。與此同時,也要防止有些部門和地方利益被法律化,不能讓公民權利被“合法”侵犯。就這次限行立法而言,應通過充分發揚民主,保證立法的科學性和嚴密性。對于什么情況下可以限行、限行到什么程度,做出盡可能明確的規定,壓縮地方任意“發揮”的空間。
進而言之,一些地方未經授權、不依法行政,只是通過一紙紅頭文件就隨意出臺政策,既有上位法闕如的質疑,也存在不符合程序正義的問題。盡管可能有立竿見影的調控效果,但實用主義不能替代依法行政,好心不能替代程序正義,勺子不能比鍋還大。因此,從源頭上予以規范勢在必行,按照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來辦事,這正是依法治國的重要體現。
更多信息請查看事業編‖公務員‖考試資料‖考試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