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分:100分 時限:150分鐘
一、注意事項
1.申論考試是對應試者閱讀理解能力、綜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決問題能力、文字表達能力的測試。
2.參考時限:閱讀資料40分鐘,參考作答110分鐘。
3.仔細閱讀給定資料,按照后面提出的“作答要求”作答。
4.請在指定的位置作答,在草稿紙上或其他地方作答一律無效。
二、給定材料
1.為了應對全球性的經濟衰退,中國政府提出4萬億元刺激方案,各地方政府摩拳擦掌紛紛宣布大規模投資計劃,合計投資18億人民幣。這當然很好,但中央政府應充分發揮其宏觀調控能力,及時介入并積極主導區域的分工協調,努力避免重復建設和資源浪費。比如,一個城市需要進行比較大的基礎設施建設,應該考慮與其周邊地區協調合作,謀求優勢互補,避免各自為政,不計成本和效益,亂鋪攤子,否則,不僅不能實現利益的最大化,反而會帶來負面效應,再如,在中國無論農村還是城市,只要走進醫院,處處可見人滿為患的場景,醫院既缺病房、病床,又缺醫生、護士,鄉鎮醫院連一般的病都無法檢查,村民必須輾轉到縣城去看,稍微復雜一點的病情必須轉到省市醫院,如果每個村子都建設一個小型醫療所,治療一些感冒發燒的常見癥狀,每個鄉鎮能建設一個中等醫院,中小城市按人口比例建設相應規模的醫院,群眾就不必勞頓奔波到大城市看病,如果國家將醫療領域作為重點投資對象,廢除投資壁壘,這不僅可以激活對建筑材料醫療器材的需求,創造大量就業機會,而且也會大大緩解醫患之間的矛盾。擴大內需,不應是轟轟烈烈的形象工程、政績工程,政府應該實實在在地提高人民的生活質量,實實在在地改善企業的經營環境,擴大內需不是花錢比賽,不應再重復過去大量浪費的慘痛教訓。應尊重市場機制,瞄準國內消費,同時全程接受人民和媒體的監督質詢。
2.全球性經濟衰退的負面效應還在擴散,在出口市場開始“過冬”情況下,國內消費成為我國保證經濟增速的“發動機”。我國長期的經濟增長主要依靠投資和出口帶動,貿易順差吸收了大量外匯,央行官方網站近日發布消息稱,央行將促進經濟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轉變,更有效地推動就業,促進和支持消費增長,當前必須面對的主要問題已經轉變成如何刺激居民消費,使其成為經濟發展的源頭。
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副秘書長湯敏:從目前的情況看,中國沒有太多選擇,整個的全球經濟都有了問題。這個時候還仍然靠出口拉動經濟增長,肯定會受到沖擊,所以現在得趕緊采取措施,使我們的內需增加,用以補償外需,減少金融危機造成的影響,這是我們改變發展模式的一個催化劑,也是一個良好的契機,如果做得好的話,很可能從此把我們的經濟由外向型為主,變成以內向型為主。從而打破原來的那種不平衡的經濟發展模式。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對外經濟研究部副部長隆國強:啟動內需不是刺激投資,而是刺激消費,要老百姓花錢,首先老百姓得有錢。這幾年為什么消費不振,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個人的收入在整個國民收入的分配格局中所占的份額越來越小,這實際上是一個制度的問題。老百姓有了錢為什么存在銀行,而不愿去花呢?因為他們對未來沒有信心。他們的養老、醫療、孩子的就醫就學,都必須通過一些制度性的改革來樹立起他們的信心。
中歐國際工商學院教授許小年:我們居民消費在GDP所占的比重近年來逐年下降,去年降到了只有35%,而居民消費在其他國家都在70%以上,我們居民消費太弱了,所以不能再刺激投資,我們過去每年的投資率增長20%多,已經形成了很多過剩產能,而這些過剩產能,過去主要是依靠海外市場來消化?,F在海外市場的需求沒有了。這些過剩產能怎么辦?所以你再刺激投資,這條路子走不通了,如果刺激消費的話,就要解除老百姓的后顧之憂,醫療也要改革。要趕快推進,養老保險教育支出都是老百姓儲蓄的主要用途,在這些方面的改革要盡快進行。
3.中國人歷來視勤儉節約為美德,怎么現在反倒成了壞事?美德反倒變成了不利于整體社會發展的負面精神遺產?顯然這里有一些不對勁的地方。世界上絕大多數人都向往富足的物質生活,除了少數將物質享受與精神修養對立起來的苦行者之外,因為人的消費欲望是無休止的,但他的現實購買力約束了這種無限的消費欲,某些商品之所以“過?!辈⒉皇抢习傩諞]有這方面的需求,而是它們的價格相對于消費者的收入來說實在是太高了,在這些方面,最典型的要數房價了,在我看來,那些將拉動內需等同于“鼓勵老百姓消費”的宣傳員們混淆了一個重要的邏輯關系,假如“內需”是將老百姓錢包中的錢吸引出來就能夠“拉動”的話,那么通貨膨脹不是最立竿見影的辦法!“拉動內需”的核心是中國日益明顯的出口導向的“生產型經濟”轉型為國內市場導向的“消費型經濟”。因此拉動內需和鼓勵消費的關鍵不在于改變人民的行為而在于改變政府的行為。
我是一個吃穿不愁的中等收入的上海市民,平時的消費的確很少,但我仔細思量一下,這并不是由于我清心寡欲,而是我需要的同時又有能力支付的商品實在太少了,比方說:我非常需要保持足夠的體育鍛煉,假如,離我家步行時間在半小時以內,各種運動洗浴設施基本齊全的健身會館年費在2000元以下,我就會毫不猶豫地前去“消費”。但我找遍整個街區,符合我要求的最低價格是我心理價位的3倍。至于旅游,一想到景點門票比酒店價格還貴,還難免要被導游和各色宣稱為我“服務”的人,強拉去購買各種能夠給他們帶來大量回扣的高價商品,我就止步不前了,我心里其實很清楚,一定有人愿意開我中意的健身館,但他們不是因為租金太貴,經營不下去,就是因為私營企業不能涉及許多文化事業的行政因素,而不許經營。因此我最想說的是,要真正“拉動內需”合理的途徑是,政府在不該管的地方放松乃至取消管制,在該管的地方要堅決承擔起責任,哪怕是起碼的責任,前者叫不干預市場自由競爭和創新,后者叫維護市場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