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賢網網校上線了!
網校開發及擁有的課件范圍涉及公務員、財會類、外語類、外貿類、學歷類、
職業資格類、計算機類、建筑工程類、等9大類考試的在線網絡培訓輔導。
中國農業科學院研究生院與比利時列日大學合作舉辦農業科學博士學位教育項目2015年招生簡章
中國農業科學院研究生院成立于1979年,1981年經國務院批準,成為我國首批博士與碩士學位授予單位,其研究生教育以其分布在全國17個省(市、自治區)的39個研究所為依托,堅持“立足科研、質量為本、科教興農”的辦學理念,以“院所結合、兩段式培養”為特色,經過30多年的探索和發展,現已形成包括碩士、博士、博士后、留學生和專業學位教育在內的多層次、多類型的研究生教育體系,為我國輸送了大批優秀人才。
比利時列日大學建于1817年,為歐洲最早成立的公立高等學府之一,是一所學科齊全、學術水平和科研實力一流的世界級綜合性大學。讓布盧農業生物技術學院成立于1860年,致力于農業和生物工程等領域的教育和研究,2009年并入列日大學成為瓦隆歐洲科學院的成員之一,設有農業科學、環境科學和技術、森林科學和自然空間、化學和生物產業、生物統計學等學科領域,來自世界4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學生在該院學習。
經教育部批準(《教育部關于公布有關中外合作辦學項目審批結果的通知》(教外綜函[2013]10號),批準書編號:MOE11BE1A20131371N),中國農業科學院研究生院與比利時列日大學于2013年起合作舉辦農學和生物工程博士學位教育項目。中比雙方通過聯合培養,實現強強聯合、合作共贏。2015年項目計劃自主招收20名博士研究生,歡迎優秀青年報考。
一、申請資格
1. 中國籍公民
2. 政治合格,身心健康。
3. 全日制本科和碩士畢業,已獲得碩士學位,年齡不超過40周歲(1975年3月之后出生)。
4. 報考的領域與本科專業和研究生領域相同或相近。
5. 具備攻讀博士學位所需的英語聽、說、讀、寫能力。
二、 招收學科領域與規模
1. 作物學
2. 植物保護
3. 資源利用
4. 畜牧學
5. 農產品加工
6. 環境科學
7. 生物技術
8. 獸醫學
9. 農業經濟管理
10. 園藝
11. 景觀與生物多樣性
以上每個學科領域招收1-2人。
三、報名材料
1.《中國農業科學院研究生院國際聯合培養博士項目報名登記表》(附件1)
2. 本科和碩士學歷、學位證書、課程成績單復印件(查驗原件)
3. 兩名報考領域專家(教授或研究員)推薦信(附件2)
4. 碩士學位論文摘要
5. 發表的論文、獲獎證明、專利等
6. 在職人員提交單位同意函
7. 身份證復印件
8. 報名費(200元)
四、錄取
1. 通過資格審查后,申請人還需要參加研究生院組織的英語考試(達到國家留學基金委資助出國留學外語合格條件者可免考)和專業復試。
(1) 英語成績(滿分120分)需達到80分以上,且口語成績不得低于12分(滿分20分))。
(2) 專業復試成績應為70分以上(滿分100分)
2. 按英語成績和專業復試成績各占50%進行總成績排名,擇優錄取,同時綜合考慮項目對接情況,決定預錄取名單。
3. 參加比利時列日大學相關教授等組織的考核。
4. 經項目管理委員研究確定正式錄取名單。
五、培養模式
學制4年,采取“3+1”(即國內3年,國外1年)的培養模式和雙導師制,由中、比雙方導師共同指導。
在國內3年,參照研究生院統招博士研究生的培養方案執行;在比利時的1年可分段進行,具體次數和時間由雙方導師根據論文研究需要商定。
六、學位授予
列日大學組織由雙方導師參加的論文答辯,中、比均為答辯委員會委員。
對符合學位授予條件的,授予列日大學博士學位,研究生院出具寫實性學
習證明。
七、收費辦法
1. 中比雙方對錄取攻讀本項目的博士研究生免收研究生培養費,但比照全日制國家計劃研究生收費標準收取3年學費。
2. 中方導師原則上發放博士生在學4年的科研津貼(每月不低于2500元),支付赴比學習或答辯的國際旅費。
3. 學生本人自理列日大學注冊費、辦理出國需要的護照、簽證、認證等相關費用、在比期間的食宿、保險等費用(約1萬歐元)。
八、報名
報考人請于2015年4月15日之前將申請材料寄送研究生院國際教育處。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南大街12號 郵政編碼:100081
電話:86-10-82107123,82106598
E-mail: international@caas.cn
附件1:中比項目報名表
附件2:中比項目推薦表
易賢網溫馨提示:
《中比項目報名表.doc》《中比項目推薦表.doc》來源于中國農業科學院網,最近更新2015年3月25日。
易賢網下載后為“.zip”的壓縮文件,解壓后得到“.doc”格式的文件,文件使用MS-Office辦公軟件word制作,請確保您使用的電腦已安裝此類軟件,否則打開的文件將是亂碼。
更多學歷考試信息請查看學歷考試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