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石油大學2015年碩士研究生招生學科專業介紹
來源:西安石油大學 閱讀:1430 次 日期:2015-03-28 13:42:38
溫馨提示:易賢網小編為您整理了“西安石油大學2015年碩士研究生招生學科專業介紹”,方便廣大網友查閱!

易賢網網校上線了!

>>>點擊進入<<<

網校開發及擁有的課件范圍涉及公務員、財會類、外語類、外貿類、學歷類、

職業資格類、計算機類、建筑工程類、等9大類考試的在線網絡培訓輔導。

目 錄

001石油工程學院…………………………………………01

002地球科學與工程學院…………………………………02

003電子工程學院…………………………………………03

004機械工程學院…………………………………………06

005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09

006計算機學院……………………………………………10

007化學化工學院…………………………………………11

008理學院…………………………………………………13

009經濟管理學院…………………………………………13

010思想政治理論教學科研部……………………………15

011人文學院………………………………………………16

012外國語學院……………………………………………16

001石油工程學院

085219 石油與天然氣工程(專業學位)

石油與天然氣工程涉及油氣地質、工程力學、流體力學、滲流物理、自控理論、計算機技術等基礎和應用學科,需要解決的工程問題有油氣藏的精細描述、油氣藏開發地質、鉆井、完井、測試、油氣滲流規律、油氣田開發方案與開采技術、提高采收率、油氣礦場收集處理、長距離輸送、儲存與聯網輸配等工程問題。

本學科主要面向石油行業,培養基礎扎實、素質全面、工程實踐能力強,能夠運用先進石油工程方法和技術手段解決工程問題,具有一定創新能力的應用型、復合型高層次工程技術和工程管理人才。

082001油氣井工程(學術學位)

油氣井工程學科培養具備獨立從事油氣井工程中工程設計、組織實施、分析和解決油氣井工程作業問題的能力,可以取得具有一定創新意義的研究成果;能熟練地運用計算機和掌握一門外國語;能夠從事專業及相鄰專業的教學、科研、科技開發和管理工作。

本學科1995年4月作為原中國石油天然氣總公司的重點建設學科正式啟動,2001年成為陜西省重點學科。油氣井工程學科依托一個部級重點實驗室(全國石油和化工行業致密油氣藏復雜結構井鉆采技術重點實驗室),一個部級研究中心(CNPC石油鉆井信息應用技術中心),一個導向鉆井研究所,師資力量雄厚,現有教授9人,副教授3人。培養方向主要有:儲層保護技術、導向鉆井技術、井筒信息應用技術、深井與超深井鉆井技術。

082002油氣田開發工程(學術學位)

油氣田開發工程學科培養具備獨立從事油氣田開發工程中開發方案設計、油氣藏工程分析、采油工程實施和解決油氣藏開發工程作業問題的能力,可以取得具有一定創新意義的研究成果;能熟練地運用計算機和掌握一門外國語;能夠從事專業及相鄰專業的教學、科研、科技開發和管理工作。

本學科依托1個聯建國家工程實驗室(低滲透油氣田勘探開發國家工程實驗室)、一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西部低滲-特低滲油田開發與治理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三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陜西省油氣田特種增產技術重點實驗室、CNPC油層改造重點實驗室—高能氣體壓裂理論與工藝研究室、陜西省油氣田環境污染與儲層保護重點實驗室)、二個省部級工程及研究中心(CNPC高能氣體壓裂工程技術中心、陜西省油氣鉆采與污染控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師資力量雄厚,現有教授15人,副教授14人。培養方向主要有:滲流理論和油氣藏數值模擬、采油采氣工程理論與技術、提高采收率理論與技術、油氣藏描述及開發地質建模的理論與方法。

082003油氣儲運工程(學術學位)

油氣儲運工程學科培養具備獨立從事油氣田儲運工程中地面工程設計、油氣集輸場站建設、油氣集輸過程中的動態分析、輸油氣管線實施和解決油氣儲運工程作業問題的能力,可以取得具有一定創新意義的研究成果;能熟練地運用計算機和掌握一門外國語;能夠從事專業及相鄰專業的教學、科研、科技開發和管理工作。

本學科現有教授6人,副教授3人。培養方向主要有:油氣管道和儲罐的強度研究、油氣集輸及安全技術。

0820Z1海洋油氣工程(學術學位)

海洋油氣工程學科培養具備獨立從事海洋油氣工程中鉆井與完井工程、油氣開采與集輸工程設計、油氣藏工程分析、采油工程實施和解決海洋油氣井工程、油氣藏開發與集輸工程作業問題的能力,可以取得具有一定創新意義的研究成果;能熟練地運用計算機和掌握一門外國語;能夠從事專業及相鄰專業的教學、科研、科技開發和管理工作。

本學科現有教授10人,副教授2人。培養方向主要有:海洋油氣特殊工藝鉆采工程、海洋油氣工程虛擬仿真與監控、海洋油氣工程安全與環保。

0820Z2非常規油氣工程(學術學位)

非常規油氣工程學科培養具備獨立從事非常規油氣工程中的油氣藏工程分析、開發方案設計、水平井及分支水平井鉆完井技術、大型壓裂及增產措施的理論研究及解決非常規油氣工程作業問題的能力,可以取得具有一定創新意義的研究成果;能熟練地運用計算機和掌握一門外國語;能夠從事專業及相鄰專業的教學、科研、科技開發和管理工作。 本學科現有教授13人、副教授2人。主要研究頁巖氣、致密砂巖氣、煤層氣和致密油等非常規油氣開采中的特殊性和專有理論技術。培養方向主要有:非常規油氣藏儲層物理及滲流機理、非常規油氣藏開發理論及數值模擬、非常規油氣藏壓裂及增產措施,非常規油氣藏水平井及分支水平井鉆完井技術研究。

002地球科學與工程學院

085217地質工程(專業學位)

地質工程學科是綜合利用地質學、地球物理學、地球化學和工程學等多學科的理論和方進行礦產資源勘查、開發的工程評價和工程設計的學科。本學科主要研究涉及油氣田地質與勘探、油氣田開發地質與技術、地球物理勘探技術、地質勘察工程等領域。本學科師資力量雄厚,教學科研條件完善,科研經費充足,緊密與油田企業合作,解決了油田生產難題。主要培養方向為:(1)油氣田地質與勘探;(2) 油田開發地質與技術;(3)天然氣勘探開發技術;(4)地球物理勘探;(5)地球物理測井。

070901礦物學、巖石學、礦床學(學術學位)

礦物學、巖石學、礦床學學科長期研究我國中西部含油氣盆地碎屑巖和碳酸鹽巖沉積學問題、儲層非均質性及特低滲透儲層微觀評價技術問題,經過多年發展,在沉積學和層序地層學、儲層地質學等研究方面具有鮮明特色。主要培養方向為:(1)油氣成藏地質學;(2)天然氣地質學;(3)巖相古地理學;(4)儲層地質學;(5)層序地層學與隱蔽油氣藏。

081801礦產普查與勘探(學術學位)

礦產普查與勘探學科是綜合利用地質學、地球物理學和地球化學等多學科的理論和方法研究礦產資源的形成與分布規律,進行礦產資源評價和普查勘探方法的學科。該學科長期研究我國中西部疊合盆地的油氣成藏問題,經過多年發展,在油氣成藏理論與勘探評價技術等方面具有鮮明特色和優勢。主要培養方向為:(1)油氣成藏地質學;(2)天然氣地質與地球化學;(3)沉積學及儲層地質學;(4)油藏描述;(5)開發地質學。

081802地球探測與信息技術(學術學位)

地球探測與信息技術學科是地球物理學、地質學、計算機技術相結合的交叉學科。近年來,在含油氣盆地的構造格架及油氣藏圈閉地球物理綜合解釋、國外油氣資源地球物理綜合評價、復雜儲層測井識別技術等方面形成了特色和優勢。主要培養方向為:(1)油氣地球物理勘探;(2)地球物理測井;(3)綜合地球物理;(4)地球物理信號與信息處理。

081803地質工程(學術學位)

地質工程學科是綜合利用地質學、地球物理學、地球化學和工程學等多學科的理論和方法進行礦產資源勘查、開發的工程評價和工程設計的學科。本碩士點學術力量雄厚、學術梯隊合理,科研經費充足,緊密與油田企業合作,解決了油田生產難題。

0818Z1非常規油氣地質與勘探(學術學位)

非常規油氣地質與勘探學科以非常規油氣藏為研究核心,同時突出非常規儲層、非常規成藏、非常規技術等的特征。根據目前我國非常規油氣資源的勘探和研究現狀及發展趨勢,以我校非常規天然氣資源研究中心為基礎,主要包括3個研究方向:(1)致密油氣地質與勘探;(2)頁巖油氣地質與勘探;(3)煤層氣地質與勘探。

0818Z2油氣田開發地質(學術學位)

油氣田開發地質是以揭示油氣田開發過程中油氣水運動規律、精確預測剩余油氣分布、提高采收率為研究任務,以油藏的微構造、儲層表征及建模、剩余油的形成與分布為主要研究內容的綜合性學科。該學科以我國中西部盆地為研究領域,在低滲-特低滲油氣藏精細描述、剩余油預測與提高采收率、非常規油氣開發地質方面形成鮮明特色。 主要培養方向為:(1)油氣藏精細描述;(2)剩余油預測與提高采收率;(3)非常規油氣開發地質。

003電子工程學院

085203儀器儀表工程(專業學位)

儀器儀表工程領域培養具有儀器儀表領域知識結構,掌握本學科領域基礎理論和較系統的專門知識,實踐能力較強,能熟練地運用計算機和掌握一門外語,能夠從事儀器儀表工程領域工作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本學科方向集成電子工程、控制工程、機械工程、石油工程等領域的儀器儀表應用技術,側重于基于電磁測量技術和光纖傳感技術的石油勘探開發儀器儀表和測控工程的研究。在油氣勘探開發儀器裝備、井下測控和測井解釋等方面取得了一批有價值的研究成果。

085208電子與通信工程(專業學位)

電子與通信工程領域培養能在信息產業及國民經濟各部門從事電子設備與通信信息系統的設計、開發、應用和集成的應用型專門人才。全日制碩士專業學位獲得者應掌握較系統的專業知識,熟練掌握一門外語并能夠比較熟練地閱讀本專業的外文資料。本專業的研究方向涉及到通信與信息系統、電子科學與技術、信號與信息處理和電路與系統等領域。

085210控制工程(專業學位)

控制工程學科方向致力于石油石化工業生產過程控制系統和運動控制系統的自動化技術研究。以控制論、信息論、系統論為基礎,是集控制技術、計算機技術和網絡通訊技術于一體的工業控制應用。采用現代控制理論和電氣技術研究高性能的電動鉆機電控系統、泵站壓流控制系統、油氣生產與集輸監控系統、旋轉導向鉆井工具參數檢測與姿態控制技術、石油石化行業及其它工業過程的各種電氣系統及過程控制系統的集成、應用和分析等,滿足生產過程需要,實現過程和設備的智能化與自動化。

080401精密儀器及機械(學術學位)

精密儀器及機械學科培養具有精密機械、電子技術、自動控制和計算機技術等方面的知識結構的碩士研究生,掌握本學科領域堅實的基礎理論和系統的專門知識,實踐能力強,了解本學科的發展前沿和動態;能熟練地運用計算機和掌握一門外國語;能夠從事專業及相鄰專業的教學、科研、科技開發和管理工作。本學科研究方向涉及到測控裝備及相應儀器儀表的研發等方面。

080402測試計量技術及儀器(學術學位)

測試計量技術及儀器學科于1993年獲碩士學位授予權,目前是陜西省重點學科,擁有多個省部級研究室。該學科致力于培養具有電子工程、機械工程和控制工程知識結構的碩士研究生,重點解決國民經濟特別是石油工程領域的測量和控制問題。研究方向包括:電磁測量技術及儀器、油氣井下測控技術及儀器、生產井測試與油氣開發、測井解釋、光纖智能傳感系統等方面。

0804Z1地球物理勘探儀器及方法(學術學位)

地球物理勘探及方法學科是以礦產資源為背景,研究具有小體積、耐高溫、高壓、抗振動的地球物理勘探儀器,涉及物理、數學、通信、電子、地質等學科。研究過程中采用先進的電路設計、智能傳感器、電磁場理論、計算機信息論、層析成像和數據處理等技術。本學科已在資源勘探理論與技術、井下測控裝備、測井探測技術及其信息處理和油氣資源二次開發技術與儀器等領域取得一批有價值的成果。

080804電力電子與電力傳動(學術學位)

以電能變換、電能檢測、電機、電子、自動控制、電力系統分析和算機等為技術基礎,以新型電力電子器件、電能的變換與控制、功率電源、電力傳動及其自動化、電網自動化等理論技術和應用為主要內容,主要從事以電力傳動、電網、電能變換研究領域為主體的與控制、電子、電氣、信息等領域相關的理論與技術方面的研究。研究MW級電能變換、特大功率電力半導體器件、特種電源、高壓直流輸電、配電網的實時調配控制等新技術。

081002信號與信息處理(學術學位)

信號與信息處理學科是以研究信號與信息的處理為主體,包含信息獲取、變換、存儲、傳輸、交換、應用等環節中的信號與信息處理。所涉及的范圍廣泛,包括通信、雷達、醫學、地震、勘探、地球物理、航天航空、自動化等各領域中使用的各種形式的信號與信息處理技術。本學科已形成三個穩定的研究方向,信息探測與處理技術、信號分析理論與技術、隨動過程中的信息獲取與綜合應用技術等領域取得了許多有價值的研究成果。

081101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學術學位)

以控制理論在鉆井、采油、輸油等過程的工程領域內的控制應用為主要研究內容。以系統的建模、分析、檢測、控制、設計和實現的理論、方法和技術為核心,研究現代控制理論和智能控制方法在工業控制系統中的應用。針對不同的油氣生產和其他工業過程及控制對象,采用現代控制設備、智能算法和控制策略,應用系統論、控制論和信息論方法,實現先進自動控制過程系統,提高石油天然氣生產的現代化水平。

081102檢測技術與自動化裝置(學術學位)

以自動化技術、現代控制理論、人工智能、信息處理、傳感技術、計算機控制等技術為基礎,以石油石化生產過程檢測及電氣自動化技術,及其智能裝置的系統化、柔性化和集成化為主要內容,主要從事以工業檢測技術與自動化儀表、裝置和系統研究領域為主體的理論與技術方面的研究。研發油氣長輸管道和油氣采集自動監控、電動鉆機電控等典型過程控制系統中的自動檢測和控制的新技術、新方法和新裝置。目前該學科擁有一個陜西省重點實驗室。

081103系統工程(學術學位)

以石油石化工業生產中復雜系統的設計、分析、控制和管理為主要內容的特色研究對象,應用現代控制理論和現代信號處理等工具,對應用系統的構成要素、組織結構、信息交換和自動控制等功能進行分析、研究、設計與控制,以達到最優設計、控制和管理的目標。主要特色研究內容有:PCP壓流可調高效自動化注水采油技術、油田電網優化技術、現代電力電子系統及其應用等。

081104模式識別與智能系統(學術學位)

以現代信息處理和分析技術、智能控制技術在石油工業生產過程中的應用為主要研究內容,以信息處理與模式識別的理論技術為核心,以現代數學方法與計算機為主要工具,對生產中復雜模型對象具體信息的識別、分類、解釋和控制的過程,實現檢測和控制的智能化。主要特色研究內容有:基于新型傳感器和傳感技術的工業生產過程檢測、導向鉆井系統的機電傳遞模型識別和智能控制、工業過程智能系統等。

081105導航、制導與控制(學術學位)

主要研究慣導測試設備及測試方法、空間狀態檢測與制導與仿真等。應用現代計算機技術、數字處理技術、慣導檢測技術和現代控制理論對多傳感器信息進行綜合處理,提高空間姿態檢測的測量精度和可靠性。針對隨鉆測量系統、導向鉆井系統和井眼軌跡閉環控制技術,研究慣導系統的復雜控制模型、特殊條件下的姿態解算和控制技術、大功率低干擾電驅動方法、慣導平臺小型化數字化和全工況仿真及慣導檢測、控制與驅動系統中機電液系統的構成等。

004機械工程學院

085201機械工程(專業學位)

機械工程領域專業學位碩士重點培養具備工程創新研究能力的高端應用型人才。本領域培養從事機械工程領域所屬的4個研究方向(機械制造及其自動化、機械電子工程、機械設計與理論、車輛工程)中科技攻關、技術開發、工程設計、工程規劃與工程管理的高級專門人才。

機械工程領域專業型碩士應具有本工程領域堅實的基礎理論和寬廣的專業知識及管理知識;掌握解決機械工程問題的先進方法和現代化技術手段;具有獨立擔負機械工程技術或工程管理工作的能力以及解決機械工程實際問題的能力;具有較好的綜合素質和較強的創新能力和適應能力;掌握一門外語;能較熟練地使用計算機。

085206動力工程(專業學位)

動力工程領域專業學位碩士重點培養具備工程創新研究能力的高端應用型人才。本領域培養從事動力工程領域所屬的6個研究方向(工程熱物理、熱能工程、動力機械及工程、流體機械及工程、制冷及低溫工程、化工過程機械)中科技攻關、技術開發、工程設計與施工、工程規劃的高級專門人才。

動力工程領域專業型碩士應具有本工程領域堅實的基礎理論和寬廣的專業知識及管理知識;掌握解決動力工程問題的先進方法和現代化技術手段;具有獨立擔負動力工程技術或工程管理工作的能力以及解決工程實際問題的能力;具有較好的綜合素質和較強的創新能力和適應能力;掌握一門外語;能較熟練地使用計算機。

080201機械制造及其自動化(學術學位)

機械制造及其自動化學科是研究機械制造理論、制造技術、自動化制造系統和先進制造模式的學科。本學科是西安石油大學歷史較久的特色學科,于1991年獲得碩士學位授予權,以服務石油裝備制造為特色,尤其在石油裝備各種特殊材料的深孔成型理論與技術研究領域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擁有多臺最新數字加工機床,已形成機械現代難加工技術與控制、精密加工與檢測技術、計算機輔助制造與控制、機械制造中的檢測與診斷等4個穩定的研究方向。

080202機械電子工程(學術學位)

機械電子工程是將機械學、電子學、信息技術、計算機技術、控制技術等有機融合而形成的一門綜合性學科,是西安石油大學歷史較久的特色學科,于1991年獲得碩士學位授予權,2001年獲得陜西省重點學科。有1個聯合共建的國家油氣鉆井裝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個聯合共建的陜西省石油鉆采裝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已形成石油鉆采自動化理論和智能裝備研究、石油裝備檢測與傳感技術、井下工程測試及儀器與工況分析、機電系統振動仿真與控制、石油機電系統狀態監測與故障診斷、機電系統控制及自動化等6個穩定的研究方向。

080203機械設計及理論(學術學位)

機械設計及理論學科培養從事機械設計、機械系統性能分析和相關理論研究的人才,是西安石油大學歷史較久的特色學科,于1991年獲得碩士學位授予權,該學科的特色為綜合運用力學、摩擦學、強度理論及設計理論、機械零部件的冷熱加工及裝配工藝、CAD技術、計算機編程、機械參量測量、微處理器應用、電工學、電子學知識進行石油鉆采設備(含井下管具)的設計及工作行為分析,已形成鉆采機械工作理論及設計、機電一體化系統設計、現代機械設計理論與方法、油井鉆采工具行為分析與設計、機械系統動力學與應用、石油管柱力學理論與應用、海洋石油鉆采裝備研究、機電產品造型設計等8個穩定的研究方向。

080204車輛工程(學術學位)

車輛工程學科的研究對象是汽車、機車車輛、拖拉機、軍用車輛及工程車輛等陸上移動機械的理論、設計與技術問題。本校本學科側重綜合運用機械電子學、機械設計理論及車輛的現代設計理論、技術與方法、現代電子技術、現代控制技術、現代測試技術進行石油特種車輛及相關重型車輛的設計、仿真、故障診斷。已形成油田特種車輛設計理論與技術、油田特種車輛與車載設備配套技術、車輛液壓與控制系統技術、車輛狀態監測與診斷技術等4個穩定的研究方向。

080701工程熱物理(學術學位)

工程熱物理學科是研究能量以熱和功及其他相關的形式在轉化、傳遞過程中的基本規律及其應用的一門應用基礎科學。該學科設有石油石化工業中的高效傳質設備;石油、石油化工工業中油氣水分離技術和裝置研究;低位熱能回收利用技術和裝置研究;傳熱設備及節能技術;燃燒學,多相流,能源的清潔高效轉換及新能源等特色研究方向。

該學科培養具有能量轉化、傳遞過程中的基礎理論和技術;能開展本學科的科研與應用開發工作;了解學科的進展、動向和發展前沿;具有嚴謹求實的科學態度和作風;能解決本學科領域的問題;能熟練運用計算機;掌握先進測試技術;掌握一門外國語;具有從事科學研究、教學和獨立擔負專門技術工作能力的工程熱物理高級專門人才。

080702熱能工程(學術學位)

熱能工程學科主要研究燃料燃燒、能量傳遞轉換與利用及其對環境影響的原理、方法和相關設備的設計、運行、控制等。該學科設有燃料的燃燒及氣化;清潔燃撓及環境污染控制;多相流動及其傳熱特性;工業加熱爐技術;能量轉換與利用新技術;熱力設備與系統的自動化技術、仿真技術與現代熱工測試技術;新能源的開發利用技術;熱力設備及大型回轉機械的運行及安全;熱力系統的技術經濟性及系統優化等研究方向。

該學科培養具有熱能工程學科基礎理論和技術;能開展本學科的科研與應用開發工作;了解學科的進展、動向和發展前沿;具有從事熱能工程領域的科學研究能力,能熟練運用計算機,掌握先進測試技術;掌握一門外國語;具有從事科學研究、教學和獨立擔負專門技術工作能力的熱能工程高級專門人才。

080703動力機械及工程(學術學位)

動力機械及工程學科以燃氣輪機、汽輪機、內燃機和正在發展中的其它新型動力機械及其系統為對象,研究燃料的化學能和流體動能轉換成動力的基本規律、過程,以及與此相關的系統、設備和控制技術。該學科設有動力系統與機械建模、仿真、優化;動力機械與設備的氣動熱力學;動力機械工作過程及排放凈化;動力機械的控制理論與技術;熱力機械的結構分析及設計方法;新型動力機械。煉油廠煙氣輪機組運行及安全;煉油廠大型煙氣輪機組狀態監測技術;動力機械關鍵零件失效分析與延壽技術等研究方向。

該學科培養具有動力機械及相關基礎學科的基礎理論;熟悉學科的發展動向及國際學術前沿概況;在實驗技能、計算能力、應用相關學科專業知識解決本學科科學問題方面經受培養和訓練;掌握一門外國語;具有從事科學研究、教學和獨立擔負專門技術工作能力的動力機械及工程高級專門人才。

080704流體機械及工程(學術學位)

流體機械及工程學科研究各種流體機械內部流動規律,能量轉換機理;流體機械及系統工作特性及控制;流體機械及系統優化設計;流體機械動力學計算、強度與可靠性分析;流體工程中噪聲與振動機理及控制等。該學科設有流體機械內部流動機理;流體機械及系統的優化設計與可靠性分析;流體機械材料耐磨沖蝕性能研究;流體機械的機械和磁性流體密封技術;空化、多相流及非牛頓流;流體工程中噪聲與振動機理及控制;閥門三維參數化設計技術和性能研究;流體機械的狀態監測與故障診斷技術等研究方向。

該學科培養具有流體機械及工程方面理論基礎和系統的專門知識;了解本學科領域的現狀和發展方向;掌握測試分析技術;在實驗技能、計算能力、應用相關學科專業知識解決本學科科學問題方面經受培養和訓練;掌握一門外國語;具有從事科學研究、教學和獨立擔負專門技術工作能力的流體機械及工程高級專門人才。

080705制冷及低溫工程(學術學位)

制冷及低溫工程學科主要是研究獲得、利用并保持低于環境溫度的原理與方法,以及實現該條件所需要的儀器和設備。該學科設有氣體液化及分離設備與系統;石油、石油化工工業中低溫氣水分離技術和裝置;LNG低溫儲罐設計技術;石化、石油加工設備低溫疲勞、斷裂傷與安全技術;制冷及低溫系統的自動控制及計算機模擬;氣體低溫冷凍干燥技術和裝置等研究方向。

該學科培養具有制冷與低溫工程學科的理論基礎和系統的專業知,熟悉近代制冷與低溫技術的研究方向和發展動向;掌握熱工測試、熱工信息處理和分析技術及計算機應用技術;掌握一門外國語;具有從事科學研究、教學和獨立擔負專門技術工作能力的制冷及低溫工程高級專門人才。

080706化工過程機械(學術學位)

化工過程機械學科主要研究化工、石油化工、煉油與天然氣加工、冶金、環境工程等流程性工業中處理氣、液和粉體材料必需的設備和機器。該學科設有石油石化過程工業中的傳熱設備及節能技術的研究;壓力容器及管道的設計、制造和安全保障的技術研究;特種石化設備的設計與制造;石油化工過程設備的腐蝕、損傷與延壽技術的研究等研究方向。

該學科培養具有化工過程機械學科基礎理論和系統的專業知識;熟悉本學科的發展方向及國際學術研究前沿;具有從事化工過程機械科學研究的能力能運用計算機和先進的測試技術。掌握一門外國語;具有從事科學研究、教學和獨立擔負專門技術工作能力的化工過程機械高級專門人才。

005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085204材料工程(專業學位)

材料工程是研究、開發、生產和應用金屬材料、無機非金屬材料、高分子材料和復合材料的工程領域。材料工程全日制專業學位依托材料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研究方向包括焊接技術與工程、金屬材料工程、材料腐蝕與防護、材料表面工程、新材料制備與表征、材料加工設備及自動化。

080501材料物理與化學(學術學位)

材料物理與化學學科以材料的物理和化學性能為基礎,應用現代的材料研究方法、計算技術、先進的材料設計理念、試驗和測試手段,以使用環境與材料的成分、組織結構和性能之間的關系為主要研究對象,研究具有應用背景的材料和環境之間的交互作用、開發新型耐蝕材料和表面處理技術。研究方向包括材料腐蝕與防護,新材料制備與表征,材料物理化學行為。

080502材料學(學術學位)

材料學學科研究材料的組成、結構、工藝和使用性能之間的相互關系,為材料設計、制造和工藝優化和合理使用提供理論基礎。以金屬材料為主要研究對象,研究材料顯微組織結構與性能之間的內在規律,尋找提高材料綜合性能的途徑;研究材料使役性能的演化規律及控制因素。研究方向包括材料組織結構與性能,材料斷裂理論與應用,金屬使役性能研究,結構的安全評價,油氣田用工程材料。

080503材料加工工程(學術學位)

材料加工工程學科是研究控制材料的外部形狀和內部組織結構,并通過材料加工過程的設計、控制及質量檢測等環節將材料加工成所需零部件及成品的應用技術學科,主要研究材料加工工藝、方法、過程控制及其對材料組織性能的影響。該學科為陜西省重點學科,擁有陜西省焊接鋼管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材料加工工程校級重點實驗室2個教學科研基地。研究方向包括石油工程材料的焊接及應用、材料表面工程及應用、材料加工工藝與組織性能控制、材料加工設備及自動化和材料加工質量評價與控制。

006計算機學院

085211計算機技術(專業學位)

計算機技術領域包括計算機軟、硬件系統的設計、開發以及與其他領域緊密相關的應用系統的研究、開發和應用、涉及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科理論、技術和方法等。

本專業領域所設課程與培養計劃反映計算機學科的各個領域的國內外先進水平,加深計算機基礎理論,拓寬專業面,增強適應性,提高工作能力。主要培養方向包括:應用軟件理論與技術;管理信息系統理論與技術;智能計算與可視化技術;物聯網應用技術

081001通信與信息系統(學術學位)

本學科以通信工程和計算機技術的基本理論為基礎,重點在石油行業勘探開發階段的信號采集、存儲、傳輸、處理、數據管理理論和技術的應用技術方面進行深入地研究。其主要培養目標是培養符合科研院所和網絡通信類企業的人才需求,具有通信系統、信息處理系統及相關領域的理論研究和工程技術研究能力,同時具備良好的協作精神的應用型、復合型高層次工程技術和工程管理人才。

本學科擁有“RTU校企聯合實驗室”,涉及通信工程、電子設計、網絡傳輸、信息存儲與數據處理等內容,主要有信息采集與傳輸、網絡通信與數據管理、智能信息處理等穩定的研究方向。

0810Z1網絡通信與嵌入式系統(學術學位)

本學科以計算機技術和嵌入式系統的基本理論為基礎,重點在通信網絡、嵌入式系統、通信與控制一體化、計算機接口技術及控制系統的應用技術方面進行深入地研究。其主要培養目標是培養符合科研院所和企業對信息化建設人才的需求,掌握計算機網絡、通信與嵌入式工程領域堅實的基礎理論、寬廣的專門知識、先進的技術方法,同時具備良好的協作精神的應用型、復合型高層次工程技術和工程管理人才。

本學科擁有“SOPC校企聯合實驗室”,涉及網絡通信與計算機控制、嵌入式系統和無線傳感技術等內容。主要有無線傳感器技術、通信網絡與嵌入式系統、網絡通信與數據管理等穩定的研究方向。

081201計算機系統結構(學術學位)

本學科主要以石油工業智能化控制為背景,在計算機接口技術及控制系統的軟硬件設計方法學、嵌入式SOC系統、無線傳感網絡等方面進行研究,探索石油機電監控系統中計算機技術應用的相關理論和實踐,提高和加強智能控制系統在性能、精度、安全和可靠性等方面的研究,為石油生產的自動化提供有利的幫助,解決工程中的實際問題。培養具備計算機學科領域堅實的基礎理論和系統的專門知識,能夠從事科研、教學、工程設計或獨立擔負專門技術開發工作的高層次專門人才。

本學科在高性能計算機輸入輸出設備色彩管理的研究和石油機電監控及智能控制系統方面形成研究特色,本學科下設計算機接口技術及控制系統、嵌入式系統等研究方向。

081202計算機軟件與理論(學術學位)

本學科主要研究軟件開發、維護以及使用過程中所涉及的理論、方法和技術。培養計算機軟件與理論方面的專門人才,能掌握系統的計算機軟件或理論和有關計算機系統結構、計算機應用技術方面的專門知識,能勝任計算機軟件或理論的教學、科研、軟件系統開發等工作。

本學科已經形成了以石油行業大型軟件和專業化軟件開發、石油行業軟件工程標準與規范研究和制訂、分布式數據庫系統研究及應用、應用軟件開發等相對穩定并具有一定影響和實力的學科特色,設有石油信息標準化研究所和面向石油工業計算機應用的軟件開發研究所。本學科下設計算機應用技術理論、計算復雜性理論、算法設計與分析等研究方向。

081203計算機應用技術(學術學位)

本學科以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科的基本理論和應用技術為基礎,以石油行業數字化和信息化建設的需要為背景,通過將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石油工程、管理科學與工程等學科的交叉,研究石油工業及相關領域中計算機應用的理論、方法和技術。培養具備計算機應用領域堅實的基礎理論和系統的專門知識,能夠從事科研、教學、工程設計或獨立擔負專門技術開發工作的高層次專門人才。

該學科擁有“油氣信息智能處理與可視化重點實驗室”和“油氣信息系統工程研究中心”兩個校級重點實驗室。本學科下設管理信息系統與計算機網絡、圖像處理與模式識別、人工智能等研究方向。

007化學化工學院

085216化學工程(專業學位)

化學工程是研究化學工業和其他工業過程中所進行的化學過程與物理過程共同規律與應用技術的工程領域,它以化學工程學科為指導,基礎理論與工程應用相結合,涉及產品研制、工藝開發、過程及裝備設計、過程分析與模擬、過程操作與控制、環境保護、生產管理等內容,應用領域包括石油加工、石油化工、天然氣處理與利用、煤化工、精細化工、材料、環境、生物等工業行業,是國民經濟建設與社會發展的重要工程領域?;瘜W工程領域的學科基礎為化學、數學、物理化學和熱力學等,又與生物、材料、計算機、資源、信息等高新技術領域相滲透。該領域主要培養化學工程、化學工藝、生物化工、應用化學、材料化工、生產及工程管理等方向的復合型專業技術人才。

081701化學工程(學術學位)

化學工程主要研究化學工業及其它工業生產中涉及到的化學過程、物理過程及所構成的系統和設備的設計、開發、操作和優化的共同規律的一門工程學科。關鍵技術包括流體流動理論、傳遞理論、反應工程、分離技術、系統工程、最優化理論、化工熱力學理論等。該學科重視與過程控制、過程設備、自動化、材料學等學科的結合,已經在石油加工、石油化工等領域中形成了穩定的研究方向。

081702化學工藝(學術學位)

化學工藝以石油、天然氣、煤及生物質為原料,以生產各類有機化學品為中心,以提供相應的過程技術與產品為目的。關鍵技術包括:有機化工反應過程、有機化工分離過程、有機化工過程的分析與集成,以及相應的催化理論和化工熱力學理論?;瘜W工藝專業重視與生物工程、材料學、環境保護、資源利用等學科的結合,積極開展交叉、前沿領域的科學研究。在石油加工、石油化工、天氣處理與利用、煤化工、精細化工以及化工過程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等領域形成了穩定的研究方向。

081703生物化工(學術學位)

生物化工是運用生物技術的基本原理、工藝技術過程和工程設計等基礎理論,結合化學工程的原理和方法,進行工業化生產及利用。關鍵技術包括生物化學、化工原理、化工熱力學、生化反應工程、生化分離工程、工業微生物等。該專業重視與化學工程、環境保護、資源利用、應用化學等學科的交叉結合,在油氣田含油污水、含油污泥的資源化處理技術、油氣田生產過程環境污染的生物修復等方面形成了穩定的研究方向。

081704應用化學(學術學位)

應用化學以合成化學、物理化學、化學工程、油田化學等方面的基礎理論和系統的專業知識為基礎,主要研究精細化學品、專用化學品、功能材料及器件等的合成制備原理、工藝技術開發及其應用。在油氣田化學材料及應用技術、石油工業環境污染控制及資源化利用、綠色精細化學品的合成及應用、變換精細化學品合成的基本原料和起始物等方面形成了穩定的研究方向。

081705工業催化(學術學位)

工業催化以石油加工、石油化工、天氣處理與利用、煤化工、精細化工等有機化工過程的催化劑為研究對象,結合催化化學、材料物理、化學工藝、化學工程等學科知識,進行工業催化劑的設計、開發、生產及應用等方面的研究。關鍵技術包括原子結構理論、表面晶體化學、現代分析技術、有機化工反應過程、催化理論和化工熱力學理論等,在烯烴齊聚/聚合、催化裂化、催化加氫、羰基化等方面催化劑的研制及工業應用領域形成了穩定的研究方向。

008理學院

080300光學工程(學術學位)

光學工程學科是以光檢測理論、方法和技術為主要研究內容,涉及信息科學、材料、機械、計算機及電子技術等學科。本學科依托于“陜西省油氣資源光纖探測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中石油集團公司測井重點實驗室”,“陜西省13115工程技術中心”以解決油氣測井、勘探、油氣儲運光學檢測系統關鍵技術和系統應用問題為目標,在油氣資源光學傳感檢測方法與技術領域開展創新性研究工作。形成的主要研究方向有:(1)光纖傳感技術與系統,(2)光電傳感測井技術及應用,(3) 光電檢測與光電信息處理。

080901物理電子學(學術學位)

物理電子學學科是以光電子學、光信息處理等的理論和方法在信息科學技術領域內進行基礎和應用研究的學科。本學科以油氣測井、勘探、油氣儲運檢測等為應用背景,依托“教育部光電油氣測井與檢測重點實驗室”和“陜西省光電傳感測井重點實驗室”,在光纖、光纖光柵、光子晶體傳感理論與方法,傳感器設計與封裝,傳感光源及信號解調等方面進行創新性研究,形成了三個穩定的研究方向:(1)光電子學及光纖傳感技術、(2電磁場理論與應用、(3)光子晶體理論與技術。

009經濟管理學院

085239項目管理(專業學位)

項目管理工程碩士(MPM)依托雄厚的油氣專業背景,以管理科學與工程、技術經濟與管理等經濟管理學科為平臺,突出石油工程技術與經濟管理技術的交叉融合,致力于培養服務石油勘探、開發、儲運、煉化、銷售及其他工程建設領域,精通項目決策、計劃、實施、評估等基本管理技術,適應國內外工程建設環境,獨立從事項目評估、項目融資、項目組織、項目采購、項目計劃、項目實施與控制、項目風險管理的復合型、應用型高層次管理人才。

125100工商管理碩士(MBA)(專業學位)

工商管理碩士(MBA)學位是經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準設立的一種專業學位,旨在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具有全球經濟視野、戰略眼光、創新精神、領導素質、人文底蘊、經管知識的復合型高層次企業管理精英與職業經理。致力于培養具有專業修養的油氣企業生產運營管理人才,熟諳能源行業會計業務的金融財務管理人才,勇于承擔未來挑戰的國際化項目管理人才,具有企業家精神與社會責任的開放型創業人才,學制一般為2-3年。

125300會計碩士(MPAcc)(專業學位)

會計碩士(MPAcc)是經教育部、國務院學位辦批準設立的一種專業學位,旨在培養系統掌握現代會計學、審計學、財務管理以及相關領域的知識和技能,具備較強投資和融資策劃、企業重組等資本運作能力,具有全球視野,深諳中國情勢,堅守專業操守,能夠在國際競爭環境中及不同文化背景下,在各類組織中從事高層會計、審計、財務與投資工作的復合型、應用型、綜合型人才。

020205產業經濟學(學術學位)

產業經濟學學科依托于陜西省重點人文社科基地“油氣資源經濟管理研究中心”,經過10余年的建設,在西部工業結構升級、石油產業組織優化、礦產資源經濟價值評價、礦產資源開發與資源地可持續發展、西部裝備制造業發展等方面已形成明顯的特色和優勢,主要有產業結構理論與政策、產業組織理論與政策、礦產資源產業理論與評價方法等研究方向。

120100管理科學與工程(學術學位)

管理科學與工程學科現有教授6人,副教授6人。近年來,主持完成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項目2項,省部級項目10余項;發表學術論文50余篇,獲省部級科研獎2項。本學科是綜合運用系統科學、管理科學、數學、經濟和行為科學及工程方法,結合信息技術研究解決社會、經濟、工程等方面的管理問題的一門學科。

本學科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管理信息系統理論與技術、工程項目管理理論和技術、資源與環境管理決策與評價技術、電子商務與供應鏈管理和科技創新與知識管理等研究領域。

120201會計學(學術學位)

會計學學科依托于陜西省人文社科基地“油氣資源經濟管理研究中心”,以企業會計理論及其應用為側重,研究和探討企業會計核算理論、企業會計準則與上市公司會計監管法規、企業成本控制理論與方法、資源會計理論與方法、企業戰略管理會計理論等問題。主要研究領域包括會計理論與實務、財務會計理論與實務和管理會計與審計等。

120202企業管理(學術學位)

企業管理學科依托于陜西省人文社科基地“油氣資源經濟管理研究中心”,擁有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人力資源管理實驗室”,著重研究現代企業管理的一般規律、產權制度、治理結構、組織模式、企業發展戰略等方面的基本理論、實踐與方法。主要研究領域包括企業戰略管理、企業理論、企業財務管理、人力資源管理和市場營銷管理等。

120203旅游管理(學術學位)

旅游管理學科培養掌握旅游基本理論知識和管理方法及技能,熟悉旅游業務實際,能夠勝任現代旅游業實際工作需要的高層次、應用型、復合型旅游管理專門人才,著重研究旅游目的地資源合理保護與開發、旅游者行為模式、休閑與旅游發展等問題。主要研究領域包括旅游服務管理和區域旅游開發與產業化等。

120204技術經濟及管理(學術學位)

本學科將技術經濟學與管理學相結合,從經濟學角度對技術在生產、流通和應用中所采用的各種“技術性”措施和“技術性”方案的經濟效果進行論證分析,并以經濟社會中的技術經濟,項目投資、金融及風險管理活動為研究對象。學科融合了管理學、經濟學和系統的技術經濟分析理論和工具。學科依托石油產業形成四個研究方向:石油項目投資決策分析方向、石油科技創新管理方向、石油項目風險管理方向和石油工程項目造價管理方向。

010思想政治理論教學科研部

030501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學術學位)

本學科旨在研究馬克思主義主要經典著作和基本原理,馬克思主義基本范疇及科學體系,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形成和發展,馬克思主義與當代社會思潮,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規律和方法。在研究方向上,立足于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和基本范疇,結合當代社會關注的熱點、重點、難點等現實問題開展綜合研究,以及在法學、美學和傳播學等領域的拓展研究。

030502馬克思主義發展史(學術學位)

本學科旨在研究馬克思主義理論產生的時代背景和歷史必然性,考察馬克思主義發展的歷史過程及其基本歷史階段,總結馬克思主義自身發展和指導實踐的歷史經驗,揭示馬克思主義發展的一般規律和在不同歷史階段上發展的特殊規律。在研究方向上,以馬克思主義通史、馬克思主義國別史和馬克思主義專題史為重點研究領域,突出馬克思主義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馬克思主義與中國現代化的歷史研究。

030503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學術學位)

本學科專門研究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應用于中國實際所形成的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學發展觀等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成果,揭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歷史進程和新發展。在研究方向上,主要圍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重大理論前沿研究領域,從馬克思主義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角度出發,側重研究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在新時代的發展、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與實踐等重大現實問題。

030504國外馬克思主義研究(學術學位)

本學科以當代國外馬克思主義理論、思潮和流派的發生、演進及基本思想為研究對象,主要涉列國外共產黨對馬克思主義的研究與創新,左翼學者對馬克思主義的研究與闡釋,以及“西方馬克思主義”的研究。在研究方向上,以蘇東劇變和國外馬克思主義,特別是國外共產黨和“西方馬克思主義”研究現狀為主要領域,側重國外馬克思主義的未來發展趨勢和中國借鑒研究,拓展馬克思主義研究視野。

030505思想政治教育(學術學位)

本學科運用馬克思主義理論與方法,研究人們的思想品德形成、發展和思想政治教育規律,以及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教育的規律、特點,探索經濟全球化條件下愛國主義教育與民族精神培養等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徑和方法。在研究方向上,依托中國共產黨思想政治工作史與基本經驗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創新與發展研究等基本領域,突出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大學生成長心理研究、企業思想政治工作與心理干預研究相結合等具體研究方向。

030506中國近現代史基本問題研究(學術學位)

本學科圍繞歷史和人民選擇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共產黨和社會主義道路等中國近現代史的基本問題,研究中國近現代社會發展的歷史規律和經驗教訓,探索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本學科研究方向,著眼于中國近現代社會大背景,以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為理論指導,深入開展科學的歷史觀教育研究、中國共產黨的路線、政策研究和增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信念研究。

011 人文學院

045300漢語國際教育(專業學位)

本專業通過將漢語知識、文化素養、外語能力、教學技能的緊密結合,堅持課堂教學與社會實踐并重和中、外文兼修的原則,針對漢語國際教育教學的人才規格,培養對外漢語教學專門應用型人才。

本專業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漢語言文字學、語言理論與實踐、漢語國際教育理論與實踐、漢外對比與國別教學研究、海內外漢語教學研究、中華文化與跨文化交際研究等。

012 外國語學院

055100翻譯(專業學位)

本專業旨在培養適應國家能源國際化發展戰略,適應我國絲綢之路經濟帶和陜西省科技、經濟、文化、社會發展需要,以石油經濟與貿易翻譯、石油與天然氣工程翻譯為特色,具有核心競爭力的高層次、應用型、專業性翻譯人才。

本專業重點培養學生翻譯實踐能力,兼顧翻譯理論素質和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學生應具有較強的語言應用能力,掌握石油與天然氣工程領域的術語和話語體系,了解主要產油國國家概況和石油領域的前沿信息,了解國際貿易法律與法規,具有運用所學理論和方法解決能源、商務、文化領域翻譯問題的能力,以及運用語料庫和翻譯軟件進行計算機輔助翻譯的能力。

更多學歷考試信息請查看學歷考試網

由于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易賢網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和咨詢回復僅供參考,敬請考生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和咨詢為準!

2026國考·省考課程試聽報名

  • 報班類型
  • 姓名
  • 手機號
  • 驗證碼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人才招聘 | 網站聲明 | 網站幫助 | 非正式的簡要咨詢 | 簡要咨詢須知 | 新媒體/短視頻平臺 | 手機站點 | 投訴建議
工業和信息化部備案號:滇ICP備2023014141號-1 云南省教育廳備案號:云教ICP備0901021 滇公網安備53010202001879號 人力資源服務許可證:(云)人服證字(2023)第0102001523號
云南網警備案專用圖標
聯系電話:0871-65099533/13759567129 獲取招聘考試信息及咨詢關注公眾號:hfpxwx
咨詢QQ:1093837350(9:00—18:00)版權所有:易賢網
云南網警報警專用圖標
未满十八18勿进黄网站免费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