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州學院2015年專升本《西方經濟學》考試大綱
來源:宿州學院招生信息網 閱讀:2631 次 日期:2015-03-06 12:01:10
溫馨提示:易賢網小編為您整理了“池州學院2015年專升本《西方經濟學》考試大綱”,方便廣大網友查閱!

易賢網網校上線了!

>>>點擊進入<<<

網校開發及擁有的課件范圍涉及公務員、財會類、外語類、外貿類、學歷類、

職業資格類、計算機類、建筑工程類、等9大類考試的在線網絡培訓輔導。

一 教學重點與難點

本課程的教學重點是:西方經濟學的研究對象和方法;均衡價格理論;需求理論(消費者行為理論);生產理論;成本理論;市場理論;收入分配理論;一般均衡與福利經濟學;國民收入核算理論;國民收入決定理論;貨幣市場均衡理論;產品市場與貨幣市場同時均衡理論(IS-LM模型);失業與通貨膨脹理論;宏觀經濟政策;AD-AS模型;經濟增長理論。

本課程的教學難點是:西方經濟學的研究對象和方法;均衡價格的形成,支持價格與限制價格,彈性的計算、需求價格彈性與企業總收益之間的關系;基數效用論的消費者均衡、無差異曲線與消費者均衡;合理投入區域的形成、生產要素的最適組合,規模報酬;四條短期單位成本之間的關系,長期平均成本;完全競爭市場的短期均衡和長期均衡,完全壟斷的形成,完全競爭與壟斷競爭長期均衡的比較;工資的決定,市場失靈的原因;國民收入的含義及理解;AE-Y模型;IS-LM模型、AD-AS模型、宏觀經濟政策的效果分析、凱恩斯的貨幣需求理論;新古典經濟增長模型。

二 知識考核點

引 言

一、西方經濟學的涵義

掌握:西方經濟學研究涉及到的范圍。

二、現代西方經濟學的由來和演變

1、掌握:重商主義;古典經濟學;新古典經濟學;現代主流經濟學;西方經濟學發展過程中的重要經濟學家。

2、領會:西方經濟學演變的主要階段及其主要特征。

三、為什么要學習西方經濟學

領會:學習西方經濟學的用途。

第一章 緒論

一、稀缺性與選擇

1、掌握:稀缺性;生產資源;西方經濟學研究的基本問題;生產可能性曲線;機會成本;

2、領會:資源的稀缺性與經濟問題之間的關系;生產可能性曲線與資源稀缺性之間的關系;選擇與機會成本之間的聯系。

3、應用:理解生產可能性曲線與機會成本之間的關系。

二、西方經濟學的研究對象

1、掌握:西方經濟學的研究對象;資源使用效率的含義。

2、領會:經濟社會的三個基本問題;利用生產可能性曲線說明資源使用的效率和資源總量的變動。

三、經濟制度與資源配置

1、掌握:自由放任;中央集權的計劃經濟制度;混合經濟制度。

2、領會:自由放任的市場經濟制度的特征;中央集權的計劃經濟制度的特征;混合經濟制度如何解決資源配置問題。

3、應用:混合經濟中市場和政府的作用。

四、微觀經濟學與宏觀經濟學

1、掌握: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

2、領會:微觀經濟學與宏觀經濟學之間的關系。

第二章 供求分析概述

一、微觀經濟學概覽

1、掌握:消費者;廠商;產品市場;要素市場;簡單經濟系統的構成;微觀經濟學包含的主要內容。

2、領會:消費者、廠商及其與市場之間的聯系;微觀經濟學主要內容之間的聯系。

二、需求

1、掌握:需求的含義;需求表、需求曲線和需求函數;需求規律;

2、領會:需求量變動與需求變動之間聯系與區別;用需求曲線表示需求量變動和需求變動;對需求規律的直觀解釋。

3、應用:分析影響需求的因素對需求產生的影響;舉例說明需求規律的特例;通過單個消費者的需求曲線求解市場需求曲線。

三、供給

1、掌握:供給;供給表、供給曲線和供給函數;供給規律。

2、領會:供給量變動與供給變動的含義;用供給曲線表示供給量的變動和供給的變動。

3、應用:分析影響供給的因素;舉例說明需求規律的特例;通過單個廠商的供給曲線求解市場供給曲線。

四、市場均衡

1、掌握:均衡;市場均衡、均衡價格和均衡數量;供求規律。

2、領會:需求和供給相互作用決定均衡價格和均衡數量的過程。

3、應用:分析需求和供給變動對市場均衡價格和數量的影響。

五、彈性理論

1、掌握:需求價格彈性;需求的收入彈性;需求的交叉彈性;供給的價格彈性。

2、領會:根據需求價格彈性系數的大小對商品進行分類;需求的收入彈性系數與低檔品以及正常品中的奢侈品和非奢侈品之間的關系;交叉彈性系數與兩種商品的替代和互補關系;影響供給價格彈性的因素。

3、應用:影響需求價格彈性的因素。

供求分析的簡單應用

1、掌握:支持價格;限制價格。

2、領會:支持價格的后果;限制價格的后果;

3、應用:領用供求均衡計算均衡價格和均衡數量;利用供求分析說明消費稅的稅收負擔問題;需求彈性與廠商銷售收入之間的關系。

第三章 消費者行為理論

一、基數效用論

1、掌握:總效用;邊際效用;消費者均衡。

2、領會:總效用與邊際效用之間的關系;邊際效用遞減規律;消費者均衡條件。

3、應用:利用基數效用論推導消費者對商品的需求曲線,并說明需求規律。

二、無差異曲線及其特點

1、掌握:無差異曲線;商品的邊際替代率;商品的邊際替代率遞減規律。

2、領會:無差異曲線的特征及其圖形表示;邊際替代率遞減規律與無差異曲線凸向原點。

三、消費者的預算約束線

1、掌握:預算約束線。

2、領會:預算約束線的圖形表示;預算約束線變動的原因與結果。

四、消費者均衡

1、掌握:收入—消費擴展線;價格—消費擴展線。

2、領會:消費者均衡的含義和條件;用無差異曲線與預算約束線說明收入—消費擴展曲線;運用無差異曲線分析說明價格—消費擴展線。

3、應用:運用無差異曲線分析方法說明消費者均衡;畫圖說明消費者需求曲線的推導;消費者需求曲線向右下方傾斜的原因。

第四章 生產理論

一、廠商及其經營目標

1、掌握:廠商的主要法定形式;廠商的利潤最大化目標。

2、領會:廠商的目標;廠商的利潤、收益和成本之間的關系。

二、生產函數

1、掌握:生產函數;短期;長期;固定比例的生產函數;柯布—道格拉斯生產函數。

2、領會:生產函數的含義;短期和長期的概念區分;固定比例生產函數的經濟含義;柯布—道格拉斯生產函數的經濟含義。

三、一種可變生產要素的生產函數

1、掌握:總產量;平均產量;邊際產量;邊際收益遞減規律。

2、領會:邊際收益遞減規律成立的條件;邊際產量曲線與總產量曲線之間的關系;邊際產量曲線與平均產量曲線之間的關系。

3、應用:單一可變要素合理投入區的確定;在合理投入區中,平均產量曲線和邊際產量曲線的特征。

四、兩種可變生產要素的生產函數

1、掌握:等產量曲線;等產量曲線的特征;邊際技術替代率的含義;邊際技術替代率遞減規律。

2、領會:兩種可變生產要素的合理投入區;邊際技術替代率遞減規律的原因;邊際技術替代率與等產量曲線的斜率。

3、應用:等產量曲線的特征及其經濟含義;舉例說明邊際技術替代率遞減規律。

五、生產要素最優組合

1、掌握:等成本方程;生產要素最優組合的條件;(3)生產擴展曲線。

2、領會:等成本線變動的原因和結果;生產要素最優組合的含義;生產要素最優組合條件的經濟含義;廠商利潤最大化與生產要素最優組合之間的關系。

3、應用:利用等成本方程和等產量曲線確定生產要素最優組合。

第五章 廠商的成本與收益

一、成本概念

1、掌握:機會成本;會計成本;顯性成本;隱性成本;會計利潤;經濟利潤。

2、領會:機會成本與會計成本之間的區別;短期成本與長期成本的區分。

3、應用:舉例說明機會成本在經營決策中的應用。

二、短期成本曲線

1、掌握:短期總成本;不變成本;可變成本;平均成本;平均不變成本;平均可變成本的定義;邊際成本。

2、領會:短期總成本、不變成本和可變成本之間的關系;平均成本與平均不變成本和平均可變成本之間的關系;邊際成本曲線與總成本曲線和可變成本曲線之間的關系;邊際成本曲線與平均成本曲線和平均可變成本曲線之間的關系。

3、應用:短期成本曲線的變動規律與短期產量變動規律之間的關系;利用邊際成本曲線說明短期平均可變成本曲線的形狀。

三、長期成本曲線

1、掌握:長期總成本;長期平均成本;長期邊際成本;規模經濟;規模不經濟;規模收益遞增;規模收益不變;規模收益遞減。

2、領會:長期總成本、平均成本和邊際成本曲線的變動特征;規模經濟狀況與長期平均成本曲線的形狀之間的關系。

3、應用:長期總成本曲線的推導過程;長期平均成本曲線的推導;長期邊際成本曲線與長期總成本、長期邊際成本與長期平均成本曲線之間的關系;導致規模經濟和規模不經濟的原因。

四、廠商收益與利潤最大化原則

1、掌握:總收益;平均收益;邊際收益;廠商利潤最大化原則。

2、領會:價格不變條件下,廠商的總收益、平均收益和邊際收益曲線;廠商面臨一條向右下方傾斜的需求曲線時,廠商的總收益、平均收益和邊際收益曲線。廠商利潤最大化原則的條件

3、應用:邊際收益等于邊際成本在決策中的應用。

第六章 市場理論

一、完全競爭市場

1、掌握:完全競爭市場結構基本特征;廠商均衡;完全競爭廠商的短期均衡條件;停止營業點;完全競爭廠商的長期均衡條件;成本不變行業;成本遞增行業;成本遞減行業;經濟效率。

2、領會:完全競爭廠商的平均收益曲線和邊際收益曲線;完全競爭廠商關閉點的確定;完全競爭廠商的短期供給曲線;完全競爭市場的短期供給曲線;完全競爭廠商的長期均衡的調整過程。

3、應用:完全競爭廠商的短期供給曲線的推導;完全競爭廠商的短期供給曲線向右上方傾斜;舉例說明成本不變行業、成本遞增行業成本遞減行業的長期供給曲線;完全競爭廠商效率的評價。

二、壟斷市場

1、掌握:壟斷市場的基本特征;

2、領會:行業中出現壟斷的原因;壟斷廠商的平均收益和邊際收益曲線及其相互關系。

3、應用:壟斷廠商的短期和長期均衡;壟斷市場與完全競爭市場經濟效率的比較分析。

三、壟斷競爭市場

1、掌握:壟斷競爭市場的基本特征;產品差異;壟斷競爭廠商的短期均衡條件;壟斷競爭廠商的長期均衡條件。

2、領會:壟斷競爭廠商面臨的需求曲線及平均收益曲線和邊際收益曲線;壟斷競爭廠商的短期均衡。

3、應用:壟斷競爭廠商的長期調整及其長期均衡;壟斷競爭市場與完全競爭市場經濟效率的比較分析。

四、寡頭壟斷市場

1、掌握:寡頭市場的基本特征;卡特爾。

2、領會:古諾模型;折彎的需求曲線模型;卡特爾模型;寡頭市場的效率。

3、應用:運用古諾模型描述經濟現象;運用折彎的需求曲線模型描述經濟現象;舉例說明卡特爾形成的經濟動機及其不穩定的原因。

第七章 要素市場理論

一、廠商對生產要素的需求

1、掌握:引致需求;廠商使用生產要素的利潤最大化原則;要素的邊際產品價值。

2、領會:完全競爭市場條件下廠商使用生產要素的利潤最大化條件。

3、應用:完全競爭條件下的要素需求曲線;完全競爭廠商對要素需求曲線向右下方傾斜的原因。

二、勞動的供給決策

1、掌握:勞動的供給曲線;均衡工資率。

2、領會:勞動供給曲線向后彎曲的原因;勞動的市場需求曲線和市場供給曲線。

3、應用:利用無差異曲線分析推導勞動的供給曲線;利用勞動的市場需求曲線和市場供給曲線說明均衡工資率的決定。

三、資本的供給和利息率的決定

1、掌握:資本;利息率;均衡利息率。

2、領會:資本的特點;資本的需求曲線;資本的供給曲線。

3、應用:利用資本的供求均衡分析均衡利息率的決定。

四、土地的供給和地租率的決定

1、掌握:地租率;租金;準租金。

2、領會:土地的需求曲線;土地的供給曲線;地租率取決于土地上生產出來的產品的價格;用圖形說明準租金的含義。

3、應用:土地的需求和供給的相互作用決定均衡的地租率;具有垂直供給曲線的要素價格決定因素。

第八章 一般均衡論和福利經濟學(選考)

一、一般均衡理論基本思想

1、掌握:局部均衡分析;一般均衡分析;一般均衡價格;瓦爾拉斯定律。

2、領會:一般均衡理論的基本思想;一般均衡存在性。

二、經濟效率和帕累托最優標準

1、掌握:帕累托最優狀態;帕累托增進;埃奇沃斯框圖;產品轉換曲線;產品轉換率。

2、領會:交換符合帕累托最優標準的條件;生產符合帕累托最優標準的條件;生產與交換符合帕累托最優標準的條件;產品轉換曲線的特征及其含義。

3、應用:運用埃奇沃斯框圖說明達到帕累托最優狀態的條件。

三、完全競爭市場符合帕累托最優標準

1、掌握:“看不見的手”原理的含義。

2、領會:“看不見的手”發揮作用的條件。

3、應用:論證完全競爭市場的一般均衡狀態符合帕累托最優標準。

第九章 市場失靈與微觀經濟政策

一、壟斷

1、掌握:行業的重新組合;反壟斷法;價格管制;價格和數量管制;自然壟斷。

2、領會:壟斷所造成的社會成本;政府管制價格的確定;自然壟斷行業的價格和數量管制。

3、應用:對壟斷采取的經濟政策。

二、公共物品的特性

1、掌握:公共物品;非排他性;非競爭性;“免費乘車者”問題。

2、領會:公共物品的特征;公共物品的需求曲線。

3、應用:公共物品何以造成市場失靈;公共物品最優供給量的確定。

三、外部經濟影響

1、掌握:外部經濟影響或外在性;正向外部影響;負向外部影響;私人成本;社會成本;科斯定理。

2、領會:外部經濟影響對資源配置效率的影響;科斯定理對解決外部影響的意義。

3、應用:矯正外部經濟影響的政策。

第十章 國民收入核算

一、宏觀經濟學研究的主要內容

1、掌握:宏觀經濟學。

2、領會:宏觀經濟學研究的主要內容。

二、國民收入核算方法

1、掌握:國內生產總值(GDP);國內生產凈值;國民收入;個人收入;個人可支配的收入;名義GDP;實際GDP;兩部門經濟中的國民收入核算恒等式;三部門經濟中的國民收入核算恒等式;四部門經濟中的國民收入核算恒等式。

2、領會:國民收入核算的支出方法和收入方法;核算國內生產總值時需要注意的問題;國內生產總值、國內生產凈值、國民收入、個人收入和個人可支配的收入這五個收入量之間的相互聯系。

三、價格總水平

1、掌握:GDP折算指數;消費價格指數;名義變量;實際變量。

2、領會:價格總水平的測算。

四、國民收入核算與總需求和總供給分析

1、掌握:總需求曲線;總供給曲線。

2、領會:總需求或總支出的構成因素;總供給或總收入的構成因素。

3、應用:國民收入核算恒等式與均衡條件之間的聯系和區別;投資與儲蓄相等是兩部門經濟國民收入決定的基本均衡條件。

第十一章 簡單國民收入決定

一、消費函數和儲蓄函數

1、掌握:消費函數;消費曲線;平均消費傾向;邊際消費傾向;邊際消費傾向遞減規律;線性消費函數;自主消費;引致消費;儲蓄函數;儲蓄曲線;平均儲蓄傾向;邊際儲蓄傾向;線性儲蓄函數。

2、領會:消費函數與儲蓄函數之間的關系。

3、應用:邊際消費傾向遞減規律及其影響。

二、均衡國民收入決定

1、掌握:兩部門經濟產品市場均衡的條件;三部門經濟產品市場均衡的條件。

2、領會:在兩部門經濟中,總支出等于總收入決定均衡國民收入的過程;在兩部門經濟中,投資等于儲蓄決定均衡國民收入的過程;在三部門經濟中,總支出等于總收入決定均衡國民收入的過程。

3、應用:在三部門經濟中,均衡國民收入變動的原因及其政策含義。

三、乘數理論

1、掌握:投資乘數;政府購買乘數;稅收乘數;平衡預算乘數。

2、領會:投資乘數定理;政府購買乘數定理;稅收乘數定理;平衡預算乘數定理。

3、應用:投資變動對國民收入的乘數效應以及投資乘數定理成立的條件。

第十二章 產品市場與貨幣市場的一般均衡

一、投資函數

1、掌握:資本的邊際效率;投資;重置投資;凈投資;投資函數;投資曲線;自主投資;引致投資。

2、領會:影響資本的邊際效率的因素。

3、應用:分析影響投資的因素。

二、IS曲線

1、掌握:IS曲線;IS曲線的代數方程。

2、領會:兩部門經濟的IS曲線的推導及其特征;三部門經濟的IS曲線的推導過程。

3、應用:利用IS曲線說明產品市場的均衡調整過程;IS曲線的移動及其政策含義。

三、利息率的決定

1、掌握:貨幣的需求或流動偏好;貨幣的交易需求;貨幣的預防或謹慎需求;貨幣的投機需求;流動偏好陷阱;貨幣供給;貨幣市場的均衡條件。

2、領會:引起貨幣需求的三種動機;貨幣的供給曲線。

3、應用:貨幣需求函數的決定及其貨幣需求曲線的變動;貨幣需求與貨幣供給的相互作用決定均衡利息率;貨幣的需求或供給變動對均衡利息率的影響;流動偏好陷阱對市場均衡利息率決定的影響。

四、貨幣市場的均衡:LM曲線

1、掌握:LM曲線;LM曲線的代數方程。

2、領會:LM曲線的推導過程;利用LM曲線說明貨幣市場的均衡調整過程。

3、應用:貨幣需求和貨幣供給變動對LM曲線的影響及其政策含義。

五、IS-LM分析

1、掌握:IS-LM模型;IS-LM模型的公式;產品和貨幣市場同時均衡的條件。

2、領會:產品和貨幣同時處于均衡的調整過程。

3、應用:IS曲線和LM曲線變動對均衡收入和均衡利息率的影響及其政策含義。

六、總需求決定理論的基本框架

1、掌握:凱恩斯三大心理規律。

2、領會:總需求決定理論的基本框架和主要內容。

3、應用:凱恩斯理論利用三大心理規律對蕭條作出的解釋以及政策對策。

第十三章 宏觀經濟政策

一、宏觀經濟政策概述

1、掌握:宏觀經濟政策的四大目標;充分就業;價格水平穩定;經濟增長;國際收支平衡;失業率;季節性失業、摩擦性失業、結構性失業和周期性失業;蕭條區域、古典區域和中間區域。

2、領會:各種經濟政策目標。

3、應用:宏觀經濟政策的理論基礎及其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的有效性。

二、財政政策

1、掌握:財政收入;財政支出;財政預算;公債;財政制度自動穩定器;財政政策;相機抉擇財政政策;緊縮性財政政策和擴張性財政政策;政策滯后;擠出效應。

2、領會:財政制度的自動穩定作用。

3、應用:財政政策運用及其制約因素分析。

三、貨幣政策

1、掌握:中央銀行;中央銀行的主要職能;商業銀行;法定準備率;再貼現;貨幣政策;相機抉擇貨幣政策;存款創造乘數;公開市場業務。

2、領會:法定準備金制度;再貼現制度;中央銀行對商業銀行信貸業務的監管;貨幣政策的三大手段;存款創造乘數;貨幣政策的其他手段:道義勸說、嚴格或放寬信貸條件和貼現配額。

3、應用:貨幣政策的運用及其局限性。

第十四章 總需求與總供給分析

一、總需求曲線

1、掌握:總需求曲線;總需求函數。

2、領會:總需求曲線向右下方傾斜的原因;導致總需求曲線移動的原因及其對總需求的影響。

3、應用:通過總支出與總供給均衡的45°線分析說明總需求曲線;總需求曲線變動的原因及其政策含義。

二、總供給曲線

1、掌握:總供給曲線;總供給函數;貨幣工資和實際工資;短期總供給曲線。長期總供給曲線。

2、領會:短期供給曲線的特征。長期總供給曲線的特征;導致總供給曲線移動的原因。

三、總需求與總供給的均衡

1、掌握:總需求與總供給均衡;滯漲。

2、領會:總需求與總供給的均衡決定均衡收入和價格總水平;短期內,總需求變動對均衡收入和價格總水平的影響。長期內,總需求變動對均衡收入和價格總水平的影響。

3、應用:總需求曲線與短期及長期總供給曲線的均衡分析;短期和長期總供給曲線同時使用的政策含義。

第十五章 通貨膨脹理論

一、通貨膨脹的類型及其影響

1、掌握:通貨膨脹;溫和通貨膨脹、奔騰通貨膨脹和超級通貨膨脹;平衡和不平衡通貨膨脹;未預料到的和預料到的通貨膨脹;通貨膨脹的收入財富分配效應;通貨膨脹的產出和就業效應。

2、領會:通貨膨脹;通貨膨脹對收入和財富分配產生的影響;通貨膨脹對就業和產量產生的影響。

3、應用:通貨膨脹的利與弊。

二、通貨膨脹的成因

1、掌握:需求拉動的通貨膨脹;成本推進的通貨膨脹;工資推進的通貨膨脹;利潤推進的通貨膨脹;進口成本推進的通貨膨脹;需求和成本混合推進的通貨膨脹;通貨膨脹慣性;預期。

2、領會:造成需求拉動的通貨膨脹的具體原因;造成成本推進通貨膨脹的主要原因;人們對通貨膨脹的預期會導致通貨膨脹具有慣性。

3、應用:需求拉動通貨膨脹的過程;成本推進通貨膨脹的過程;需求拉動和成本推進相互作用推動通貨膨脹過程。

三、菲利普斯曲線

1、掌握:價格調整曲線或菲利普斯曲線;簡化的價格調整方程的公式。

2、領會:價格調整曲線的政策含義;價格調整方程表示的經濟變量之間的關系。

3、應用:通貨膨脹率與失業率之間出現交替關系的原因。

第十六章 經濟增長理論

一、經濟增長

1、掌握:經濟增長;經濟增長率。

2、領會:理解經濟增長需要注意的問題;經濟增長率的分解公式。

3、應用:分析導致經濟長期增長的因素及其政策;用余值法測算生產率提高對產出增長的貢獻。

二、新古典增長模型

1、掌握:新古典增長模型的主要假定條件;資本廣化;資本深化。

2、領會:新古典增長模型的基本公式及其含義。

3、應用:分析說明新古典增長模型穩定增長的條件;新古典增長模型對不發達經濟的意義。

對考核要求的說明:

(1)掌握是指回憶學過的知識材料的能力。這些知識包括具體事實、方法、過程、形式、結構、背景、基本概念、原則和理論等。

(2)領會是指把握知識材料所包含的意義,并將它們內在化和系統化的能力??梢酝ㄟ^三種形式考察經領會了知識材料的意義:一是轉換,即學生能夠用自己的語言或其它方式來表達所學的內容,比如復述課文;二是解釋,即對一項學習內容加以說明或概述,如說明化學元素周期表中各項內容的含義;三是推斷,即預測事物的發展趨勢,如在實驗過程中推想可能出現的結果。

(3)運用是指把抽象的概念、原理、方法和理論應用于新的特定情境的能力。

更多學歷考試信息請查看學歷考試網

由于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易賢網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和咨詢回復僅供參考,敬請考生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和咨詢為準!

2026國考·省考課程試聽報名

  • 報班類型
  • 姓名
  • 手機號
  • 驗證碼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人才招聘 | 網站聲明 | 網站幫助 | 非正式的簡要咨詢 | 簡要咨詢須知 | 新媒體/短視頻平臺 | 手機站點 | 投訴建議
工業和信息化部備案號:滇ICP備2023014141號-1 云南省教育廳備案號:云教ICP備0901021 滇公網安備53010202001879號 人力資源服務許可證:(云)人服證字(2023)第0102001523號
云南網警備案專用圖標
聯系電話:0871-65099533/13759567129 獲取招聘考試信息及咨詢關注公眾號:hfpxwx
咨詢QQ:1093837350(9:00—18:00)版權所有:易賢網
云南網警報警專用圖標
未满十八18勿进黄网站免费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