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聘信息
研究人員2名,博士后2名, 要求博士學位,“211”及“985”高校畢業。
工作地點:云南省昆明市學府路88號, 郵編: 650223
專業要求:化工、有機化學、生物化工及相關專業。
研究內容:生物質熱化學(預處理,氣化,水解,液化,燃燒等)和生物化學轉化及離子液體和納米催化劑。
申報條件:具有化工,有機化學,機械,農業工程和生化工程及相關專業博士以上學歷,具有生物質或煤的化學轉化(氣化,水解,熱解,液化,燃燒等)或水熱化學和綠色化學(離子液體和超臨界流體)研究經歷。具有獨立工作能力,有在高水平國際刊物發表論文及申請課題的成功經歷或能力。
報名時間: 2011年1月31日前優先考慮(或直到找到滿意的人為止)。
聯系方式: 人事教育處
聯系人:陳志云, 劉志秋
地址:云南省勐臘縣勐侖鎮 郵編: 650223
電話: 0691-8716663, 0691-8715454
傳真:0691-8715070
E-mail:czy@xtbg.org.cn; lzhq@xtbg.org.cn
發送郵件的同時必須抄送方真研究員: zhenfang@xtbg.ac.cn
方真研究員聯系電話:08715163360
單位網址:http://www.xtbg.ac.cn
方真研究員簡介
方真 生物能源,生物冶煉和納米技術
方真博士導師教授, 中國農大生物和農業工程博士,加拿大麥吉爾(McGill)大學材料工程博士。主要從事:熱化學和生物化學轉化生物質為生物能源和附加值高的產品。同時,研究合成納米催化劑以促進生物質轉化。
他有在國內外著名大學和研究所從事22年(其中12年在西班牙,日本和加拿大)生物能源和納米技術的研究經驗。他發現在高壓熱水中纖維素能完全溶解并水解,此項研究獲"95 Most-Cited I&EC Research Publications"(Dissolution and Hydrolysis of Cellulose in Subcritical and Supercritical Water:引用已達182次-scopus)。首度發明將木材在熱水中快速完全溶解和水解的技術,為生物質的冶煉開辟了一新的研究領域(Noncatalytic Fast Hydrolysis of Wood; Complete Dissolution and Hydrolysis of Wood in Hot Water)。他有44篇(54 papers including accepted and submitted;其中29篇為第1作者)論文,發表于國際著名的能源化工或材料工程刊物,如AIChE Journal, Combust Flame, Int J Hydrogen Energy, Bioresource Technol, J Supercrit Fluid, Nanotech, Fuel, Energy, Energ Fuel, Ind Eng Chem Res, J Am Ceram Soc, Proc Combust Inst, Environ Sci Tech等。論文引用總次數828,其中他人引用622次, H指數16-scopus,篇均論文引用18.8。作為第一發明人或本小組的發明,申請中國授權發明專利15個, 2個PCT國際及1個美國發明專利。專著4部,其中作為唯一作者,撰寫2部由國際上出版的英文書(Rapid production of micro- and nano-particles using supercritical water; Complete dissolution and oxidation of organic wastes in water),包括2010年由世界最大的科技圖書出版社Springer出版的世界第一部系統介紹用超臨界水快速合成納米材料用于生物質冶煉的專著。4個書的章節,15篇中文核心期刊,31 篇會議論文集, 27個特邀報告, 14個口頭報告和墻報及3篇報告。
研究方向
1、納米催化劑的合成及應用,包括催化小桐子油制備生物柴油,催化副產甘油水熱合成乳酸,催化木質纖維素的水解生產可發酵糖等;
2、水熱法水解纖維素、木質纖維素生產可發酵糖、有機酸等;
3、酸性離子液體催化劑的研發與應用(催化木質纖維素的高效水解);
4、貴金屬催化劑的合成及其催化生物質制備氫氣;
5、微生物發酵法轉化副產甘油生產乳酸、丙二醇等化學品,微生物發酵法轉化質纖維素水解產物生產醇、酮、有機酸及其它次級代謝產物;
6、木質素的開發及其應用。
在研課題
1、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海外杰出人才引進項目,“生物質熱化學轉化,小桐子油的改質及在柴油機中的應用”(200萬元,2007~2011)。
2、中國科學院生命科學與生物技術局西部引杰計劃“水熱溶解和轉化木質纖維素生物質為生物燃料”(350萬元,2008~2012)。
3、中國科學院知識創新工程重要方向項目“生物制造關鍵技術研究與重要產品開發”的子課題“木質纖維素高效轉化技術與應用”(40萬元,2010.1~2010.12)。
4、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小桐子生物柴油及副產物甘油產業化關鍵技術”(35萬元,2010~2013)。
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簡介
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以下簡稱版納植物園),1959年在著名植物學家蔡希陶教授領導下創建,是目前我國最大和保存物種最多的植物園。在其發展的50年中,經歷了數次的體制調整,版納植物園于1996年從昆明植物研究所劃出、與原昆明生態研究所合并成為中科院的一個獨立研究機構。
經中科院確認,版納植物園以保護生物學和森林生態系統生態學為其學科發展方向,以熱帶植物資源開發和生物多樣性保護為主要科研任務。為滿足西部大開發的需要,開設創新研究組:生物能源研究組,能源植物分子育種研究組,植物分子生物學研究組等?,F已成為國家知識創新基地,在職職工298人,其中:研究員21人、具有副高級職稱人員42人、中級職稱人員58人,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獎獲得者1人,中國科學院“百人計劃”獲得者十人。具有生態學專業博士學位授予權和生態學、植物學專業碩士學位授予權,博士生導師18人,碩士生導師25人,外籍導師3人,在讀研究生每年穩定在200人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