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刑 法
學習目的和要求:過對刑法理論的學習,掌握和了解我國刑法對犯罪概念、犯罪構成、犯罪的構成要件、刑罰、刑罰的具體運用等基本問題,從而掌握刑法的精神和內在實質,嚴格執行刑法,自覺維護社會公共秩序,同各種犯罪行為作斗爭。
第一節 刑法的任務、基本原則和適用范圍
一、刑法的任務
我國刑法第2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的任務,是用刑罰同一切犯罪行為作斗爭,以保衛國家安全,保衛人民民主專政的政權和社會主義制度,保護國有財產和勞動群眾集體所有的財產,保護公民私人所有的財產,保護公民的人身權利、民主權利和其他權利,維護社會秩序、經濟秩序,保障社會主義建設順利進行?!庇纱丝梢?,我國刑法的任務包括以下四個方面:
一是保衛國家安全、保衛人民民主專政的政權和社會主義制度。國家安全、政權牢固、社會主義制度不斷進步和完善是國家利益得到保障的要求,也是廣大人民群眾利益得到保障的基本要求。因此通過打擊犯罪活動,維護國家安全、穩定政權基礎、鞏固社會主義制度是刑法的首要任務。
二是保護社會主義經濟基礎。刑法規定了各種侵犯財產、破壞社會主義經濟秩序的罪名及其處罰,從而更有力地維護了我國社會主義經濟基礎。
三是保障公民的人身權利、民主權利和其他權利。我國是社會主義國家,人民是國家的主人,因此對人民享有的各項權利必須進行有力的刑法保護,使人民的主人翁地位得到切實體現。
四是維護社會經濟秩序。社會經濟秩序的穩定和良好,是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經濟發展的必要條件。因此刑法必須把維護社會經濟秩序作為重要任務來完成。
二、刑法的基本原則
(一)罪刑法定原則
罪刑法定原則是指定罪和量刑都必須以法律規定為依據,法無明文規定不得定罪,法無明文規定不得適用刑罰的基本準則。我國刑法第3條明文規定:“法律明文規定為犯罪行為的,依照法律定罪處刑;法律沒有明文規定為犯罪行為的,不得定罪處刑?!?/P>
(二)刑法面前人人平等原則
刑法面前人人平等原則是指對任何人犯罪,在適用法律上都一律平等,都應受到法律的追究,不允許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權的基本準則。
(三)罪刑相適應原則
罪刑相適應原則是指犯罪的輕重與刑法處罰的輕重相適應,重罪重判,輕罪輕判,罪與刑要相適應,罪與刑要相均衡的基本準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