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
學習目的和要求:習本章內容應重點掌握“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發展過程和科學內涵,掌握“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歷史地位和如何貫徹執行。
第一節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時代背景和歷史地位
一、“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時代背景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有著深刻的時代背景,是對時代提出的重大歷史課題的把握和l目答。在世紀之交,我們黨面臨的形勢、任務和環境發生了深刻而復雜的變化:和平與發展仍是時代的主題;世界科學技術處在新的重大突破之中;經濟全球化進程不斷加快;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有新的發展,各種社會思潮相互激蕩,綜合國力的競爭日趨激烈;西方敵對勢力加緊實施“西化”和“分化”我國的戰略圖謀;世界社會主義處于低潮;一些長期執政的大黨、老黨紛紛失掉政權。國際環境的重大而深刻的變化,使我們黨面臨新的挑戰和考驗,“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正是在這一背景下形成的。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基礎是:(1)“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是在科學判斷黨的歷史方位的基礎上提出來的;(2)“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是在對當今國際局勢作出科學判斷的基礎上形成的;(3)“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是在對當代中國國情的科學認識的基礎上形成的;(4)“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是在對黨的現狀科學分析的基礎上形成的。
二、中國共產黨80多年奮斗歷程的經驗總結
中國共產黨成立以來的80多年,是把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實踐相結合而不斷追求真理,開拓創新的80多年,是為民族解放、國家富強和人民幸福而不斷經受考驗、發展壯大的80多年。80多年來,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取得了舉世公認的巨大成就,積累了豐富的歷史經驗。中國共產黨80多年奮斗經驗的科學總結主要有:
1.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堅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仡欀袊伯a黨80多年的實踐活動,總結黨的歷史,得出的最基本的經驗就是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堅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
2.緊緊依靠人民群眾,從人民群眾中汲取前進的不竭力量。這是關系黨的生死存亡的最根本的經驗之一,是黨戰勝各種困難和風險、不斷取得事業成功的根本保證。
3.自覺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不斷增強黨的創造力、凝聚力和戰斗力。我們黨之所以能保持奮發向上、與時俱進的勃勃生機,一個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它能夠結合每一階段的中心任務,自覺地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不斷增強黨的創造力、凝聚力和戰斗力,從而使自己始終順應時代的要求,反映人民的意志。
三、“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歷史地位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是同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一脈相承而又與時俱進的科學體系,是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發展的最新成果,反映了當代世界和中國的發展變化對黨和國家工作的新要求。
(一)“三個代表”是立黨之本、執政之基、力量之源
中國共產黨80多年的經驗總結出一條堅定不移的結論:我們黨必須始終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始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始終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三個代表”是我們黨的立黨之本、執政之基、力量之源。
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堅持和貫徹“三個代表”是把我們的偉大事業推向前進,進一步固本強基,進一步提高執政水平,進一步擴大和發展的力量之源。只有這樣,我們黨才能立于不敗之地,帶領人民群眾不斷前進。從歷史發展過程來看,“三個代表”過去是、現在是、將來也必定是我們的立黨之本、執政之基、力量之源。
(三)“三個代表”是推進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行動指南
“三個代表”創造性地運用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提出了社會發展規律與人民的歷史主體地位、黨的建設與社會主義建設的辯證關系,深化了我們對黨的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和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豐富和發展了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是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際相結合的最新理論成果,是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行動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