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事業單位考試公共基礎知識 第一編 政 治
第一章 馬克思主義哲學基本原理
學習目的和要求:馬克思主義哲學是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習馬克思主義哲學要弄清馬克思主義哲學是一門什么樣的科學,掌握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觀點和理論體系,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唯物論、辯證法、認識論、實踐論和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內容。本章的學習要重點掌握哲學的基本問題,物質與意識的辯證關系,主觀能動性與客觀規律性的辯證關系,唯物辯證法的三大規律和四對范疇,認識與實踐的辯證關系,歷史觀的基本問題和兩種根本對立的歷史觀等內容。
第一節 哲學和馬克思主義哲學
一、哲學和哲學的基本問題
哲學是關于世界觀的學說,是理論化、系統化的世界觀,即人們關于人與世界關系的總的看法或根本觀點,是人類自然知識、社會知識和思維知識的抽象概括和總結,是人們世界觀的理論表現形態。哲學既是一種理論體系,也是社會意識的一種形式,屬于意識形態范疇,是思想上層建筑的組成部分。
哲學的基本問題是物質和意識的關系問題或者說是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
哲學的基本問題包括兩個方面:第一個方面是關于物質和意識誰是第一性、誰是第二性的問題,即是物質派生意識,還是意識派生物質的問題。物質和意識誰是第一性、誰是第二性的問題是劃分哲學史上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的根本依據。凡是主張物質、存在是世界的本質,物質決定意識的哲學,就是唯物主義;相反,認為意識、思維是世界的本質,物質是意識的產物或表現的哲學,即唯心主義。
哲學基本問題的第二個方面是物質和意識是否具有統一性的問題,即人的意識能否認識和反映物質世界的問題。這是劃分哲學史上的可知論和不可知論的根本依據。凡是認為人的意識能夠認識和反映物質世界的是可知論;反之,凡是認為人的意識不能認識和反映物質世界的是不可知論。哲學基本問題的兩個方面是相互聯系和相互制約的,其中物質和意識誰是第一性、誰是第二性的問題是決定性的方面。
物質和意識的關系問題之所以是哲學的基本問題,是因為它貫穿于包括社會歷史觀在內的全部哲學問題之中,是人們認識世界的歷史起點,也是哲學的邏輯起點,其他所有哲學問題都是從這個問題中派生出來。
二、馬克思主義哲學是哲學史上的革命性變革
馬克思主義哲學,是近代自然科學發展的產物,是近代社會實踐和階級斗爭的產物,是人類全部思想史的總結,也是馬克思、恩格斯等偉大理論家努力探索的成果。
17世紀以來,在自然科學領域中,能量守恒和轉化定律、達爾文生物進化論、細胞學說等三大學說的創立,證明了自然界及人類社會的唯物和辯證的性質。
19世紀初,歐洲的工業革命使社會生產力得到了巨大的發展,同時也使根源于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各種社會矛盾日益顯現,階級對立和沖突日趨尖銳化。以英國的憲章運動、法國的里昂工人起義和德國的西里西亞紡織工人起義為標志的歐洲工人運動蓬勃興起,從此,無產階級登上了社會歷史舞臺。
在社會科學領域,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法國空想社會主義、德國古典哲學特別是黑格爾辯證法和費爾巴哈唯物主義,成為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直接理論來源。
偉大的思想家、革命家馬克思和恩格斯,對資本主義社會經濟、政治和文化生活進行了深人考察,及時總結了工人斗爭的經驗,對前人的思想成果進行了總結,吸取了黑格爾辯證法的“合理內核”和費爾巴哈唯物主義的“基本內核”,創立了嶄新的、科學的世界觀。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產生,是哲學史和思想史上的一場革命性變革。
三、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特征
馬克思主義哲學,即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是唯物論與辯證法的統一,唯物主義自然觀和唯物主義歷史觀的統一,是關于自然界、人類社會和人類思維發展最一般規律的科學。
同以往的哲學相比,馬克思主義哲學具有鮮明的階級性、徹底的實踐性、徹底的革命性和真正的科學性四個特征。在四個特征中,階級性和實踐性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兩個最顯著的特征。其中,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本質特征是它的實踐性。因為實踐性是馬克思主義哲學區別于其他哲學的最主要特征,馬克思、恩格斯曾把自己所創立的哲學稱為“實踐的唯物主義”。他們第一次引入并科學地論證了實踐的觀點,強調人們認識世界的目的在于改造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