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音】bào cán shǒu quē
【成語故事】西漢著名文學家劉向的小兒子劉歆在漢哀帝時任騎都尉,奉車光祿大夫,他向漢哀帝建議派專人研究《左傳》,同行十分不滿意,他指責他們因循守舊,抱殘守缺,最后被同行聯合排擠出京城,只好去做河內郡太守。
【出處】參見“保殘守缺”。
【解釋】抱著殘缺陳舊的東西不放。形容思想保守,不求改進。
【用法】作謂語、賓語、定語、狀語;形容人守舊
【相近詞】因循守舊、墨守成規、故步自封
【反義詞】推陳出新、自我作故、標新立異
【成語造句】
◎這些似乎都是抱殘守缺,匯集眾說而成。
◎各族業余演員們創造性的實踐證明,他們既不是盲目崇拜洋教條的民族虛無主義者,也不是抱殘守缺的民族復古主義者,這是由于他們同勞動人民有著血肉的聯系,最了解和最能反映勞動人民的愿望和要求,因此也最能找到為群眾所喜愛的表現形式。
更多信息請查看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