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物流管理》課程的實踐教學目標分析
按照我院對人才的培養定位,結合物流工程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的要求(注重突出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的培養),《企業物流管理》課程的教學目標如下:通過本課程的教學,使學生正確理解企業物流管理的相關概念、掌握基本原理、方法和模型,并能將相關的理論、方法和技術用于分析企業物流管理的實際問題,綜合應用相關的工具解決各類企業的物流管理問題,以達到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與獨立發現分析并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5]。對于物流工程專業的教學而言,實踐教學是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主要方式,是體現高等教育質量的一個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由于物流相關學科的建設周期比較短,且物流具有多學科融合的特點[6],使物流類專業的實踐教學還處于探索階段。各個院校在物流相關學科的建設過程中一般是借助原有優勢學科的基礎條件[6],構建具有自身特色的物流實踐教學體系。我院《企業物流管理》課程的實踐教學在強調與理論教學銜接的同時,重視技術工具的熟練使用,以更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7]。我院《企業物流管理》優秀課程實踐教學的目標可概括如下:①培養學生掌握相關方法、技術和模型的基本原理和要點的能力。②培養學生掌握實踐教學具體步驟的能力,使學生能利用相應的技術工具完成實踐教學環節的任務。③培養學生通過對現象的觀察來發現問題、分析并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學生能將實踐教學的感性認識升華到一定的理論高度。④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同時注重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增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企業物流管理》課程的實踐教學體系構建
《企業物流管理》課程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應該與物流類專業的定位和培養目標相一致,以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為目的,以系統、全面和可行性為原則[4]。在結合我院《企業物流管理》優秀課程項目建設過程中已開展的實踐教學試點工作取得的經驗和借鑒其他兄弟院校成功的實踐教學成果的基礎上,考慮我系現有的教學資源和師資配備,設計出滿足該課程教學要求的實踐教學體系如圖1所示。此實踐教學體系包括了該課程的4大類實踐教學項目和每類實踐教學項目對應的實踐教學內容。下面詳細分析該課程體系的實踐教學項目與內容、教學方法與流程。
1《企業物流管理》課程實踐教學項目與內容
1.1實驗類項目與內容配合《企業物流管理》課程的理論教學環節進行形式多樣的實驗教學項目的設計,內容主要包括企業物流管理流程設計實驗、單設施重心法選址系統的設計與實現實驗、庫存控制基本原理實驗和生產物流的時間組織實驗等。這些實驗類項目可提高學生參與實踐教學的自主性能動性和創造性,達到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目標[4]。關于前三個實驗項目的教學目標、所用到的實驗技術工具可詳見相關文獻[4,8]。下面以生產物流時間組織實驗項目的實驗目的、實驗所用到的技術工具和實驗內容的分析為例進行說明。生產物流時間組織實驗的教學目標主要有:①掌握生產物流時間組織的三種典型移動方式的特點;②掌握不同移動方式下生產周期的計算公式,并能結合實際問題進行求解,能繪制加工示意圖;③掌握含運輸時間的生產物流時間組織的生產周期公式的推導;④掌握生產物流時間組織系統的算法流程,能夠設計生產物流時間組織系統,該系統不僅能計算生產周期,而且能精確繪制加工和搬運甘特圖。生產物流時間組織實驗所用到的技術工具包括:①系統開發平臺:MicrosoftWindowsXP;②開發工具:VisualBasic6.0;③程序算法流程圖設計工具、加工與搬運示意圖繪制工具:MicrosoftVisio2003;④報告撰寫工具:MicrosoftWord2003。生產物流時間組織實驗所要完成的內容包括:①結合相關文獻的研究成果,在給出一定的假設條件下,讓學生推導含運輸時間的生產過程時間組織生產周期的計算公式;②利用相應的計算公式和圖形繪制工具,完成實驗背景資料中生產周期問題的計算;③分析生產過程時間組織系統的功能模塊,系統的算法流程,并完成系統的設計(要求開發的系統界面友好、數據有效性驗證符合規范要求),用②中計算出的結果數據驗證程序的正確性;④利用開發的程序,繪制背景資料中可行方案的加工與搬運圖形,并借助該圖形分析最少的搬運次數。
1.2調查分析類項目與內容調查分析類項目與內容設計考慮的要點是強調學生能有效利用理論教學所學到的原理、方法和模型,突出學生在調查中自主參與、與人合作、創新能力的培養。調查分析類項目主要包括:某企業物流戰略的調研與分析、供應商選擇方法的應用與比較、某企業庫存管理與控制情況調研與分析和某大型企業物流管理信息系統和物流信息技術的應用情況調研等。
①某企業物流戰略的調研與分析。該項目的目的是讓學生了解該企業物流戰略的相關內容,并掌握該企業制定戰略的相關過程。項目的內容是調研某企業的物流戰略,并對該物流戰略定位進行分析,提出改進的方案或建議。項目的要求包括:首先,將學生進行分組,每五人一組;各組成員自行聯系,并調查當地的一家物流企業或者有物流戰略的生產企業,分析目前該企業所處的產業環境以及采取的相應企業戰略;針對企業發展的相關制約因素,分析該企業物流戰略在企業戰略中的層次和作用,并分析該物流戰略定位的合理之處以及不太合理的地方,并提出本組認為合理的物流戰略方案;針對本組的分析和設計結果,與企業管理人員溝通,聽取他們對分析結果的建議,之后改進相應的方案,如此反復直至得到管理人員的認可為止。每個小組將上述調研、分析、改進物流戰略的內容形成一個完整的分析報告。
②供應商選擇方法的應用與比較。該項目的目的是讓學生掌握供應商選擇方法的實際應用,對于多因素的綜合評價方法能利用Excel工具進行求解計算,并能對應用不同供應選擇方法得到的優質供應商做出評價,分析不同方法應用的特點和場合。項目的內容是選擇不同的供應商選擇方法,完成最優供應商的選擇,并分析不同方法選擇出的供應商的差別,比較不同方法應用的特點和場合。項目要求包括:首先,將學生進行分組,每五人一組;各組成員查閱相關材料,選擇一個綜合多種因素供應商選擇的案例,案例中生產企業選擇供應商時考慮的基本指標至少要包括產品質量、產品價格、交貨提前期3個基本因素,其他指標可能會涉及交貨可靠性、技術水平、售后服務、地理位置等,同時案例中要有每個供應商對應指標的相關數據(或者在本地選擇一家生產企業調研該企業在外購某種零件或部件時,選擇供應商的評價指標,并獲取各對應指標的實際數據);選擇不同的供應商選擇方法(其中至少要用采購成本比較法和TOPSIS方法,考慮實際情況可以再利用AHP和ANN方法),完成最優供應商的選擇(在用多因素綜合評價方法時,利用Excel軟件完成求解);最后分析不同方法選擇出的供應商的差別,比較不同方法應用的特點和場合。每個小組將上述分析、設計和對比的內容形成一個完整的報告。
③某企業庫存管理與控制情況調研與分析。該項目的目的是讓學生了解該企業庫存管理與控制的基本情況,掌握其在庫存管理與控制中采用的方法。項目的內容是選擇當地一家小型生產企業,對該企業的庫存管理與控制的基本情況進行調查,并選擇兩到三種物品,對其控制方法進行分析,包括訂貨量的確定、訂貨時間的確定、安全庫存的確定等,同時利用所學知識和方法分析企業對這些物品的庫存管理與控制是否合理。項目的要求包括:首先,學生以小組的方式開展調查工作,每五人一組;各組成員自行聯系,并調查當地的一家小型生產企業,了解該企業的庫存管理與控制的基本情況,并選擇兩到三種物品,對其控制方法進行分析;之后,利用所學知識和方法分析企業對這些物品的庫存管理與控制是否合理。對于不合理的物資庫存控制與管理方法,給出本組的改進建議;針對本組的分析結果和改進的設計方案,與企業管理人員溝通,聽取他們對分析結果和方案設計的建議,之后做出適當的調整,如此反復直至得到管理人員的認可為止。每個小組將上述調研、分析、改進的內容形成一個完整的分析報告,對于涉及用EOQ模型或其他控制模型計算的內容,要有詳細的計算過程和清晰的結果,做出規范的圖和表。
④某大型企業物流管理信息系統和物流信息技術的應用情況調研。該項目的目的是讓學生了解該企業物流管理信息系統和信息技術的應用情況,分析信息系統和物流信息技術的應用給企業帶來的益處。項目的內容是調研當地的一家大型企業,了解該企業物流管理信息系統和信息技術的應用情況。項目的要求包括:首先,學生以小組的方式開展工作,每五人一組;各組成員自行聯系,并調查當地的一家大型企業,了解該企業物流管理信息系統和信息技術的應用情況,分析信息系統和物流信息技術的應用給企業帶來的益處;其中,包括分析該企業物流信息系統的功能、體系結構;物流信息技術應用的種類和應用范圍;進行企業物流管理信息系統和信息技術效益分析;最后形成一個完整調研分析報告。
1.3認識實習類項目與內容在學生學習完《企業物流管理》課程的理論知識,對企業物流管理有一定了解后,可選擇一些有特點的生產企業或專門從事物流業務的企業、高校物流實驗室進行認識實習,增加學生的感性認知,提高學習學生的興趣。認識實習類項目主要包括:天津康師傅方便面生產基地、國藥控股天津物流中心、北京現代汽車有限公司、北京燕京啤酒有限公司、北京物資學院物流博物館等。①認識實習項目的要求和目的。實習要求:參加實習的學生必須每天對實習情況做日記,日記應準確反應實習當天的情況,包括實習時間、場所、崗位以及實習方式和實習內容等。實習的主要目的:通過認識實習使學生了解生產企業、物流服務企業的運作狀況,以及制造企業物流與流通領域物流的異同,熟悉物流設備以及物流設施,掌握企業先進的物流管理模式,培養學生將所學的《企業物流管理》知識同實際工作相結合的能力。②認識實習內容:參觀相關企業和高校實驗室;安排學生查閱相關文獻資料;結合企業和高校實驗室的參觀和文獻資料,撰寫認識實習報告。其中實習報告的包括:前言(實習背景和實習環境)、實習內容(實習過程和實習內容)、總結(實習體會、意見或建議)等內容。
1.4競賽類項目與內容通過組織學生參加校內與校外物流大賽,讓學生結合所學的《企業物流管理》知識撰寫學術論文或提出自己的設計方案,提高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創新能力;通過合理地引入競爭機制和合作模式,使學生能將所學的企業物流管理知識進行創新性的應用,增強了學生的自信心和團隊合作意識[4]。①北京科技大學天津學院機械工程系學術希望之星。該項目由學生自行籌建與組織,完成特定選題中的某個選題的論文寫作、PPT的制作,并對本組所撰寫的論文進行陳述以及接受評委現場提問。②首都高校大學生物流設計大賽和全國大學生物流設計大賽。該項目由人員選拔、案例分析、問題提出、解決方案技術路線設計、解決方案設計、案例提供企業的實地調研、方案修改與完善、答辯準備和現場答辯等環節構成。解決方案中涉及《企業物流管理》課程的知識主要包含在企業物流戰略與組織、企業供應物流管理、企業倉儲與庫存管理、物流服務管理、企業物流績效管理等章節。
2《企業物流管理》課程實踐教學方法與教學流程《企業物流管理》課程在建設過程中不斷吸收其他院校的成果以優化自身的實踐教學內容,同時逐漸摸索出適應不同實踐教學項目的教學方法。表1是滿足不同實踐教學項目的教學方法。其中,實驗類項目的教學流程如圖2[5]所示,調查分析類項目的流程如圖3所示,認識實習項目的教學流程如圖4所示,物流大賽類項目的教學流程如圖5所示。
《企業物流管理》課程的實踐教學效果分析
1《企業物流管理》課程實踐教學對學生的影響分析目前,《企業物流管理》課程實踐教學對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的培養起到了良好的促進作用。筆者指導2005-2008級四屆學生中,共有6人獲得我院本科優秀畢業設計,其畢業設計中應用了該課程實踐教學中學到的相應知識點、技術和方法論。部分學生參與教師的科研或教改課題,并發表科研和教改論文7篇。學生團隊在全國或地區物流設計大賽中共獲各類獎項3項[4,9]。學生在實踐課程中利用“規劃求解”工具求解“項目最優投資”問題的結果如上表2所示。
2《企業物流管理》實踐教學對教師的影響分析①從獲獎的角度分析。在該實踐教學環節的支撐下,物流工程專業課題組教師在我院青年教師針對性培養“課堂教學評比”中獲得一、二、三等獎各1項;獲得我院“優秀教師”稱號的老師有2人;物流工程專業教師在各類物流設計大賽中擔當指導教師獲獎5項。②從研究成果的角度分析。目前,物流工程專業課題組教師主持教育部高等學校物流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教改課題1項,課題名稱為《企業物流管理優秀課程的實踐教學體系與教學改革研究》;出版《企業物流管理》教材一部;發表與之相關的科研和教改論文9篇。
結束語
本文研究《企業物流管理》課程的實踐教學問題,在深入分析該課程實踐教學目標的基礎上,構建其實踐教學體系,其中包括實踐教學項目和內容的設計、與不同教學項目配套的教學方法和流程的分析等內容。最后,對實踐教學的效果進行了分析和總結?!镀髽I物流管理》課程的實踐教學應該在充分分析市場崗位需求、學院人才培養定位、學科特點和學生自身對知識和技能需求的基礎上,配合該課程理論教學的內容,不斷進行調整和優化。在其優化整合的過程中,應充分調動學院的優勢資源,不斷進行實踐項目與內容的更新、實踐教學方法與手段的創新,挖掘“學生”和“教師”兩個主體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
更多信息請查看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