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華歐盟企業將繼續加大在中國的投入,一些企業正著手準備下一步投資戰略和市場擴張計劃?!敝袊鴼W盟商會主席伍德克6月30日在京表示:“盡管受到金融危機的沖擊,但目前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受訪在華歐盟企業計劃減少投入,或推遲他們在中國的投資。這說明歐盟企業對中國經濟發展潛力充滿信心。”
6月30日,中國歐盟商會與羅蘭·貝格國。際管理咨詢有限公司聯合發布《中國歐盟商會商業信心調查2009》商務調查報告。從今年3月開始,313家在華歐盟法人實體參與了問卷調查。按慣例,調查本應從每年的第三季度開始,但是受金融危機影響,中國歐盟商會決定提前進行今年的年度調查,對金融危機背景下的在華歐盟企業的情況作最新評估。
受訪歐盟企業對中國經濟充滿信心
調查報告顯示,接受調查的313家在華歐盟企業,幾乎沒有一家免受金融危機沖擊。有98%的受訪企業稱“金融危機影響了他們在中國的業務”,其中有30%的受訪歐盟企業表示“深受危機影響”。
調查表明,對于大多數受訪的在華歐盟企業來說,他們在中國所受的金融危機影響,相比于他們在本土市場所遭遇的沖擊要小得多。71%的受訪在華歐盟企業指出,“相比歐洲或是其他會員企業總部所在地的傳統市場,中國經濟的恢復能力更強”。
一些歐盟企業正在改變他們的全球戰略,以便更好地適應世界經濟新格局。調查顯示,雖然世界經濟危機給中國帶來了負面影響,大多數行業的在華歐盟企業仍然對中國充滿信心。在華歐盟企業對中國經濟增長潛力所表現出來的信心,印證了歐盟企業對中國的戰略重視程度。
調查還顯示,一些歐盟企業認為,中國的重要性日益突出,應不斷對中國這個重要市場加大投入。盡管正值金融危機,但仍有39%的受訪企業表示在今年將考慮新的投資。同時,在華歐盟企業期待中國政府創建更加自由、公平競爭的市場。
“中國將在明年上半年擺脫危機”
調查顯示,超過一半的受訪企業認為,中國將成為第一個從經濟下行中走出來的主要經濟體。中國所遭受的危機影響將在2010年上半年結束,中國將比世界其他地區提早一年走出危機陰影,而全球其他市場所受到的危機沖擊可能將在2011年上半年才開始消退。
受訪企業認為,雖然中國還不能取代美國或者歐盟成為世界經濟的引擎,但在企業發展的全球戰略中,中國變得愈發重要。調查顯示,大約37%的企業表示中國市場的重要性在增加,只有3%的企業認為中國在其整體戰略中的地位有所下降,而36%的企業認為沒有顯著變化,主要是因為在他們看來中國已經是一個重要的市場。
從中國經濟刺激計劃中獲益
在被問及中國經濟現狀及確保增長的措施時,61%的受訪企業認為,中國政府提出的4萬億元經濟刺激計劃能夠發揮重要作用,但仍需其他措施共同促進。經濟復蘇。13%的受訪企業則表示,中國政府提出的4萬億經濟刺激計劃,足以確保經濟持續增長。
當被問及是否能夠從中國的刺激計劃中獲益時,受訪的在華歐盟企業的表態幾乎各占一半,有44%的企業預期可以從中受益,另外的40%持不同看法。
在被問及經濟刺激計劃對歐盟和本土企業的影響時,大約三分之一的受訪企業認為,相比中國的競爭者,自己處于劣勢,其中9%認為劣勢非常明顯,25%認為處于某種程度的劣勢。
羅蘭·貝格國際管理咨詢有限公司亞洲區主管、大中華區總裁及執行合伙人常博逸先生說:“目前我們已經看到了中國經濟復蘇的積極征兆,但是中國依然面臨著嚴峻挑戰。今年的調查再次證明,對于歐洲企業來說,中國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市場,而且中國在未來將更多地融入全球經濟發展中,因此,真正了解這個市場并且盡可能地把握機遇就顯得尤為關鍵?!?
更多信息請查看活動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