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論文:淺析中國與歐盟經濟貿易關系及其發展趨勢
來源:易賢網 閱讀:1602 次 日期:2014-10-31 13:24:34
溫馨提示:易賢網小編為您整理了“經濟學論文:淺析中國與歐盟經濟貿易關系及其發展趨勢”,方便廣大網友查閱!

摘 要:2010年是中歐建交的第35個年頭,從經濟外交視角考察雙邊經貿關系具有重要意義。歐盟的經濟政策已經對世界經濟產生了越來越大的影響,一直為世界各國所關注。本文通過對中國與歐盟近十年經濟貿易方面的研究,以靜態的方式,從貿易歷史到發展現狀,再淺析了中國與歐盟經濟貿易發展所存在的問題?,F如今我們能做到的是從政策上改善中歐貿易發展的環境,使其朝著更好的方向發展。

一.中國對外貿易的整體情況

當前中國外貿發展面臨的環境是很有利的。世界經濟貿易開始持續溫和復蘇,發達國家的經濟貿易低速增長,而發展中國家經濟貿易增速較快,遠遠快于發達國家。從國內經濟形勢來看,我國經濟持續高速增長,固定資產投資加快增長,外商投資規模不斷擴大,經濟結構的升級不斷加快,我國的綜合經濟實力不斷上升

二、中國與歐盟之間的貿易發展問題

1.技術性貿易壁壘.歐盟各國經濟、技術實力普遍較強,因而歐盟國家是最先意識并研究國際貿易中技術性貿易(Technical Barriers to Trade,以下簡稱TBT)的國家,同時也是設置TBT最嚴重的國家。調查表明TBT已成為阻礙我國出口產品進入歐盟市場的首要的非關稅壁壘。

2.歧視性的反傾銷政策。歐盟是最早發起對華反傾銷的地區,也是外國對我國實施反傾銷案訴訟最多的國家。截止2003年底,歐盟已發動98起針對中國產品的反傾銷申訴。進入2004年,這一勢頭有增無減,年度立案數量大幅度增加到9起,涉及產品包括手動叉車、鑄鐵井蓋、碳酸鋇、聚酯長纖維面料、三氯異氰尿酸、鎂磚、不銹鋼緊固件、顆粒狀聚四氟乙烯樹脂、酒石酸等,這些產品均屬中國出口歐盟的重要產品。

3.取消普惠制待遇。從1995年開始,歐盟分兩階段(1995—1998年和1998—2004年)逐漸了削減對中國產品的普惠制待遇。一些產品從2003年11月1日起,在原優惠安排的基礎上,削減50%的優惠幅度,并從2004年5月1日起,取消了全部優惠安排。這意味著大量的中國產品進入歐盟市場的關稅的大幅度提高,必將影響中國產品在歐盟市場上的競爭力,從而影響中國多歐盟出口貿易的發展

三.對策

1.拉動內需

從目前來看,美國、歐洲和日本經濟的衰退已成定局,依賴國外經濟的出口和投資則會出現滑落,那么擴大內需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首選。首先國家應該進一步完善社會保障網絡,讓城鄉居民擁有同等的養老保障,這樣可以將城鄉居民的儲蓄轉化為消費;其次,開拓農村市場,進而帶動整個產業的發展,當然這是一個長期收效的過程;最后,加大農村、城鎮、小城市等的基礎設施建設,加大開發西部的力度,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平衡中國地域的經濟發展。

2.提供政府信用擔保,協助出口企業融資

商務部聯手外匯管理局,正在醞釀放松企業預收貨款融資。這次調整,將有望取消10萬美元以下每單的預收貨款管制,屆時,企業將可以對預收貨款采用即時結匯,以增加企業資金流動性

3.加強品牌、質量建設,增強核心競爭力

以廣交會為例。盡管紡織品等勞動密集型產品需求下降。但是從現場情況看,高科技、高附加值的新、特產品大量涌現,成交活躍;節能環保產品受到廣泛歡迎;擁有自主品牌、自主設計、專利技術的產品和創新產品優勢明顯。及早推行市場多元化的企業,掌握了成交和定價的主動權,顯示了較強的抵御金融風暴的能力。

4.有效化解貿易摩擦

次貸危機惡化成全球金融危機之后,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貿易壁壘會增多,貿易保護措施會更加頻繁地使用,我國的外貿摩擦也會進一步增加。為此,我們應該及時做好應對措施,加大對外經貿的交涉力度,有效化解中外可能出現的貿易糾紛。大力推進出口多元化戰略,在繼續鞏固和深化發達國家市場的同時,加強與新興市場國家的經貿合作。此外,為了抵御發達國家通過貿易轉嫁危機的做法,我們還要積極聯合周邊國家,建立統一的多邊反應機制,健全進口監控體系,進一步完善針對反傾銷的保障措施。大膽實施“走出去”戰略,鼓勵企業到海外進行投資。

5.適度降低我國對外貿易依存度

近年來,中國的貿易依存度在逐年上升,2008年,我國的貿易依存度高達70%,遠遠高于美國的22%和日本的27.7%。過高的貿易依存度對我國的經濟增長風險很大,一旦國際市場環境惡化,本國經濟將會受到劇烈沖擊。為了減少外部環境對我國經濟的沖擊,我們需要加快結構調整和產業轉型,減少經濟增長對外部需求的過度依賴。

6.產業升級

勞動力成本低,已成為我國商品和勞務在國際市場上最具競爭優勢的要素;勞動密集型產業也在國民經濟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但在金融危機的猛烈沖擊下,在行業競爭越來越激烈,出口生意不景氣的情況下,如果繼續墨守成規、繼續在產業鏈下游進行低價格、低技術含量的拼殺,這樣的出口企業,難免被淘汰的命運。產業升級成為了必然,伴隨著經濟發展中勞動密集型產業的巨大貢獻,隨之而來的是企業對社會、經濟帶來的種種陣痛,從政府的角度、企業的自身,產業升級已經得到了共識,“中國制造”的發展方向只能是“中國創造”。

更多信息請查看活動總結

更多信息請查看活動總結
由于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易賢網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和咨詢回復僅供參考,敬請考生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和咨詢為準!

2026國考·省考課程試聽報名

  • 報班類型
  • 姓名
  • 手機號
  • 驗證碼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人才招聘 | 網站聲明 | 網站幫助 | 非正式的簡要咨詢 | 簡要咨詢須知 | 新媒體/短視頻平臺 | 手機站點 | 投訴建議
工業和信息化部備案號:滇ICP備2023014141號-1 云南省教育廳備案號:云教ICP備0901021 滇公網安備53010202001879號 人力資源服務許可證:(云)人服證字(2023)第0102001523號
云南網警備案專用圖標
聯系電話:0871-65099533/13759567129 獲取招聘考試信息及咨詢關注公眾號:hfpxwx
咨詢QQ:1093837350(9:00—18:00)版權所有:易賢網
云南網警報警專用圖標
未满十八18勿进黄网站免费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