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賢網網校上線了!
網校開發及擁有的課件范圍涉及公務員、財會類、外語類、外貿類、學歷類、
職業資格類、計算機類、建筑工程類、等9大類考試的在線網絡培訓輔導。
由于科研工作需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深圳市科技攻關項目等),深圳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擬招聘博士后研究人員。
一、研究方向、內容及技術要求
研究方向(一)硒預防阿爾茨海默癥的作用機制及硒蛋白的構效關系
研究內容:
擬采用阿爾茨海默癥(AD)相關細胞系、原代神經細胞和三轉基因AD小鼠,從分子、細胞、動物三個層面,研究不同形態和劑量的含硒物質干預AD病理過程的效果,研究不同硒蛋白的構效關系及其干預AD病理過程的機制。
技術要求:
熟練掌握基因克隆、蛋白質表達純化、細胞培養等生物化學、分子生物學和細胞生物學基本技能,能運用RNAi技術開展相關蛋白的生物功能研究。能開展小動物藥理實驗、原代神經細胞培養和免疫組化等實驗,能用激光共聚焦顯微鏡等儀器開展相關研究。如果具有神經生物學或化學生物學方面的研究經歷,則有利于實驗的開展。
招聘人數:1-2人
方向(二)阿爾茨海默癥早期診斷方法的建立和人群預報;
研究內容:
采用蛋白質組、代謝組、基因測序、芯片檢測等方法,篩選并獲取血液中可能存在的AD早期診斷生物標記物,研究并建立上述AD標記物的檢測方法和技術,確定方法的靈敏度和準確性,進行人群血樣檢測驗證。開展miRNA作為AD早期診斷生物標記物的研究。
技術要求:
1)熟練掌握比較蛋白質組或代謝組檢測技術、生物信息學分析手段,能開展細胞培養、小動物藥理實驗,最好有生物分析和儀器檢測研究相關背景。
2)具有miRNA研究基礎,能熟練運用熒光定量PCR儀、激光共聚焦顯微鏡等儀器設備開展研究。最好是具有神經生物學方面的研究經歷。
招聘人數:1-2人
方向(三)阿爾茨海默癥預防藥物的篩選、功效和機制研究。
研究內容:
擬采用阿爾茨海默癥(AD)相關細胞系,能開展原代神經細胞培養和三轉基因AD小鼠,從分子、細胞、動物三個層面,篩選并驗證抗AD新藥,探索其信號傳導通路,研究藥物作用靶點、機制、構效關系。
技術要求:
熟練掌握分子細胞相關基本技能,能開展小動物藥理實驗、原代神經細胞培養和免疫組化等實驗,會用激光共聚焦顯微鏡等儀器進行細胞、線粒體的動態觀察。最好是具有生物學、神經細胞與突觸研究基礎,或線粒體及內質網研究基礎。
招聘人數:1人
二、應聘條件
(1)近年內已獲得博士畢業證書和學位證書;
(2)具有較強的科研創新能力及英語寫作能力,發表過較好的學術論文;
(3)具有優良的團隊合作精神。
三、聘期待遇
(1)為博士后提供先進的實驗平臺、場所及研究環境;
(2)博士后在站工作時間為2年;薪酬為每年不低于22萬元(深圳市博士后補貼:12萬元,深圳大學博士后工資+房補:7.7萬元,合作導師補貼:2.4萬元);
(3)按深圳大學中級教師住房待遇標準安排周轉房;
(4)可在聘期內以項目負責人身份申請博士后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及省、市各級課題;
(5)博士后出站若留深工作,可享受深圳市相關規定的待遇:10萬元科研啟動經費;符合深圳市后備級人才條件者可以獲得80萬元的住房補貼。在站工作表現優秀者出站后可優先考慮留校工作。
四、應聘者請提供以下材料
(1)個人簡歷;
(2)學位證明復印件或將要獲得的學位說明(應屆生可于答辯后提供);
(3)反映本人學術水平的近5年代表性成果電子版或復印件;
(4)導師推薦信或導師聯系信息;
有申請上述博士后意向者,可先將上述材料發至聯系人郵箱,經面試后進行雙向選擇。招聘方會對申請人遞交的應聘材料予以保密。
五、聯系人
深圳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劉瓊教授
E-mail:liuqiong@szu.edu.cn
田靜副教授
電郵:jing.tianjingtj@gmail.com
電話:13480626876,0755-26535286,0755-26534274(Fax)
地址:廣東省深圳市南海大道3688號,深圳大學實驗樓s326;
宋國麗副教授
電郵:lilys@szu.edu.cn
電話:13794479736,0755-26534152,0755-26534274(Fax)
地址:廣東省深圳市南海大道3688號,深圳大學實驗樓s327。
報名截止日期:2015年6月30日
更多信息請查看廣東省事業單位招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