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執業藥師中藥學第二章五味-確定依據
來源:易賢網 閱讀:1197 次 日期:2014-08-28 21:26:57
溫馨提示:易賢網小編為您整理了“2014年執業藥師中藥學第二章五味-確定依據”,方便廣大網友查閱!

易賢網網校上線了!

>>>點擊進入<<<

網校開發及擁有的課件范圍涉及公務員、財會類、外語類、外貿類、學歷類、

職業資格類、計算機類、建筑工程類、等9大類考試的在線網絡培訓輔導。

五味學說是中醫歸納解釋藥物效能的說理工具。五味,最初是由健康人口嘗藥物的真實滋味而得知,如黃連味苦、蜂蜜味甘、生姜味辛、烏梅味酸、芒硝味咸等。繼而人們發現藥物的滋味與藥效之間有著密切的聯系和對應性,如功能發表行散的藥多辛味、能補虛緩急的藥多甘味、能斂肺澀腸的藥多酸味、能降泄燥濕的藥多苦味、能軟堅散結的藥多咸味。于是,在遇到用口嘗滋味不能解釋藥物的效用時,便依據上述規律反推其味,所推出的味與口嘗味無關系。如葛根,臨床證明其既能生津止渴,又能發表透疹,用口嘗所得甘味只能解釋歸納其生津止渴作用,而發表透疹則難以歸納解釋,故又據發表透散多味辛的原則,再賦予其辛味。如此,葛根的藥味不只是甘,而且有辛。經過無數次推理比較,醫藥學家逐步認識到這種以藥效確定藥味的方法要比口嘗法更科學、更接近于臨床實際,故今之藥味確定,主以藥效,參以口嘗。藥味可以與滋味相同,也可以與滋味相異。藥味既是藥物的滋味,又超出藥物的滋味,是藥物作用規律的高度概括。

更多信息請查看醫學考試網

更多信息請查看知識難點
由于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易賢網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和咨詢回復僅供參考,敬請考生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和咨詢為準!
相關閱讀知識難點

2026國考·省考課程試聽報名

  • 報班類型
  • 姓名
  • 手機號
  • 驗證碼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人才招聘 | 網站聲明 | 網站幫助 | 非正式的簡要咨詢 | 簡要咨詢須知 | 新媒體/短視頻平臺 | 手機站點 | 投訴建議
工業和信息化部備案號:滇ICP備2023014141號-1 云南省教育廳備案號:云教ICP備0901021 滇公網安備53010202001879號 人力資源服務許可證:(云)人服證字(2023)第0102001523號
云南網警備案專用圖標
聯系電話:0871-65099533/13759567129 獲取招聘考試信息及咨詢關注公眾號:hfpxwx
咨詢QQ:1093837350(9:00—18:00)版權所有:易賢網
云南網警報警專用圖標
未满十八18勿进黄网站免费看